劉菊梅 徐強 李強 楊俊
(重慶文理學院<環境材料與修復技術重慶市重點實驗室>,中國 重慶 402160)
【摘 要】本文基于重慶文理學院環境科學專業的學科發展現狀,論述了當前本科實驗教學中的主要問題和矛盾。提出的“項目教學法”這種以學生有效參與科學研究全過程的創新教學方法,并闡述了其優勢所在和在本專業的適用性,闡明了“項目教學法”的具體實施方案和預期目標。旨在創新一些行之有效的、能夠快速并且穩步提高我校整體教學水平的實踐方法,為我校申碩工作增加助力。
【關鍵詞】環境科學專業;項目教學法;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42;X-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3-0075-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3.034
0 引言
人才培養質量是衡量一所高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標,學科建設的良好發展則是人才培養的基本保障。目前,我校處于申碩的關鍵時期,學科建設水平的提高可為我校申碩工作增加助力。同時,在我校快速發展過程中,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也直接影響著我校成為“人民滿意的好大學”這一目標的實現。因此,結合我校目前開展的教學質量建設時期的重要舉措,針對目前存在的典型問題,創新一些行之有效的、能夠快速并且穩步提高我校整體教學水平的實踐方法,是一條必經之路。教學質量的提高一方面要在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教學方法上多下功夫,另一方面,要在教務系統的管理與服務方面不斷完善。除此之外,更應該結合每一個學科專業的特點,設計、創新出一些靈活的、能夠促進教師整體水平提高的實踐方法與途徑。
1 專業現狀分析
21世紀的科學技術發展過程中,環保理念已深入人心,并且在國家層面上得到了極大的關注,環境科學已經日趨凸顯出了它的技術優越性和科研尖端性。而環境科學是一門涉及面十分廣泛的綜合性學科,因此,在高等院校的教學實踐中,廣大教師就要本著目的明確、體系完整、重點突出的原則,來實施教學工作。同時,在科研工作中,要以理論聯系實際為出發點,要以教學聯系科研、科研促進教學的思維來努力將理論知識應用在科學研究中。要最大限度地將科學研究領域中最先進、最及時、最前沿的知識和技術介紹給學生。使學生全面掌握現代環境科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過程,并與相關學科有機地銜接起來,使其融會貫通,進一步系統化而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在教學以外的科研實踐工作中,我們應該讓學生提前進入科研工作的狀態,讓學生及時理解理論知識,在實驗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認識。這樣,既可以消化理論知識,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不斷提升學生的科研能力。進而,不斷提高學生今后走上社會的競爭力!
環境科學專業的課程綜合性很強,與其他學科交叉程度深入。因此,如何提高環境科學專業課程的教學質量、增強環境科學專業課程的教學效果、如何培養富有創新精神和具有科研實踐能力的高素質環境科學專業人才,成為了廣大環境科學專業教育工作者所必須關注的問題之一。然而,最緊迫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在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科研素養和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如何做到通過科研工作來促進教師的教學工作。
重慶文理學院環境科學專業辦學已經有十七年的歷史,在中國校友會網發布的《2017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中,環境科學專業層次達到了“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專業”,位居重慶市大學本科專業排行榜前三甲,屬于省級特色專業。目前在研的各級各類科研項目數目較多,而且環境學的師資力量雄厚、教師的教學經驗豐富、科研實力較強,實驗室設置全面、分類合理,學生數目眾多,“項目教學法”實施后,預計每年因科研成果和實驗技能鍛煉,在考研和就業面試中受益學生人數較多。
2 項目教學法的應用
2.1 應用背景
目前,重慶文理學院環境學科的教師每年獲批的國家級項目在2項左右,獲批的重慶市、部級項目在4項以上,各類橫向課題經費超過100萬。以四年作為一個學習周期的大學教育環節中,環境科學學科積累的國家級項目與省部級項目就可能多達20項之多,科研經費預計超過600萬以上。數量可觀。但是盡管如此,在教學與科研的融通上依然存在一些實際的困難:
(1)項目中涉及的先進知識與技術,不能及時應用到本科生的實際教學過程中,理論和實踐不能有效融通。
(2)教師科研和教學團隊的協作較少,本科生參與的局面沒有形成統一的規劃與科學的組織,效果欠佳。
