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娟
摘 要:綜合教學是中等職業學校正在實踐和探索的教學模式。本文結合我校綜合教學的探索與實踐,闡述了自身對綜合教學的一些認識,并根據綜合教學實施過程中的一些經驗,從只做“五個轉變”,建立健全綜合的教學管理制度,加強對教學過程的監督管理,提升現代企業的生產理念和管理意識,分析中等職業學校實施綜合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關鍵詞:一體化教學;實踐;探索途徑
綜合教學是中等職業學校實踐和探索的一種教學模式,主要解決專業理論課程與專業實踐課程脫節的問題。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不高,不能滿足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使學生的雙手和大腦能夠更好地有機結合。因此,更有利于激發中職學生的動力和主動性[1]。目前,隨著中國市場經濟和現代加工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需要一定的技術人才理論知識。還必須具備強大的實際操作能力,并且還需要解決生產中的問題[2]。為了培養企業所需的技能型人才,適應我國現代制造業企業的發展,有必要改變現有中等職業學校的傳統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實施一體化教學就勢在必行。
1 中等職業學校推進綜合教學的優勢分析
在綜合教學中,學生可以在理論指導下進行技能訓練,保證訓練質量,解決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
在綜合教學中,增加了師生之間的接觸時間,使教師更容易發現學生的不足,增強師生的感情,幫助教師按照自己的能力教學[3]
在一體化教學中,可以做到“教學教學,實踐練習,輔導”它改變了過去傳統教學的枯燥程度,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2 現有中等職業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學一般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者都有自己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不同教師的教學是一種將理論與實踐分開的教學組織形式。這樣的教學有如下問題:
2.1 理論和實踐脫節嚴重
理論班主任不會教授實踐課程,我不知道哪些理論知識將用于實踐課程。我不知道理論課程中使用了哪種教學方法。因此,缺乏感性認知的學生很難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從而達不到理論指導和實踐的目的[4]。
2.2 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
對中等職業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明顯的專業傾向,主要偏向于實踐學習。由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分離,學生不了解理論知識的重要性。與此同時,實踐教學已經失去了理論指導,成為一種簡單而反復的模仿實踐。這樣,就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3 不能滿足企業技術人員的需求
現代制造企業所需的技術人才不僅要能夠操作機械設備,還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質和理論基礎。擺脫理論實踐只會使學生成為重復操作的“機器”,從而限制了學生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3 實施一體化教學的必備條件
3.1 培養適合綜合教學的“雙型”教師隊伍
培養教師是綜合教學的先決條件。教師的技術水平和理論水平直接影響綜合教學的質量。隨著教學模式的不斷創新,理論與實踐課的類型以及理論教師與實踐教師之間的界限將逐漸被削弱和削弱。學生中最受歡迎的是一位能夠傳授專業理論知識并指導實際操作的綜合性教師。因此,綜合教學的關鍵是培養一支符合綜合教學需要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3.2 健全一體化課程設置
綜合教學應該有一個與專業和規模相匹配的課程。它體現在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材中,課程是體現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載體。隨著大量高科技設備的普及以及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的出現,制造業的原始生產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因此,許多原有的課程結構和內容都跟不上企業的發展,不能滿足綜合教學的要求。因此,在“實用,充分”的原則下,結合企業的需求,編制具有學校特色的綜合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材,是實施綜合教學的必要條件。
3.3 建設適合綜合教學的實用教學場所
實施綜合教學,必須有一個既能滿足理論教學又能滿足實踐教學的綜合實踐教學場所。例如,CNC培訓室可以具有以下設施:數控機床,CNC模擬設備,多媒體設備,黑板等。
4 中等職業學校綜合教學改革的實踐途徑
4.1 做好“五個轉變”
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中等職業學校培養目標的需要。因此,構建符合職業教育要求的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為導向的教學體系尤為重要。該教學系統是一個綜合的教學系統。要做好綜合教學,必須做好從“知識灌輸”到“教學”的教學改革。“知識探索”將教師從“單一類型”轉變為“雙師型”學生的“被動接受型”從“固定課堂,集體教學”轉變教學組織形式為“主動實踐型”“專業實驗室、實習車間”教學方法的轉變已從“聽寫黑板”轉變為“多媒體網絡”,體現了職業教育的實用性,開放性和實用性,具有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4.2 建立健全綜合教學管理制度
為了促進學校的綜合教學,有必要建立一個與綜合教學相適應的教學管理系統。目前,大多數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機構仍然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分離,使教學管理模式分離。因此,根據學校自身情況,可以調整教學組織和管理機構,確保綜合教學的順利實施。
4.3 強化教學過程的監督和管理
對于綜合教學達到預期效果,僅靠先進設備和教師的積極性是不夠的。在實施綜合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對教學過程的監督和管理尤為重要。掌握教學過程的監督和管理是確保綜合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4.4 提升現代企業的生產理念和管理意識
中等職業學校綜合教學的實施最終是為企業培養所需的技術人才。因此,學校的教學目標和評估標準應符合公司的要求,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兩者并不一致。例如,學生的經過處理的部分由教師評定。從學校來看,這個等級非常好,但從公司和要求的角度來看,這些部件都是浪費。由于評價標準不一致,學生的思想觀念會受到不利影響,導致他們的質量觀念和企業要求錯位,增加了他們適應公司未來工作崗位的難度。因此,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培養學生的思想觀念和素質意識,使其符合企業的要求,為學生畢業后順利上班創造有利條件。綜合教學作為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既是一項探索性的實踐工作,也是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和方向。通過綜合教學,有助于改善單調乏味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改善枯燥的教學氛圍。它有助于改善學生的普遍厭惡,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綜合教學的實踐和探索,我們必須更加充分地理解綜合教學的客觀設置。從而建立一體化的教學理念體系和教學體系,逐步實施綜合教學。只有做好“五個轉變”,建立健全綜合教學管理制度,加強對教學過程的監督管理,提升現代企業的生產理念和管理意識,為了更好地創造學習人才,為合格的技術人才的發展鋪平道路。
參考文獻
[1]周偉娟.數控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裝備制造技術,2014,(01):211-213.
[2]沈敏煒.淺談理實一體化教學在數控專業中的實踐與探索[J].就業與保障,2016,(03):21.
[3]丁偉,農勝隆,林祖正,黃艷.應用技術型高校數控專業實踐教學改革與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7(36),104-105.
[4]杜旭東.數控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實踐與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2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