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群
摘 要:作文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寫作是學生綜合能力的展現。對于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相對較差的小學生來說,寫作素材和情感上的不足,常常會讓學生對寫作訓練產生畏難心理。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就要從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狀況出發,為學生構建多樣化的寫作課堂,豐富學生的知識量,使學生掌握寫作的技巧和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
小學生寫作能力的高低,不僅影響著學生的語文成績,也體現著學生語文素養的程度。但是,在傳統的寫作課堂中,教師往往占據主導地位,學生寫作的局限性非常強,并且,主觀意識和想法得不到發揮,長此以往,學生自然就會對寫作失去興趣,甚至學生會對寫作產生畏難心理。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就要著重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豐富學生的真情實感,讓學生在練習中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從而提高寫作教學的效率和效果。本文結合我的實踐經驗,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進行了以下幾點探究。
一、給予觀察空間
在寫作教學中,學生的觀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才能夠發現生活中的寫作素材。因此,教師就要給予學生觀察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用筆將觀察到的周圍事物的變化積累下來,從而完成寫作素材的積累。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整理素材,提高學生應用這些素材的能力。在這樣的形式下,學生不僅能夠“有的寫”,還會充滿感情地寫,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水平自然就會提高。
比如: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教學過程中,本篇課文主要是作者回憶了她對伯父魯迅先生印象最深刻的幾件小事。為了讓學生能夠掌握描寫人物的技巧,我為學生重點分析了“呆呆地”“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等句子和詞語的含義。在完成本篇課文的教學之后,我為學生組織了寫作練習活動“描寫你身邊親近的人”。同時,我要求學生每天都要觀察這個人的一舉一動,并且記錄下來。經過這樣的環節,學生所寫出來的作文,就有了很多細節描寫的部分??梢?,在寫作訓練中,觀察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觀察是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過程,也是豐富學生真情實感的重要環節。
二、重視課外閱讀
語文課堂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如果單純地依靠課堂上的時間,就想完成寫作素材的積累和寫作技巧的講解是不可能的。并且,閱讀是學生掌握寫作能力的基礎。教師必須要注重閱讀活動的創建。因此,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從而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量。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學生間經驗的交流和分享,以此激發學生的真情實感,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語言能力。
比如,為了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閱讀量,我每周都會舉辦一次課外書的閱讀活動。有一次,我要求學生閱讀《昆蟲記》,同時,讓學生將書中的主要內容和學生認為有趣的部分總結和記錄下來。學生在這樣的環節中,不僅能夠掌握其中的重點內容,還能夠將昆蟲記中的素材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有的學生在描寫大自然的寫作訓練中,就運用到了《昆蟲記》中的素材。此外,我還會要求學生進行讀后感的交流和分享,讓學生能夠擁有一定的表達能力和講解能力??梢?,在寫作訓練中,課外閱讀量的豐富是非常重要的。充足的課外閱讀,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量,豐富學生的情感。
三、組織實踐活動
寫作訓練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寫上,教師還要為學生組織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應用知識、積累素材的機會。只有這樣,學生的實踐能力才能夠有所提高。
比如,在完成了《草原》的教學之后,學生對于內蒙古草原的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學生基本上已經掌握了描寫自然景色的方法。因此,為了激發學生的真情實感,我為學生組織了描寫景色的作文訓練,并且,我將學生帶到了校園中、大自然中,讓學生主動去發現生活中、大自然中美好的事物。同時,我要求有便利條件的學生可以去參觀名勝古跡,寫一篇關于名勝古跡的文章。在這樣的實踐活動中,學生不僅完成了寫作素材的積累,還提升了自身的實踐能力和分析能力。可見,在寫作訓練中,實踐活動的創建是非常重要的。
總之,寫作訓練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觀察生活、積累生活素材的時間和空間,從而激發學生的真情實感,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同時,教師要注重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中,深入理解和掌握閱讀文本的含義,并且,讓學生從名家名篇中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和寫作方法。此外,教師要重視實踐活動的組織,從而提高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豐富學生的個人情感。
參考文獻:
[1]李青玲.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1):56.
[2]李純.激情寫作:淺析興趣教學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