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摘 要:體育教師有效地進行班級管理,是教學的基本功。結合體育課的特殊性,要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管理教育,從而優化體育課。
關鍵詞:溝通;紀律;興趣;團隊合作
班級管理是班級的核心。體育課和別的學科不一樣,它有趣的內容、開放式的教學方式深受學生歡迎,但上課地點在室外,學生到操場比在教室里散漫一些,要嚴加管理和吸引其注意力,才能控制好課堂。體育老師要讓學生通過活動受教育,得到啟發和激勵,從而增強集體榮譽感。通過這樣的體育課,讓班級管理更加有效。
一、注重和學生的溝通
課前進行必要的溝通,根據學生的特點來設計課程,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鍛煉身體的熱情。如通過談話的方式了解學生喜歡學習的項目和教學模式,也可設計簡單的問卷,在問卷上提出對體育課的意見和建議。在課上偶有學生較難管理,我會與學生正面溝通。先了解學生的想法,是因為他遇到了問題,還是故意搗亂,還是對體育課有意見。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多聽學生的心聲、觀點和意見,這樣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師的教育。用平等的態度和學生正面溝通,能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尊重和關愛,能幫助他們盡快改掉一些不良的行為和習慣。課堂氣氛輕松融洽,我在課堂上始終關注兩類人,一種是默默無聞不愛說話不愛活動的人,還有一類是愛說愛動愛鬧的“調皮分子”。因為這兩類人都是班級管理的重點對象,他們好了,整個班級就好了。對于第一類人,我采用“懷柔”政策,盡量鼓勵他們,激勵他們,幫助他們,使他們能夠融入整個集體;第二類人我采用“鐵血”政策,放大他們的優點,發揮他們的特長,改正他們的缺點,隨時注意他們的動向,適當時機在他們面前露一手,用知識能力使他們“臣服”。久而久之,這兩類人不但不會成為你班級管理的難題,而且還能成為你班級管理的助手。以真情教書,以真情待生,以真情贏得學生的信賴。
二、加強課堂紀律管理
體育課和文化課的課堂紀律有相似的地方,但更多的是不同。首先,體育課必須掌控好學生人數,每堂課必須有點名制度,不到的學生要有請假條,讓班主任簽名。特殊情況立即通知班主任,保證學生安全。其次,不允許出現遲到或者早退現象。每節課前,我都提前到班級整理隊伍,帶領學生到操場,保證上課鈴響的時候,學生已經站好隊。下課前也要清點人數,保證學生安全離開操場。再次,課中要注意課堂紀律管理。體育課40分鐘,不可能要求學生一句話也不說和不亂動。但是,在我做動作示范和講活動要求、動作技巧的時候,就必須嚴加管理,不該講的時候不讓亂講。最后,要注意秩序,不允許出現散漫或亂跑的現象。要保證體育活動有序地進行,在排隊的時候,必須要求他們排到自己的位置上,按順序進行體育活動。
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普遍喜歡體育課,但我仍注意課程的設計,努力讓學生享受體育課。學生對體育課感興趣了,班級自然就好管了。課上通過巧妙的設計環節,讓學生的參與度更高,提高興趣。預備活動環節,設計簡單的競技活動,讓學生在競爭中熱身。如上籃球課,在預備活動環節拿個籃球讓學生分組傳遞,比比誰最快。既鍛煉身體,又讓他們提前接觸籃球。又如排球課上,我利用小游戲,將男女學生各分成2組,讓他們圍成一個圓圈,然后互相傳球,另外再空出一個學生站在圈內搶奪球。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激發學生的興趣。
有的老師可能認為體育精神難以對班級管理、提高學生的文化成績提供幫助。但我認為正好相反。正確的體育精神的引導不但可以影響學生的成績,而且對他們現在甚至以后的生活都很有幫助。
四、培養團隊精神
體育課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班級團結利于控制課堂和管理學生。小學生喜歡游戲,可以多設計一些需要團隊合作的游戲,讓學生學會承擔責任,學會和同學之間分工合作,完成自己的任務。
有助于培養團隊精神的體育活動很多,如跳大繩。把學生分成幾組,要求每組里至少安排5個同學同時跳。講清楚規則之后,讓學生自己去討論怎樣跳最合理,安排誰去搖繩,誰去跳繩,誰先進去跳等。學生討論的過程就是一個團隊溝通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團結合作。接下來,讓學生分組練習,讓他們設計出最合理的跳繩方案。最后,各小組集中進行競賽,競賽前讓小組長介紹一下設計的跳繩方案,說說為什么這樣設計及設計的好處,人員安排有什么特別之處等。競賽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互相鼓勵、吶喊加油,增強班級的凝聚力。這樣一節體育課可以變成一節培養團隊精神的戶外版班會課。毅力、合作、不畏艱難等體育精神是我們需要提倡的。教師適時引導,讓這些精神延續到學生的學習中、生活中,形成促進班級向上的動力,繼而成為班級管理最好的良藥。
總之,體育課的班級管理是一門學問。只有不斷學習和掌握班級管理的技能技巧,才能把班級管好。
參考文獻:
[1]于素梅.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及其培育[J].中國學校體育,2016(7).
[2]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