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雨
摘 要:在初中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對名著的閱讀和吸收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內容,能夠增加學生的文學積累,使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得到發展。《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但是時代距離學生較遠,使學生的閱讀和理解陷入困難。從教學實踐入手,探索如何指導學生閱讀整本《水滸傳》。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水滸傳》;指導精讀;激發興趣;以讀促寫
課外閱讀對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古至今的教育家和文學家,都非常推崇閱讀的重要性,希望學生能夠博采眾長,形成個性化的閱讀體驗。之所以要讓學生閱讀《水滸傳》這本書,是因為這本書情節豐富、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和藝術性,能夠讓學生在增強字詞積累的同時,也獲得價值觀的建立,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指導精讀,培養閱讀能力
很多學生在閱讀《水滸傳》的時候都是粗略閱讀,認為掌握了其中的故事梗概即可,對于其中的細節并不需要仔細留意,使得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存在著浮于表面的現象。因此,教師應指導學生對《水滸傳》進行精讀,重視品味其中的句子,感受作者的寫作風格和人物特點,從而對《水滸傳》形成立體化的認識。
例如,我在《水滸傳》中抓取描寫“三打祝家莊”的內容,讓某個學生分析,其中的人物關系是怎么樣的?情節方面有哪些描寫特點?你有哪些認為描寫得比較精彩的部分?為什么呢?在我的引導下,學生對這一部分進行詳細的閱讀,對故事情節、人物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我讓學生用簡單的語言概括“三打祝家莊”的主要過程,并且對每次攻打祝家莊的主要領導人、主要方法和戰斗成果進行總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實現了對《水滸傳》內容的精讀,不是泛泛地進行閱讀,而是深入故事核心,從人物、環境、情節等方面,對《水滸傳》的內容進行更加深刻的認識,在進一步掌握《水滸傳》的同時,也實現了自己閱讀能力的發展。
二、激發興趣,貼近生活實際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很多男生對《水滸傳》比較感興趣,而女生對《水滸傳》缺乏興趣,究其原因,是女生喜愛的很多是散文類、情感類的題材,認為《水滸傳》中的內容建立在宋江起義的基礎上,并且屬于歷史英雄傳奇的故事,缺乏吸引力,無法順利完成閱讀。因此,教師應重視對學生興趣的激發,拉近學生與《水滸傳》的距離,讓學生能夠自然地走入《水滸傳》的世界。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讓學生對《水滸傳》的內容更加感興趣,我讓學生分享自己喜歡的《水滸傳》人物。大部分男生都非常興奮,向大家介紹了宋江、魯智深、武松等自己喜愛的英雄人物,整個課堂仿佛成了男生的討論會。我發現很多女生沉默不語,于是我向學生介紹:“提到《水滸傳》可能很多人對其中的英雄角色非常喜愛,但是我們常常忽略了其中的女性人物。其實,《水滸傳》中還有三位女英雄,例如其中有個扈三娘,使用兩口日月雙刀,并且馬上武藝了得,也是《水滸傳》中非常著名的英雄,大家在閱讀《水滸傳》的時候,也可以適當關注一些女性角色。”很多女生對《水滸傳》中的女性角色非常感興趣,希望能夠在其中看到女性的社會地位和能力,因此重新燃起了對《水滸傳》的好奇心。通過對學生興趣的激發,能夠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到《水滸傳》中的趣味性,從而引導學生深入作品中去探索、去感受。
三、以讀促寫,增強實際應用
《水滸傳》的篇幅比較長,很多學生存在著看了后面、忘了前面的情況,不利于學生對整體的把握。因此,教師可以采用讀書筆記的方法,讓學生在閱讀完每章之后,對本章節的內容和感想進行大體記錄,讓學生在后面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拿出自己的讀書筆記進行參照,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把握整體結構,還能夠引導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綜合應用。
在閱讀《水滸傳》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學生自覺進行字詞、句子的積累,并且將每章節的內容進行整理。還有的學生單獨對故事發展的線路進行了繪制,采用了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自己對整體內容進行感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會了閱讀一本著作的基本方法,并且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加入寫作的內容,實現了以讀促寫,在閱讀完《水滸傳》這部作品之后,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實現了同步提升,達到了良好的閱讀教學效果。通過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能夠幫助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實踐應用,從而促進學生的能力拓展。
總之,名著可以培養我們對人類代代相傳美好心靈和美好情操的特殊感受,從而達到心靈呼喚、智慧啟迪和情感激發的境界。《水滸傳》中的英雄傳奇,不僅能夠讓學生對人物的精神進行體會,還能夠使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發展。教師應從興趣愛好入手,引導學生走入《水滸傳》的世界中,養成品讀經典的習慣,從而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1]錢妤.以蘇教版推薦名著為例淺析初中名著閱讀現狀及其對策[D].蘇州大學,2014.
[2]王永蘭.初中語文教學中對《西游記》、《水滸傳》的閱讀指導研究[D].延邊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