(3)本科教學中有較多的實驗課程,雖然能夠滿足學生的常規實驗技能鍛煉,但實驗內容多為零碎的、獨立的驗證性實驗,缺乏綜合性和創新性。
因此,利用好這些科研項目,將這些項目進行統一規劃,整理出系統的知識結構并且將其應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會給學生傳輸最新的環境科學知識和技術。同時,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進行學科建設的過程中,要考慮到“項目教學法”的重要性,“項目教學法”不僅可以匯聚教師隊伍、凝聚教師興趣、提高學生能力,還可以在教學與科研實踐的辯證關系中,發揮相互促進的作用。因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生如果熱愛科研實踐,就會無形中將書本理論知識應用到科研實驗過程中來,也會將實踐環節中的理論問題帶到課堂解決,因此,“項目教學法”是一個重要的教學手段和形式,希望在環境科學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希望這套方法能夠在全校推廣,從而為我校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2.2 “項目教學法”簡介
本文提出的“項目教學法”與以往很多人提出的項目教學法有所不同。傳統意義的項目教學法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通過該項目的進行,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本課題提出的“項目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有效參與科學研究全過程的創新教學方法,主旨在于培養學生應用理論知識進行實際科學研究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科研素養。項目教學法的實施需要在指導老師的組織下,由學生負責具體的科學研究工作,包括實施方案的制定、技術路線的確立、具體實驗方案的執行、技術方法的修訂、實驗結果的分析與總結以及科學論文的撰寫,在這個過程中,除了課題的方向與研究經費需要由相關的老師提供之外,其他全部環節均由學生自己完成,應該說是一種非常能夠鍛煉學生科研能力的途徑。
本“項目教學法”的直接目的是通過鼓勵學生參加教師的科研項目,來不斷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同時,還可以很好的協助相關教師完成科研項目,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形式的合作研究,可以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一種輕松的教學模式,這種關系必然會進一步促進教學環節中和諧教學氣氛的形成,能夠加強師生之間和各年級同學之間的交流互動,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2.3 實施與規劃
(1)環境學科范圍內進行思想統一。要讓獲得項目的教師從內心來講,愿意將自己的項目所涉及到的先進的知識運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
(2)確定目標、建立“項目教學法”的教學團隊。要根據各個項目的特點,進行統一規劃,將相近的項目組合在一起,建立合作關系密切的團隊,從而便于教學團隊的組織與實踐。
(3)確立項目團隊的教學任務、制定統一的教學要求。要求盡可能將項目中的先進的理論知識與試驗技術增加到自己的實踐教學的大綱中。
(4)在具體教學實踐過程中,履行項目團隊的教學任務。要求在具體的教學環節,根據課程的進度以及知識點的要求,將自己項目中相關的知識與技術進行深刻講述。
(5)項目完成質量的綜合評價。要通過檢測項目實施過程中所指導的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來綜合評價“項目教學法”的教學質量。
2.4 實踐目標
(1)將環境專業教師的各級各類項目進行統一規劃,形成一個“老師同學有團隊”、“理論知識有體系”、“實驗技術有路線”的統一局面。
(2)在每一個項目的具體實施環節,要保質保量地完成對于本科生的科研素養的培養任務,形成“學科建設有特色亮點”、“教學大綱有明確要求”、“項目實施有培養目標”、“學生參與有學習任務”的良好運行和管理局面。
(3)探索一套“實施有規范”、“管理有方法”、“考核有體系”、“質量評價有指標”的項目教學法。
3 結語
結合重慶文理學院環境科學學科的發展現狀,根據目前環境科學學教師整體的科研水平以及科研項目的獲批情況,在環境科學學科范圍內開展“項目教學法”創新實踐與組織規劃的時機已經成熟。“項目教學法”對于提高學生的科研素養和創新探索能力、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課堂的活躍程度、課堂知識的含金量以及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都是十分有意義的,應加強推廣應用和實踐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