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鳳英
摘要:在現在這個教學體制改革的大環境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是必要的,而小組合作學習可以達成這一目的。小組合作對老師,是一個有效的可以促進其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方法。對學生,小組學習可以讓他們盡快和同學交流熟悉,集思廣益,可以促進他們不斷地發現、探索創新、思考研究、不斷進步。就小組學習的應用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實踐應用
一、合作學習的定義
合作學習的主要思想在于合作,是指在小組內的各個成員各完成一個大目標中不同或者相同的小目標,以達到努力完成的大目標的目的,是在一個沒有競爭的環境中的切磋。它具有合作性、競爭性、以及角色扮演的特點。這個小組中各個成員往往分工明確,面對不同的問題時,不同的人扮演某種不同的角色,成員之間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共同進步。這樣可以加強學生的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讓學生更快地成長。
二、合作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開展的意義
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具有很大意義。學生可以不斷合作、交流,在合作中了解對方,營造出一個輕松、和諧、寬松、有趣、自由的課堂氣氛,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學生在有不懂的問題時,有的學生可以扮演老師的角色,給不懂的同學講題,增強學生的溝通交流的能力和邏輯思維。把課堂的主體交還給學生的同時,老師要在其中加以引導。同學們在不僅是伙伴,也是對手的氛圍下,可以不斷激勵自己努力進步,不斷向前向好的方向發展。
三、小組合作模式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以應用
1.小組分組科學合理,發揮學生優勢
在每個班級中,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水平和能力,老師要合理利用,進行科學的分組,一般一個小組要在 6個人左右,比較便于管理,也比較適合討論。比如說,班級分組時,不可以隨意地就把小組一分,各個小組的水平一定要平均,根據每個人綜合的實際情況進行分組,便于每一位學生在小組合作之中取人之系。老師可以在課上或者課下組織一些比賽性質的小組合作,讓小組合作完成任務的同時,又包含著互相為競爭對手的關系。數學的學習實在是有點枯燥,這種競爭比賽的模式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令學生產生好勝心,提高學習效率。比如評比“最佳小組”,在小組中評比“最佳組員”,也可以適當準備小獎勵激勵學生。
4.做好有效的調控以及指導工作
小組合作并不是說老師可以完全放手的,老師要做好調控和指導,小組合作學習才會順利進行。比如說學生在合作的時候也會產生一些矛盾,可能是因為一點小小的口角,或者不喜歡自己的任務而是想要做別人的,這時候老師就要及時調控,及時化解,避免矛盾擴大化。
小學生都比較小,對于一些問題可能會沒有辦法理解或者解決,老師要對學生比較困難的地方加以指導,提供給學生一些解決的方法,可以先稍微委婉地指出,讓學生發揮主動性,還是無法解決再直接回答更利于學生思考。
5.科學評價,及時鼓勵,促進提高
給予學生評價,在教學中是一個十分重要且必要的環節,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學生在結束了一定階段的小組合作學習之后,老師要及時對每一個學生的表現給予客觀的評價,不夸大,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勢以及不足,及時修正,老師也可以對于這些不足提供一部分可行的解決方法。要及時給予學生鼓勵,鼓勵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信心,學習更加有動力。比如說采取長,補己之短,不斷進步。老師也一定要做好小組角色的分配,比“小紅花”的方式,給予表現好的同學小紅花以示獎勵,學生會有如說小組長的任命,小組長的更換制度等等,學生都參與到小組的管理中,增強學生責任感,讓學生在好的環境下健康發展。
2.情景再現,任務明確
數學相對而言是一個比較枯燥的課程,要想在小學數學的課堂開展高效的教學,學生有效的理解,創造一個有趣合適的情景是一個有效的好方法。但是這對老師有較高的教材理解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聯系實際生活,或者是用一些比較合適的模型等可以更好地帶動課堂氛圍。比如說學習鐘表的時候可以一起做一個鐘表的模型,讓學生自己擺出不同的時間,便于學生理解記憶。學習三角形時,三角形的模型也可以給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老師上課要有趣有創意,這樣學生才會更加專心。老師還要明確好小組合作的任務,這個任務是一定要與課堂更大的積極性。
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上是必要的,對學生和課堂都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對于老師和學生也是一種比較大的考驗,這使得老師必須要更加熟悉了解教材,學生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去完成需要完成的任務。老師一定要注意和學生的交流與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困難,在下一次分組時可以更加有效,學生可以更加有積極性地努力學習,獲取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王銳.試論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2):81-82.
[2]潘鳳.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4):40.
[3]鄭少芳.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J].新課程學習(上),2013(1):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