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瑞
摘 要 初中數學核心素養涵蓋了很多方面的內容,如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以及模型思想等內容,教師需要全面了解數學核心素養內涵,才能幫助形成數學思想,也能夠滿足課程要求。對此教師要將課堂作為陣地,從學生能力與特點出發,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與實際生活加強聯系,讓學生在情境中掌握學習方法,也逐步實現觀察能力、操作能力以及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讓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得到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 核心素養 初中數學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6.061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re Literacy
MA Mingrui
(Tianzhu Xinhua Middle School, Wuwei, Gansu 733200)
Abstract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ore literacy covers many aspects, such as number sense, symbol consciousness, space concept, geometric intuition, data analysis concept, operation ability, reasoning ability and model thinking. Teachers need to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mathematics core literacy comprehensively in order to help form mathematical thinking and meet the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In this regard, teachers should take the classroom as a position, start from students' abili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ies, mobiliz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and strengthen links with real life, so that students can master learning methods in situations, and gradually realize the improvement of observation ability, operation 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so as to further develop students' core mathematical literacy.
Keywords core literacy; junior mathematics; efficient classroom
1 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
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國教育教學理念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除了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外,也看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對數學核心素養來說,并非是簡單的讓學生學習教程中的知識,而是要讓學生掌握運用數學觀點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在生活實踐中鍛煉與提升自己的思維。數學作為一種思維活動,也是一種思想,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也是當前素質教育要求。[1]因為課堂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場所,為了提升學習的效率,教師應該在教學環節滲透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真知,也從中加強了對學生學習能力、觀察能力、操作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等發展,讓核心素養真正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落實。因此,把握核心素養的內涵,促進課堂教學的發展是新時期數學教學的重要途徑之一。
2 核心素養下傳統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教與學的矛盾
2.1 忽視讓學生自己做數學的過程
許多教師都說:“我講過很多遍了,還是學不會!”這就表明,學生只聽教師講解書本知識或只是看教師在黑板上書寫是學不好數學的!教師的想法不能讓學生進行實驗,在上課的時候需要學生發揮積極主動性,數學才能學好。弗賴登塔爾以為,數學教育的核心點是學生創造的能力。教師應該給學生創造適宜的環境,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親身體驗,運用自己的思維能力,創造關于數學的規律。教師要知道自己的教學目標,讓學生理解掌握知識,才能真正學以致用。
2.2 重視教什么而忽略怎樣教的重要性
教師需要傳授學生什么?整節課之后學生掌握了哪些數學知識點,這些問題需要教師明確。但是教師不應該讓教學只停留在數學知識內容上,還應該讓學生知道知識的來源與去向,某些知識是怎樣發生與發展的。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傳授方法、傳授思想。最為重要的是還需要教會學生進行思考。教師需要讓學生自己提出疑問,讓學生的思維空間得到拓展。數學授課的重中之重是過程,數學授課不能只看結果,要知道獲得結果的過程,重視數學授課的價值。
3 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
3.1 培養學習興趣
數學是抽象的一門課程,邏輯思維很強,給人的感覺枯燥乏味。但是數學思維縝密,具有一定思想性,數學延續到至今,說明數學是必不可少的科目。在學習數學的時候,有的學生找不到方法,以為數學很難,上課的時候能聽懂,就是不會做數學題,從心里害怕學習數學,逐漸丟失學數學的信心。[2]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先要調動學生的學習愛好,讓學生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以此讓學生深入、長久的進行探索,提高教學效果,豐富學生的數學素養。首先,數學這門課程應該注意對學生學習愛好的培養,在文化中數學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價值很高。數學的學習也是對文化的一種傳承。目前的數學文化的相關建設還不完善,但是很多的數學教師已經能夠認知到數學的作用。對此,在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調動學生的興趣愛好,鍛煉學生的思維空間,從而形成數學思想意識,使數學文化知識得以傳承和發展下去。不管是新課標背景之下還是學生自身素質發展的需求,都應該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愛好放在首位。因此,教師需要注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愛好的培養與鍛煉,提高學習效果,努力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而且學習興趣也可以讓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水平得到提升。
