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琳娜 龔斯琴
【摘要】中小學是義務教育一脈相承的兩個階段,他們既彼此獨立又相互聯系。隨著英語教學的深入開展,雙方的銜接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本文立足通遼地區中小學英語教學的基本情況,調查了當地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現狀,分析銜接中的問題,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議,以期為當地英語教學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
【作者簡介】袁琳娜(1993.01-),女,漢族,內蒙古人,內蒙古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英語教學;龔斯琴(1970.11-),女,蒙古族,內蒙古人,內蒙古民族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基金項目】課題:內蒙古民族大學研究生科研項目,通遼地區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問題研究(項目編號:NMDSS1812)。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英語已經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因此我國非常重視英語教學,并將其納入了中小學課程之中,各個學段之間的銜接問題也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
一、通遼地區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存在的問題
1.教材的銜接問題。教材是課程標準的具體化,是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主要依據。教材的銜接對教學的銜接至關重要。通過調查筆者發現通遼地區小學英語采用人教版教材,初中英語采用仁愛版教材。
一套教材是有其內在邏輯性的,某個知識點什么時候呈現,在哪里呈現,每次呈現應該讓學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這些都是在編輯一套教材之前都設計好的。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知識點的呈現方面是不同的。如果小學和初中采用不同版本的教材,勢必會導致教學內容的重復或遺漏。
2.學習習慣的銜接問題。小學英語相對簡單,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就能及時消化所學內容,所以很多學生沒有養成預習、復習和記筆記等習慣。小學英語被視為“副科”,沒有語文和數學的地位高,老師也不會重視培養學生課下聽說英語的習慣。進入初中后,隨著學習內容的難度增加,良好的學習習慣會幫助學生快速適應初中英語的學習,然而,很多學生并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造成中小學英語學習銜接不暢。
3.學習興趣的銜接問題。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對英語這門新學科充滿期待與好奇。小學英語教師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發展采用唱歌、跳舞、猜謎語、角色扮演等有趣的教學方法,所以小學生對英語有著濃厚的興趣。而初中英語相對較難,初中教師的教學方法與小學有很大的不同,這使得許多學生進入初中后逐漸對英語失去興趣。
4.教學方法不銜接。小學英語教師多采用直觀教學法,游戲、討論、表演等課堂活動多種多樣,這種教學方法鍛煉了學生的“聽說”能力,忽視讀寫能力的培養和語法知識的學習;重視課堂活動形式,忽視活動效果。同時,對于閱讀和寫作,小學英語教師沒有從技巧和策略方面進行指導,只是一帶而過。
初中英語教師主要采用任務型教學法,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為主。隨著教學內容的增多,教師不但要求學生感知教學內容,還要理解教學內容,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小學英語教師不同的教學方法,使一部分習慣了小學階段生動有趣的英語課堂的學生無法適應初中高密度、大容量的課堂。
5.教學評價不同。我市小學主要采用終結性評價,部分小學甚至不設置英語測試,直接導致了學生和家長對英語學科的不重視。初中采用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有期中、期末考試,還有單元測試和月考。但小學和初中都不設置口語測試,僅以筆試的形式檢測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程度。
二、解決銜接問題的策略
1.創造性地使用英語教材。教師是教材內容的傳播者,也是教學活動的實踐者,他們最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面對一套教材,他們知道如何補充和刪減,使這套教材發揮其最大的價值。教育主管部門應該鼓勵中小學英語教師參與教材研討,如舉行中小學英語教師教學與教材研討會,這樣既可以促進中小學教師分享與交流經驗,又可以幫助他們了解對應學段的英語教學和教材使用現狀,直面英語教學中的銜接問題,共同研討教學方法和策略。
2.革新教學方法。學生在小學階段進行的是機械學習,“聽說”活動多于“讀寫”活動,閱讀技能側重模仿和拼讀,寫作技能側重單詞的規范書寫。進入初中后,逐漸從語言的模仿擴展到語言的積累與應用,學生不但要學習,還要知道如何學習。
首先,初中英語教師要有選擇地繼承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方法,還要探索出一套方法,既符合學生特點,又符合初中教學目標,并引導學生逐步過渡。其次,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不同層次進行分層教學,給學生設置分層的教學目標,分層的問題,分層的作業等。分層要層層遞進,讓學生經過努力就能達到下一個目標。最后,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情境,加強其對英語國家文化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3.優化課堂評價。剛進入初中時,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診斷性評價,了解學生的小學英語掌握情況,以便制定教學策略;形成性評價可以以交流、問卷、課堂觀察的形式進行,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還可以使學生參與到對自己的評價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調控學習過程。教師要及時給予反饋,并與學生交流,鼓勵學生自我反思;終結性評價應側重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而不是記憶。小學階段的評價要基于課本,也要有所提升,才能與初中有效銜接。三種評價方式的結合能幫助教師全面地了解學生在銜接階段英語學習的情況。
總之,中小學英語教學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其銜接問題值得教師深思。處理好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問題可以使教師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快速適應新的學習環境,提高其綜合語言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鞏雪.基于新課程條件下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問題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18.
[2]賈玉婷.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有效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