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目前新課改要求以提高課堂有效性為目的,從加強英語課堂改進的行動入手,初步探索集智備課對有效課堂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集智備課;把控;自我特色;情境創設
【作者簡介】徐仁平,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龍潭街道花園中學新校區。
集智備課應是教師以備課組為單位,充分發揮個體智慧和作用,合理分工、高效合作,不間斷地進行思想交流、探討與碰撞,資源共享、改進與互助,有效進行教學的集體活動。集智備課就是集眾人智慧的備課,也稱之為集體備課。但我們以前的集體備課大多數都走入誤區:集體備課=組長備課、輪流備課、統一教案、個人備課,“資源共享”等。根據我校開展的基于“診斷、解決、評估”三要素的課堂改進行動,我們九年級英語備課組從集智備課入手,讓每個老師進行經驗交流、教學合作,以此達到高效的課堂教學效果。通過一段時間來的摸索與實踐,使筆者深深感覺到有效的集智備課真的能讓課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集智備課中的課標、教材的把控
新課程標準(簡稱“新課標”)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課程標準一旦制定出來,就具有統一性、不可變更性。但是,通過備課,我們可以根據各班學生的基礎、素質來制定各自語言技能的的等級標準(共五個級別)。對照標準,我們可以在九年級1、2班中使用語言的三級標準,比如說,在“寫”的方面:能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能適應簡單的圖表和海報等形式傳達信息;能參照范例寫出或回復簡單的問候和邀請;能用短語或句子描述系列圖片、編寫簡單的故事。而在3、4班我們卻使用了“寫”的五級標準:能根據寫作要求,收集、準備素材;能獨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修改;能使用常見的連接詞表示順序和邏輯關系;能見到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據圖示或表格寫出簡單的段落或操作說明。因此,各班級一旦確定各自的教學標準,就一定要在后面的教學中嚴格把控,步步落實。
在備教材方面:備課組必須研究教材,并對教材的組合做適當的調整,使之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構建。同時對課程資源,不局限于教材的內容,要根據實際需求刪減或擴充。比如:九A第三單元P35A內容,提出了關于青少年的六個問題,我們要求1、2班同學對這六個問題給予了解并能就所給的詞填充就行;但3、4班除了要求知道存在的問題外,還要求每個同學思考出如何解決這六個問題的辦法。所以,在備課時,就需要老師們熟悉教材、把控好教材。
二、集智備課中的教法、學法的設計
教法是指老師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采用的工作方法,學法則是學生為完成學校任務而采用的方法。教法是解決教師教的問題,學法解決的是學的問題,教法和學法統稱為教學法。其實,研究學的法子就是研究教的法子,研究學的策略就是研究教的策略,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以學定教。從理論上來講,教學的方法很多。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按常規方法進行教學。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些重要的知識點、語言點,有時老師花費很多的時間、精力進行講解、分析,但收到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集智備課將各個老師對重要知識點、語言點的講解策略和方法整合在一起,對老師的各種方法進行了有機的結合。這時老師會借鑒他人的經驗,以此來豐富自己的教學。如:我們可以用口訣或順口溜的形式來教學并幫助學生記憶重要語言知識。使課堂的有效性真正地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筆者認為教法運用和學法指導,要有藝術性和可操作性,教法和學法的結合要自然巧妙、恰到好處。
通過集智備課,我們能夠把各自的經驗或教學策略進行交流、分享,集眾人教法之長,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教學方法。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小學面臨的許多任務中,首要任務是教會兒童的學習”。學會學習不僅是兒童學習的需要,我們初中生也何嘗不是如此呢。
三、集智備課中的情境創設
教學中的情境創設是有目的地引入或者創設以形象性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情景,使學生在設定的氛圍中,形成一種心理環境、產生移情效應,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情境創設的類型很多,但我們集智備課中談論較多、應用較多的是問題、模擬、媒體等情境法。
1.問題情境的創設,需要老師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來制造懸念,激起學生認識、分析、解決問題的欲望。課堂上學生的思維一旦處于積極狀態,他們就會感覺到發現問題的快樂和解決問題的喜悅。
2.模擬情境的創設是指通過某種手段創設或模擬一種場景,以激發學生的情感和求知欲。如角色表演、圖片、事物展示等。
3.媒體情境的創設,往往是播放音樂、影視片或幻燈片,把學生帶入到特定的情境中,讓真實動態的情境使學生在緊張又快樂的環境下順利完成指定的學習任務。
總之,教學情境的創設,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了學生想學習的興趣。而且還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水平。
筆者認為:學校教師開展的基于“診斷、解決、評估”三要素的課堂改進行動,很利于形成教師專業團體內的自主、自律和合作。通過一段時間來的實踐和探索,我們九年級英語備課組的集智備課,可以說是收獲頗豐,且信心滿滿。相信在未來的集智備課中,將進一步發揮每個老師各自的優勢,讓整體的課堂教學揚長避短、實時更新,從根本上對英語課堂教學進行一個全新的推進,逐步使我們的備課組形成一定的特色,從而讓我校的英語教學質量再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敖光勇.以點帶面,集智備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及效果[J].新課程,2018.
[3]張海晨,李炳亭.高效課堂導學案設計[M].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