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巖
【摘要】在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下,出版業正快速地向數字化和網絡化發展,跨進了數字出版時代,同時對出版人才隊伍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出版業的人才隊伍建設經過多年的發展,引進和培養模式都已比較成熟,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基本涵蓋了編、印、發等各個出版業務環節。但在進入數字出版時代后,逐漸跟不上數字出版的發展步伐,在人才隊伍建設上出現了不少的問題,諸如定位不清、創新不夠、知識欠缺、實踐不足等,這些都阻礙不了傳統出版單位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和融合發展的步伐。
【關鍵詞】數字出版;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引進
近年來,隨著數字出版迅猛發展,數字出版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數字出版不斷沖擊著傳統出版,使傳統出版社的各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出版業的生產流程、產品形態、傳播方式、服務定位、質量體系都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在這一過程中,傳統編輯自然也面臨轉型。到目前為止,傳統的編輯出版隊伍基本上還沒有完成數字化轉型,技術能力有限、數字出版綜合素養缺失將成為融合發展的瓶頸。就出版單位轉型升級來說,編輯的轉型是最根本的轉型。傳統出版編輯對技術欠缺,數字出版編輯對文化和編校欠缺,是現階段出版業人才隊伍的尷尬現狀。因此,數字出版編輯復合型人才就成為現在出版社最為迫切的需求。
一、數字出版人才培養要求
(一)豐富的文化素養。出版人員的文化素養包括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科學的思維方式、腳踏實地的創新精神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數字出版人才必須是合格的出版人才,必須具有深厚的文化素養和踏實的基礎知識功底,必須具有寬廣的出版視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必須能夠肯于深耕、善于創新。
(二)堅實的編輯出版知識功底。作為數字出版人才必須要具有系統的編輯出版理論功底,要十分了解整個出版的流程,熟悉編輯出版的規律,能夠熟練運用編輯出版的知識,切實掌握出版的各項政策法規。
(三)專業的數字網絡出版技術知識。數字出版人才在掌握出版業務和能力的前提下,還要能夠切實掌握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和數字出版技術,能夠運用各種技術網絡平臺進行產品加工和管理。
(四)產品策劃能力。產品是出版的主體,涵蓋了策劃、編輯加工、產品優化設計、功能設定、推廣營銷等重要節點。具體來說就是要能夠充分發揮創新精神,根據市場調研結果進行市場分析和產品開發,確定產品形態和運營模式,做一名合格的“產品經理”。
(五)內容編輯加工能力。內容是出版的核心和基礎,內容的編輯加工能力就是要求數字出版人才要具有互聯網思維和技術判斷能力,要對產品內容有判斷力和核查力,通過對內容的深度開發和多元化立體化構建,能對內容資源進行篩選和整合。
(六)內容的管理運營能力。數字出版人才需要對產品的內容、框架和知識產權進行管理,能夠根據出版要求對產品的內容的合法、合規、合理性進行審查,時刻關注并實時檢查發布內容的完整性、即時陛、完整性。
(七)產品的市場營銷能力。數字出版人才需具備互聯網銷售的思維和方法,要懂得數字營銷的理念,能夠積極走入市場進行調研,探索最優的銷售和盈利模式,創新符合自身特點的營銷渠道,通過品牌形象設計和塑造、產品和服務的推廣和營銷,走出一條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的道路。
(八)創新精神。數字出版人才要善于跟蹤最新技術和產品,了解互聯網運營,熟悉新媒體運營,能積極了解數字出版技術提供商、運營商、終端制造商的動態,了解各種技術手段在數字閱讀產品中的應用。
二、數字出版人才培養引進
(一)積極組織各項編輯出版人員培訓。現階段,從國家到地方出版管理機構,都有許多數字出版方面的培訓。要積極組織編輯出版人員,參加相關培訓班,了解數字出版動態,掌握數字出版知識,學習出版實踐經驗。
(二)積極參加各類數字出版活動。近年來,數字出版行業的年會、展會、論壇、沙龍和講座很多,是出版單位相互交流和學習的平臺。我們要多組織編輯出版人員參與這類活動,讓他們能夠近距離了解數字出版產品和運營平臺的最新動態,學習和了解先進同行和技術提供商的經驗和技術。
(三)出國考察培訓。歐美國家在數字出版技術、硬件終端制造、平臺運營、銷售等方面發展迅速,谷歌、蘋果、亞馬遜乃至施普林格、愛思唯爾、培生等,都是先進的數字出版企業,值得我們去學習。
(四)邀請數字出版專家來社講座培訓。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邀請數字出版專家到出版社開展講座,有針對性地進行答疑,雙方共同研究本出版社的數字出版問題,提出數字出版解決方案。
(五)理論聯系實際。要在本社內積極進行數字出版的探索和研究,發現本社產品的讀者構成、內容特色、市場需求,邊干邊學,以學促進。同時,要不斷進行社內交流討論,提高水平。
(六)積極引進數字出版人才。要積極引進數字出版人才,通過各種優惠條件引進優秀的數字出版人才,為其創造優渥的創業干事平臺,讓其打好數字出版基礎,做大數字出版業務。
任何產品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網絡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不斷推動著整個出版產業的快速變革,融合發展、轉型升級勢在必行。在數字出版環境下,我們只有不斷提升數字出版人才隊伍建設水平,建立公平公正創新合作的人才培養體系,把好人才觀,做好人才管理體系建設,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從容應對數字浪潮,以更好的姿態和更大的優勢迎接更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