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星罡
摘 要: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不僅是培養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要求教師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教育,通過情感教育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學生的道德水準。小學中高年級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是非觀,教師要把情感教育貫徹到日常教學中,開展豐富多彩的情感教育,陶冶小學生的道德情操,激發學生情感上的共鳴,讓小學生自發投入到語文學習中,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情感教育中提升小學語文德育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實施對策
小學階段是培養孩子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和情感態度的關鍵時期,語文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針對小學生的情感教育應該立足于小學生的心理訴求,尊重小學生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心態變化,教師再對學生進行積極向上的情感培養,讓學生在情感教育中快樂地學習語文知識,提升學生的道德情操。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闡述了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對策。
一、找準課文的抒情點,做到以情動人
小學語文課文大都簡單易懂,但是小學生生活經驗少、心理還不成熟,他們想要一下子準確把握課文思想內涵是有難度的,這時就需要語文教師進行及時的引導。教師通過情感教育的滲透,幫助學生找到課文的抒情點,讓小學生有針對性的閱讀文章,從重點語句和段落中品讀作者的思想內涵,找準抒情點以后讓小學生能夠親身體會到文章蘊含的真實情感,讓學生盡快掌握課文的思想感情和內涵,實現語文教學和情感教學的雙贏,提升情感教育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幸福是什么》這篇課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閱讀奇異的故事情節,三個牧童為了讓人們在樹林里喝到干凈的泉水,主動疏通樹林里干涸的泉眼的故事。作者描寫了三個牧童疏通泉眼的過程,詳細描述了他們疏通泉眼、開溝引流、砌井加蓋的勞動過程,借助“智慧女兒”之口表達了對三個牧童樂于奉獻、不怕辛苦的勞動精神的贊揚。這篇課文的抒情點就在于十年后三位牧童和“智慧女兒”的第二次相遇,教師要結合“智慧女兒”的話語,引導學生理解幸福要靠勞動,要學會盡自己的義務,盡自己在所能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真正的幸福是因為自己的勞動給別人帶來益處而感到幸福。教師要結合三個小牧童的行為,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勞動,學會用勞動改變生活,珍惜勞動成果,啟發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二、創新教學方式,滲透情感教育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教育,用情感因素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引導學生從語文學習中端正學習態度,引導學生積極向上地面對生活。針對小學生的身心特點,語文教師可以運用豐富多彩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運用多媒體來創設情感情境,激發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在日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水準。
例如,在學習《長相思》這首古詩詞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詞中描繪的邊塞悲壯雄奇的風情,播放一些有關邊塞的音樂,營造出濃郁的遠離家鄉、戰事一觸即發的緊張氛圍,把學生帶入到詞人所描繪的氣氛中,教師帶領學生體會塞外的山高水長和詞人的細膩哀婉的鄉愁。教師可以在翻譯詩句的同時,引導學生想象詞中描繪的戰斗場面,想象將士們跋山涉水,冒著風雪前進,關外惡劣的自然環境、風雪的聒噪之聲,引發了將士們的思鄉之情。教師通過創新教學方法,運用多媒體從視覺和聽覺上進行情感教育的滲透,通過描繪戰爭的殘酷,引發學生對現在幸福生活的珍惜,對世界和平的向往,對祖國繁榮富強的自豪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讓學生自覺擔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
三、開展體驗式教學,增加學生對生活的情感體驗
語文課堂的學習時間是有限的,教師要把情感教育和語文教學延伸到生活之中,引導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體會課本蘊含的思想內涵,引導學生學會從生活中汲取新鮮的知識,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用積極的態度面對學習和生活,做到真正的學以致用。開展語文體驗式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從小樹立善于觀察生活的習慣,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學習和生活態度,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季羨林先生《懷念母親》這篇文章時,教師引導學生體會季先生文中對兩位母親深沉的愛,一份愛是對親生母親逝去的遺憾和悔恨之情,遺憾陪伴母親的時間太少;一份愛是對祖國母親的熱愛思念之情,留學法國遠離故土,祖國母親也入夢來,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思念和懷戀之情。學習完課文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系自己與父母的相處,開展親子合作學習的體驗活動,通過學生回家分擔家務,親子合作一份關于家的主題手抄報,引導學生體驗父母的不易,感受父愛、母愛的偉大。在體驗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增進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情感交流,教會學生體會父母工作的不易,讓學生珍惜與父母相處的幸福時光,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總而言之,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合情感教育,可以激發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幫助小學生準確把握文章的思想內涵,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教師要創新教學手法,把情感教育滲透到每一堂語文課,讓小學生從小就樹立正確、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開展豐富多彩的體驗式教學,讓小學生在親手體驗中升華自身情感,在實際勞動中陶冶他們的情操,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臧以霞.試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實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5).
[2]金紅霞.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應用策略[J].中國校外教與,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