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紅
摘要:教育體制在不斷改革,朝著更加貼合學生學習習慣以及更加有效化的方向發展,隨之而言的,對于學生的要求也變的越來越高,在高中階段,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即要求學生能更好的認知知識點本質,并能夠學以致用,自主創新化學實驗,這樣會使得化學實驗教學的質量更佳,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會隨之水漲船高。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核心素養;有效培養
高中化學學科的學習離不開一個個化學實驗,在化學實驗之中,為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勢必要改變傳統教學方式方法,由以往教師傳授變成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對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進行質疑、假想,并設計與理論相關的實驗,做出對比并解決假想問題了,教師擔任引導者和糾錯者的角色,這就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方法。
1 利用實驗培養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必要性
良好的學科核心素養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現實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就是學生對化學理論知識掌握較好,但實際運用的能力不足,某一道題型稍微變個花樣,學生就容易產生困惑,究其原因,就是學生對于化學知識點的理解浮于表面,沒有了解知識點的本質,而化學又是一門探究性極強的課程,單純靠題海戰術讓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本質有較好的理解是不現實的,必須將培養學生化學核心素養提上章程,而高中化學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就是化學實驗,實驗能夠將抽象性的化學知識點變得更加形象生動,讓學生了解化學知識的本質,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有極大幫助。
2 利用實驗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分析
上文提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非常有必要,而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又離不開化學實驗,學校與教師應該認識到化學實驗的重要性,學校配備實驗材料與設備,教師對化學實驗本質進行研討,以便后續對學生教導,筆者認為,在化學實驗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應該分為“精準認知——自主設計——合理反饋”三部分,下面一一分析。
2.1 實驗前期準備階段:要讓學生對化學知識與實驗的本質深入了解
在教師對學生教導了一個化學知識點之后,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反向思維,也就是質疑與假想,為了驗證這些質疑與假想,必不可少的需要化學實驗來對比得出結論,在化學實驗的準備階段,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并收集材料,學生在資料收集的過程中,對化學知識與實驗的本質就會有更深入的了解。例如,有關鋁性質的實驗中,從課本上得知鋁的性質為兩性氧化物,與酸性和堿性溶液都會發生反應,那么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做出以下質疑:(1)鋁在酸性溶液中的反應現象是什么?(2)鋁在堿性溶液中的反應過程是什么?任何堿性溶液都可以嗎?(3)鋁和鐵對比,誰更容易被氧化呢?等等,提出這些質疑之后,學生勢必要根據這些質疑進行資料收集,詳細探索鋁的性質本質[1]。
2.2 教師引導學生設計實驗.驗證質疑與猜測
設計實驗的過程,就是將書本上的知識點實際運用的過程,在課本上會存在許多實驗,這會給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提供方向,根據實驗對象的性質,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書本上的實驗是否有可以被代替的溶液,是否有可以被精簡的過程,在不同溶液中又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等,總之,任何可能性的嘗試,教師都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還是以鋁條的性質舉例,書本上說明鋁的性質非常活潑,按理說更易融于強酸之中,要比在稀酸中的反應要更加猛烈才對,可現實的情況卻是,鋁更易溶于稀硫酸或稀硝酸中,學生相互展開討論,根據課本上鋁的性質進行了一系列思維發散,深入探究思考后發現,鋁條在濃氧化性酸溶液中并不是不反應,而是反應太快,很快就形成了一層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覆蓋在鋁條表面,阻止了后續鋁與氧化性酸的反應,這也就是鋁的性質之一,鈍化現象,那么可以除去這一層氧化膜嗎?學生根據鋁的性質設計了二次實驗,HgNO3溶液涂在鋁條的表面,過幾分鐘之后再擦干,放置在空氣中即可,可以看到鋁的表面迅速生出一層白色絮狀體,這就是鋁表面的氧化鋁薄膜被破壞,鋁可以持續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由此表明鋁就是非常活潑的金屬[2]。
2.3 教師合理的引導與反饋
在學生設計實驗并親自實踐的過程,肯定會遇到重重困難,教師應給予合理的引導與反饋,引導不宜過重,只要啟發性的開拓學生思維即可,目的還是讓學生能自主探究,因為自主探究才是學生化學核心素養飛速提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學生對化學實驗對象的理解會更加深刻,如果遇到實驗現象與實驗對象性質不符的現象,學生會立刻回溯找出問題所在,繼續質疑繼續探討,通過二次實驗得出結論,這一系列過程,學生掌握了對某一實驗對象研究的能力,下一次換其他實驗,就能更加得心應手。
3 結語
高中化學實驗室培養學生化學核心素養非常有利的方法與策略,教師應適當放手,讓學生自主去收集資料并設計實驗,這一過程就是學生探究能力提升的過程,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獲取知識的能力,這就是化學核心素養的體現。
參考文獻
[1]呂巧英.論高中化學實驗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J].新課程,2018,0(9):210-210.
[2]張建華.如何培養高中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J].當代教研論叢,2019,061(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