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寶珍
摘 要:在初中音樂課上,教師應該以愉快輕松的課堂氛圍來感染學生。教師可以有效利用多媒體來支持課堂學習,改善課堂教學模式,并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優化初中音樂課堂。
關鍵詞:初中音樂;多媒體;優化課堂
多媒體技術是一種利用計算機全面處理文本、聲音、圖像、視頻、動畫和其他信息以建立邏輯關系和人機交互的技術。它具有形象生動、方便快捷、信息刺激性強、容易讓人接受等特點。在音樂課堂中引入多媒體進行教學,將大大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改革教學方法,使學生學習起來更加輕松,使課堂活動變得更加生動、直觀、科學、有趣,能夠大大提高課程的效率。
一、多媒體技術對優化音樂課堂的影響
多媒體技術可以使課程內容更加生動。通過多媒體技術教師可將教學內容直接呈現給學生,使教學過程變得更加生動、直觀,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加準確、全面地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同時,也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動機和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比如,在音樂欣賞課上,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對相關的圖片和影像進行播放,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和理解力,為學生的視覺聽覺帶來震撼,以便學生更加深層次地了解和把握作品。同時,多媒體技術可以使教學方法更加豐富。多媒體技術在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作用是其他很多教學方法不可替代的。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對音樂進行想象和聯想。多媒體技術也大大節省了教師板書的時間,可以讓教師有更多時間進行課堂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創建課件為學生傳授更多的音樂知識;學生的家庭作業也可以在展臺上向其他同學進行展示,從而幫助學生相互學習。教師還可以使用多媒體課件,使課程內容變得更加生動有效,為學生創造更加輕松的學習環境,有效提高學生整體的音樂素質。在傳統音樂課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過于重視基礎知識,忽略了學生的主觀思想。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顯著改善了這種現象,使得音樂課更加生動有趣,教師教授的內容變得豐富多彩,不僅拓展了學生的思維,還能顯著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學習能力。
二、科學運用多媒體技術優化音樂課教學效果
由于多媒體教學有其不可比擬的優勢,它越來越受到廣大音樂教師的喜愛,但也產生了許多利用多媒體技術時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多媒體技術使教師很容易忽視音樂教育的真正目的,多媒體技術的輔助功能正在取代日常教學的主導作用,如果不能更好地利用多媒體技術,無疑將影響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如果將多媒體技術盲目地應用于音樂課堂中,不僅不能產生好的教學效果,而且還會影響音樂課的質量,因此我們需要在音樂課中科學地使用多媒體技術。
首先,創新的教學理念要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教育中的運用必須以先進的教育和教學理念為基礎,采用正確合理的多媒體技術理論和方法,才能提高學生學習和創作音樂的積極性。
其次,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建立音樂教學資源庫。良好的教學環境包括軟件環境和硬件環境兩方面。其中,軟件環境包括:配備齊全的支持硬件和服務教學活動的各種軟件;硬件環境包括:學校根據音樂教育目標設計的教具和專業教室,如多媒體音樂教室、專業錄音棚等。只有二者的相互作用,才能使得學校的音樂課程更加豐富。同時,由于音樂課程還包括許多分類,如中西方音樂史、音樂欣賞、作曲、聲樂等,如果缺乏教學資源將對課堂效果產生影響。因此,積極收集和開發課程資源,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建立音樂學習信息庫,是優化音樂課堂的關鍵之一。
再次,教師應該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方法,并創建各種課程模型。教師應根據課程和教學目標,對課程內容進行排序,建立適當的教學情境,考慮課堂中的不同因素,確定合適的教學方式,選擇合適的教材與技術。同時,教師還應學習如何在多媒體技術的支持下優化各種教學相關因素,并根據所要教授的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
最后,加強對教師多媒體使用的培訓。運用多媒體技術是教師現代化的關鍵要素。因為多媒體技術具有高度的專業性,所以學校需要對音樂教師在多媒體的使用過程中進行必要的培訓,使教師能夠真正認識到多媒體技術在音樂課中的重要作用,使其在不斷的工作和學習中真正掌握多媒體技術的理論與操作技能,利用多媒體提高音樂課程的效率,優化音樂課堂。
總之,在初中音樂課中,無論是唱歌、欣賞還是其他音樂教學內容,都要注重課堂的優化。使用多媒體教學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為了吸引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注意力,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喚起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教師應全身心投入多媒體音樂教育的研究中,通過現代媒體優化教學,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參與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培養良好的音樂習慣,為學生提供發揮音樂潛力的空間。
參考文獻:
[1]黃穗.淺談運用多媒體技術優化音樂課堂教學[J].才智,2011(24):104.
[2]鎖麗莉.運用多媒體優化音樂課堂教學的探討[J].科技經濟導刊,2016(25):125.
[3]黃小棠.多媒體優化音樂課堂教學的點滴[J].課程教育研究,2017(39):213-214.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