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貴忠
【摘要】對初中數學教育來說,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和教學質量的關鍵點在于必須重視創(chuàng)新,引入現代化教學技術、教學方式、教學思路,用智慧課堂帶給學生不一樣的感受,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提高綜合素質。
【關鍵詞】智慧課堂;初中數學;教學方法
引言
在新課標的作用下,教師需要迎合時代要求,把握數學教育主動性、自覺性,提供給學生更多發(fā)言機會,這樣師生才能共同打造輕松、高效的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優(yōu)勢。初中數學教育任務除了理論知識的傳授外,同時也要使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方式,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與邏輯思維。現代社會需要創(chuàng)新人才,教師也要創(chuàng)造智慧課堂,使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充分展現自己的智慧,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與人生價值觀,這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與成長有很大的意義。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如采用生活化教學、合作學習方式提高教學針對性與有效性。
一、現階段初中數學教學成效低的原因
(一)缺少良好互動
教育是教與育的結合體,缺少任何一方都無法稱之為教育。而當前很多教師仍舊認為自己才是教育的主體,沒有開展互動教學,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成長與學習能力。
(二)忽視信息技術的使用
初中數學有著一定難度和大量任務,傳統(tǒng)教學理念與模式并不能滿足學生深層次的學習追求。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將復雜、抽象的知識轉化為直觀的知識,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改善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足的問題。可是很多教師并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沒有重視信息技術的使用,影響了教學效果。
(三)內容不夠貼近生活
數學本身就是一門研究生活的學科,數學知識點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使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數學問題、數學現象。生活化教學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數學素養(yǎng)。當然很多教師實際上并沒有意識到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與實用性,這些教師習慣性地傳輸給學生理論知識,其所帶來的后果便是學生無法對知識產生深刻認知,這會剝奪學生的發(fā)展空間,扼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智慧課堂構建思路
(一)開展有效師生互動
對數學教學來說,教師需要主動與學生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通過有效互動幫助學生有序學習,教師需要意識到絕不能允許空有形式的教育模式出現,要真正走入學生當中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
首先教師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適的情景,以此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與自主性。如學習概率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用這樣的情景:某個江湖騙子為了騙錢,與周圍的群眾打賭,由周圍群眾朝向天空投擲硬幣,如果硬幣全部朝下或是朝上,那么群眾可以獲得10元,如果沒有出現這一現象則上交5元,很多群眾表示很有趣紛紛參與,但是群眾輸多贏少。這一場景實際上就是騙子應用概率行騙,教師隨后就可以引出概率知識使學生明白騙子的思路。
當然教師還要用情感教學的方式調動學生互動參與積極性。過去教師大多將自己作為教學的核心,忽視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習慣的調動。灌輸式教學無法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反而會導致學生對學習產生抵觸,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有效交流、有效互動。
(二)合理運用信息技術
因初中數學知識有著復雜、抽象的特點,如果僅僅應用板書教學方式開展數學教學,學生將很難充分消化其中的數學知識。此時教師需要合理應用信息技術,將原本抽象、復雜的知識以直觀的視頻畫面展現給學生,幫助學生在接觸知識的同時深層次記憶與思考。
如學習《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先用多媒體播放金字塔視頻與圖片,隨后詢問學生是否知道金字塔高度。因為學生幾乎都不知道,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記住這個問題,隨后教師播放下一個視頻,也就是泰勒斯使用木柱測量金字塔的視頻。通過木柱影子與金字塔影子判斷金字塔高度。學生在視頻的指引下會對數學學習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隨后在學生思考的同時,教師將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引出,這一過程不像傳統(tǒng)模式一樣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定理與公式,而是用動態(tài)化的方式幫助學生記住了定理與共識,可以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深刻記憶。
此外初中數學中的信息技術還有很多使用途徑比如翻轉課堂、微課教學等。各種各樣的教學形式可以很好地刺激學生,使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從學習開放性、自主性層面滿足了學生學習需求,實現了學生自主學習效果、能力的全面優(yōu)化。
(三)重視生活元素的滲透
數學本就是一門來源于生活的知識,教學中教師需要應用與學生生活貼近的知識、案例,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認同感,明白數學學習的價值。當然借助這一過程,學生也將能夠科學、系統(tǒng)、合理地學習數學知識,由淺入深地完成對數學知識的深度學習。如教師可以用非常出名的數學例子,即克萊因負負得正。假設某人每天欠別人100元錢,那么3天后這個人就欠債300元錢,如果將負債以100的形式記錄,那么這個人的總負債就是3×(-100)-300。與之對應的是,如果同一個人欠下同樣債務,不過在之前的3天,這個人的總資產多出300元,那么用-3表示之前的三天,用100表示每日債務,這個人的3天前資產就等于(-3)×(-100)=300元。這么做就能夠很好地解釋清楚負負得正的道理,使學生輕松地明白數學知識、數學關系。
結語
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與效率,教師需要走入學生群體,以此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與學習需求,使學生在掌握正確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提升邏輯思維能力與發(fā)散思維能力。教師需要貫徹以生為本的原則,在師生之間構建高效、輕松的數學課堂,帶給學生全新的學習感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