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現榮
摘 要:基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對小學語文閱讀課中的導入環節以及過程中的維度把握做簡要分析,得出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閱讀教學
語文核心素養涵蓋范圍較廣,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能夠接觸到的大致可分為:語言文字的運用、思維能力的拓展、審美鑒賞能力的培養以及傳統文化的認知。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則要緊扣教學目標,培養學生四種核心素養,讓學生在閱讀中自主體會和感悟,真正成為閱讀的主人。
一、核心素養下的教學目標設計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目標設計要將三維目標與核心素養進行聯系,在知識和能力的教學目標中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在過程與方法中培養學生獨立自主思考問題以及與他人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以及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敬畏感。例如,在《日月潭》一課的教學中,教學目標可以如此設計:(1)認識并會寫“環”“繞”“茂”“晰”等12個生字;(2)正確、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注意抓住文中的重點詞語,來使整句的誦讀更富有感情;(3)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進行熟讀、背誦;(4)深入了解日月潭,激發對寶島臺灣的熱愛以及對祖國統一的盼望之情。在閱讀教學中還要注重引導學生品味日月潭的秀麗風光,培養其審美意識和鑒賞能力。
二、導入設計中的核心素養原則
在教學導入部分,教師利用故事來進行課堂教學導入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基于故事的哲理性以及其他特點,還能夠完善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1.趣味性
趣味性的課堂導入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極大地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學生只有發自內心地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在對知識的渴求下,伴以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才能達到高效的課堂教學。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進行導入可以選擇趣味性較強、符合小學生認知的故事或其他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便于其充分吸收和理解。此外,教師也要視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
2.針對性
以故事作為課堂教學導入,一定要保證所選故事具有針對性,故事內容要與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相關聯,緊扣教學目標,遵循基于語文核心素養下的閱讀教學標準。例如,在《父親、樹林和鳥》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為大家講講“青海湖鳥王”葛玉修為了保護青海湖的瀕危鳥類,7年的時間內深入可可西里,風餐露宿,用一個個鏡頭捕捉下鳥的生存狀態,積極呼吁大家保護鳥類,保護人類的朋友。這為接下來在文中體會“父親”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基礎。
3.哲理性
哲理性要求故事的導入在引導學生學到知識的同時,從中感悟一些道理,從而貫徹于生活之中,影響其成長發展。例如,在《青蛙賣泥塘》中,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講一個故事:有一群青蛙舉行攀爬比賽,比賽的終點是一座高塔的頂端,其他圍觀的動物都在底下議論:“太高了,他們不可能爬上去?!甭牭竭@些話后,許多青蛙開始懷疑自己,并逐漸地放棄了比賽,只有一只青蛙始終在堅持,絲毫沒有放棄的意思,最終,它登上了塔頂。在頒獎典禮上,別的青蛙詢問它是哪來的毅力支撐著它取得成功的。這時候大家卻發現,這是一只失聰的小青蛙,完全聽不到外界的聲音……這樣的故事導入不僅與課文內容相關聯,而且還向學生闡述了哲理,開啟了一堂豐富多彩的語文閱讀教學課。
三、教學過程中四個維度的體現
1.語言文字的運用
識字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基礎,只有掌握充足的詞匯量,才能夠推動多方面語文教學順利開展,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教師也要把握好這一尺寸,以識文酌句為主,以知識傳授為輔,實際過程還要以具體課程為主,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例如,“茶”這個字,教師既要讓學生認識、會讀、會寫,還要將其與“茶葉”和“茶文化”等方面進行聯系,雖不需要對其大講特講,但也要讓學生有所了解,加深對文字主題的印象。
2.思維能力的拓展
閱讀教學與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密不可分,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考查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掌握,還要注重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例如,在進行一篇文章的初讀后,教師可以指出一或兩個自然段,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話來對這個段落的大意進行概括,自學是鍛煉學生思維的有效方式,從自學中引發學生對未知事物的思考,激發其想象力,開拓思維。
3.審美鑒賞能力的培養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不僅是對字、詞、句的審鑒,還應包括文章思想以及其背后所蘊含的一切。例如,在《寓言二則》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他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和“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這兩句話,通過對比,來分析這兩句哪個更好一些。再如,比較《亡羊補牢》和《揠苗助長》中的兩個人物形象,分析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即聽取勸告,及時改正錯誤并遵循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欲速則不達。由審美到鑒賞,再由鑒賞到受教,為學生人生觀的塑造奠定基礎。
4.傳統文化的認知
語文教材中蘊含并體現著豐富的傳統文化,教師也不應該只將語文閱讀教學當作是培養學生識字誦文的過程,閱讀教學更應該是體現文化傳承的過程。例如,在學習“?!边@個字的時候,從字音、字形和字義等角度進行拓展延伸,傳遞給學生中華悠久歷史文化中許許多多關于“?!钡墓适?,像是“精衛填?!薄澳倪隔[?!薄皽婧IL铩钡鹊取T陂喿x教學中凸顯語文學科的文化特征,豐富學生情感,培養其積極向上的健康人格。
綜上所述,教師在引導學生獲取知識的同時,要使其體會語文學科的美,感知人物和故事背后的內涵,從接觸到感知,由感知到內化,切實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季燕華.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小學閱讀實踐研究[J].好家長,2018(37):70.
[2]張蘭.基于核心素養視角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芻談[J]. 課外語文,2018(1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