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波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在教育方面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如今的課堂上,多媒體已經成為教師完成課堂內容必不可少的一項工具。將具體分析多媒體究竟給現在課堂帶來了哪些進步,以及該如何充分發揮它的優勢來提高課堂質量。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多媒體;數學教學;課堂效率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提出: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對廣大學子而言,數學這門課程無疑是重中之重。由于數學這門學科比較抽象,不像其他學科那樣生動、具體,況且原來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無非就是黑板加粉筆,偶爾有一些數學教具和模型,但教學手段依舊比較單調,學生聽起課來枯燥無味,所以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興趣泛泛。如何在保證基本教學內容的同時將數學變得生動具體,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更好地激起學生的興趣呢?將現代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結合無疑是一種新的趨勢。信息技術進入數學課堂,不僅彌補了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也給枯燥、機械的數學學習帶來新的活力,但若想將它引入課堂,發掘出現代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巨大潛力,絕非輕而易舉之事。
一、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雖然許多數學問題都來源于生活,但是由于數學學科高度的抽象性和嚴謹的邏輯性,導致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引入新課往往不能吸引學生,從而讓學生失去聽課的興趣。而多媒體課件的出現使教師可以用大量的視頻和動畫直觀地表現出一種圖文并茂、有聲有色、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將數學用另一種形態表達,從而吸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獲取知識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由原來被動接受知識轉為現在的主動學習,充分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此時再加上教師的啟發引導,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二、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增加數學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網絡上有著豐富的視頻課件素材,經過挑選并制作成符合當前教學進度的課件,可以增加課堂容量。比如復習課,由于以歸納知識和練習為主,一般課堂容量比較大,如果不用課件進行教學,僅僅憑借教室內的一塊黑板,不僅課堂效率低,展現的內容相對來講也有所差距,而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不僅省去了板書的時間,還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等方式較好地進行知識歸納。例如進行《統計》這一章教學時,利用課件就可以很方便進行。再比如一些綜合能力要求較高的幾何動態題目,在黑板上要描述整個過程,既費力又不容易講解清楚,利用幾何畫板的演示功能,學生可以學得輕松明白,教師也不費力,課堂效率的提升顯而易見。
三、利用信息技術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在講授“軸對稱”“旋轉”或者“中心對稱”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件中選用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及視頻,把它們直觀地展示出來, 這一過程能讓學生直接感受到數學來源于自然,抽象于實踐,創設了數學教學的良好情境,建構了較理想的學習環境,從而使課堂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利用信息技術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重難點掌握和記憶
縱觀當下的教學環境,使用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方式進行教學儼然成為一種新常態。但是,許多教師花費大量的精力制作課件,教學的效果卻不理想,這不禁令我們思考:在課堂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應該注意什么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
1.教師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起到主導作用
信息技術的出現引出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它可以增加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有利于課堂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但是本質上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是人,課堂的管理者和組織者是教師。因此課堂教學必須同時兼顧教學的目標和技術的特點,在保證數學基本技能訓練的前提下,加深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理解深度,不能盲目追求形式。
2.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應以實用為主
我認為,課件的運用應服務于課堂教學內容,根據數學學科自身特點,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交互功能,將課件設計成適合本堂課的內容,該采用動畫的采用,不需要的就不用,甚至該不用課件的就不用課件。比如在學習有理數的混合運算,解方程和不等式、分式的運算等的內容時,以講義或者學案為主,讓學生上黑板板演,此時令多媒體更多的成為一種輔助性教學工具。
3.不能以多媒體教學代替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多媒體教學可以使講解的內容更為形象、直觀,但是如果整個教學過程都在展示課件的內容,學生只顧盯著大屏幕看老師演示,不思考問題,不動手練習,就像看電影一樣,甚至于整節課教師一個字的板書都不存在,此時多媒體不僅發揮不出應有的作用,還會適得其反。讓學生適當地進行演算、討論和思考,才能使學生正確理解數學知識的產生過程和發展過程。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是一種新型的、高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借助信息技術的教學,可以使枯燥的數學問題趣味化,使抽象的數學問題形象化,使靜止的問題動態化,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當然,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做到合理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劍平.現代教育技術理論與應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2]涂榮豹,寧連華,徐伯華.中學數學教學案例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