3.2 教學內容生活化
在教學中融入生活化教學更能吸引學生的自主學習。數學知識內容來自日常生活,又能夠運用在生活中。可以讓學生體驗日常生活,建立和生活之間的關聯。對此,把數學知識和日常生活相結合,給學生提供生活化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點和理解數學,在生活中進行運用。一些基礎知識比較差的學生、對數學不喜歡的學生,在他們心中認為數學是繁瑣枯燥的。主要的原因在于數學邏輯性強,思維嚴密,其次就是教師的教學方法造成的。作為數學教師,需要從學生的基礎知識和興趣愛好著手,教師可以設計生活化教學模式,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和運用知識。[3]比如,在學習概率知識時,教師可以運用生活中的例子去講解,從而利于學生掌握和學習這一知識點。某個超市為了激發顧客的購買欲,顧客在購買物品之后就可以進行抽獎活動,超市把轉盤分成16份,其中紅、藍、黃、紫顏色各占1,2,4,9份,在超市購物300元及以上的顧客就可以抽獎一次。抽一次獎轉一次轉盤,指針停在紅、藍區就能獲得不同的獎品。一位顧客如果購買600元的物品,中獎的概率會是多少?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事例很常見,教師把例子引進數學課堂中,學生感興趣,積極思考、自己動手,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數學學習不能離開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學生有相關的生活經歷,自身才愿意去想象,對知識和經驗進行遷移,以此來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否則學生就會失去學習興趣。
3.3 創設情境化教學
數學題的答案都是唯一的,但是解答數學題的方法和形式卻是多變的。如果說數學很死板,但是數學的思維能力又較為活躍,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去解答問題。[4]對此,調動學生的興趣愛好,教師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學模式。大致分為情境模式教學法、探索研究教學法、先學習后教學的教學法等。創設情境化教學模式的時時,教師可以編一些故事,使學生認真思考問題,從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水平得到提高。例如,教師在講解“有理數乘方”知識時,為學生演講一個有趣的故事:“古時候國王和大臣下象棋,他們約定如果國王下象棋輸了,大臣就能要求國王賞賜大米,在象棋棋盤上的第一格上面放一粒大米,在第二格上面放兩粒大米,第三格上面放四粒大米,第四格上面放八粒大米,以此循環,每格上面的大米都是前一格大米的雙倍,直到最后一格,放完所有的棋盤格子要多少粒大米?”學生就會發現這個數目很龐大,就會思考怎樣去解決,他們的思考能力就被調動起來,教師在此引入乘方,然后學習乘方,告訴學生學習了乘方就可以解決故事中的問題。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時候,情境化教學模式更能夠讓學生進入學習的角色中。在這樣的趨于現實的問題中,學生積極自主思考,讓問題得到解決。教師通過創設的問題情境,更夠更加適合學生的思維方式,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3.4 有效利用多媒體
多媒體現如今已經廣泛的運用在課堂之上,成為教師的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工具。數學教師應該利用起來,豐富學生的課堂教學知識,讓學生在多樣化的環境中學習,調動學生的興趣愛好,提高學習效果。[5]多媒體把事物生動形象的展示出來,沖擊學生的感官,讓學生精力集中學習知識,積極主動思考。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素材,讓數學課堂輕松、自在。如此一來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比如,學生在進行“圓與圓的位置關系”學習時,教師在上課之前制作兩圓關系的模型視頻資料,通過多媒體來進行展示,學生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認真的觀看兩圓的六種不同的位置變化,從而總結出兩圓的種種位置之間的關系。多媒體可以讓學生觀察和思考跨時空的物品,多媒體進行相關的還原,利于學生從中掌握知識,以此推動了多媒體教學的實際效果。在數學中對于幾何圖形的教學效果是很大的,通過視頻的播放,學生就能夠直接的觀察物品的現象和形狀,提高對于數學知識點的掌握,也能夠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多媒體的教學模式是數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但是多媒體不能取代成為數學的全部。教師需要善于利用多媒體教學,學生理解不了的知識教師進行講解,如果是簡單的知識,還是讓學生自己進行思考。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不要因為多媒體教學而忽略教學的本質。
4 結語
總的來講,數學是必不可少的課程,是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工具,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教師應該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適合學生、科學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鍛煉學生的數學自身素養。但是,基于數學邏輯思維強烈,對于一些基礎知識差的學生就會害怕學習數學,力不從心。對此,教師需要知道學生的心理狀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有學習的信心,教師需要改變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 孫娟.核心素養,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新焦點——芻議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J].新課程,2017(26):185-185.
[2] 黎茂偉.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探略[J].考試周刊,2017(33):66-67.
[3] 張春玲.基于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8(5):79-81.
[4] 陳迎春.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8):71-71.
[5] 錢進陸.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探究[J].新課程導學,2017(2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