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悅
【摘要】籃球作為一項全民運動,是我國群眾普遍喜愛的運動項目,并且對籃球的喜愛程度也不斷提升。高校作為目前體育活動開展的主體,其籃球教學活動的開展也逐漸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基于高校籃球教學的實際情況,本文就將對高校籃球教學的問題進行研究,并針對問題提出合理的訓練方案和對策,希望對這項工作的開展提供合理的幫助和指導作用。
【關鍵詞】高校;籃球教學;訓練新方法
籃球運動是世界范圍內的一項熱門鍛煉方式,在高校體育教育中更是發揮著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很多學生在體育課程中都喜歡參與到籃球運動中,但經過對高校籃球教學情況的實際研究發現,當前籃球教學活動的開展仍然比較單一,學生難以對籃球活動提起興趣,這不僅會對學生的學習質量產生影響,還將大大限制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針對這種情況,本文就將對高校籃球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研究,希望在提出訓練新方法的同時能對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更有效的借鑒作用。
一、目前高校籃球教學中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方式過于單一
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高校籃球教育的方式仍然比較單一,教師在對內容進行選擇的過程中只能根據投籃、運球姿勢進行講解。長期在這種陳舊、單調的教學方式下對學生進行教學指導,不僅會對影響學生學習籃球的積極陛,同時也將對籃球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產生限制性影響,不利于高校籃球教育活動的開展。
(二)師生缺乏有效交流
絕大多數教師在當前籃球教學工作中仍然保留傳統的教學方式和理念,也就是以教師講解為主導,學生只能根據教師的思路進行學習,這種單向教學方式,使得學生需要長時間開展重復性訓練。在此種教學方式引導下,學生和教師很難進行有效交流,學生在課堂中往往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重復性訓練,缺乏對問題的準確思考、觀察,這種情況除了會對學生掌握籃球的效果產生負面影響,還無法實現學生的創造性價值。
二、高校籃球教學的全新訓練方法
在開展高校籃球教學工作中,可以對籃球教學理念進行創新,通過此種方式對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合作意識進行提升,在對教學方式的豐富與發展過程中,創新性教學方式也將對學生的籃球學習質量起到顯著提升作用,有助于學生在學習中更準確地體驗籃球魅力。
(一)積極創新籃球教學理念,對學生競爭意識進行提升
籃球本身就是一項強調運動操作水平的活動,因此對于學生戰略合作意識和獨立思考意識都提出了較為嚴格的標準和要求。在開展高校籃球教學過程中,教師更需要積極進行創新,從而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將傳統教學的單一性方式進行轉變,更好地發揮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強化學生的創造能力。
比如在對學生進行籃球教育工作中,教師可以適當降低對籃球基本動作的統一化要求,降低學生的重復性工作,給學生預留出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自我練習。在籃球教學工作中,教師除了要對技術訓練要點進行關注,還要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技能操作方式的練習,最終由教師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技術指導。在這一環節中,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組建一個籃球隊,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優勢進行站位選擇,從而選擇合理的對抗手段進行兩個隊伍的比拼,這樣學生不僅能在籃球技能實踐過程中掌握有效的戰略方式,還能實現對籃球技能的有效掌握,這對于籃球課程的開展將發揮更顯著的優勢作用。
(二)對籃球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優化學生籃球學習質量
由于當前學生對籃球的喜愛程度不斷提升,所以簡單的籃球訓練方式已經難以滿足學生對籃球的專業性和趣味性要求,此種背景下教師更需要對自身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對教學方向進行調整,不斷探索全新的工作方式,幫助學生實現籃球學習興趣的提升,從而為后續籃球學習質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比如在開展高校籃球教育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引導游戲教學法,通過課堂中對籃球訓練和游戲的結合,讓學生在實際競技過程中感知籃球運動的趣味性,并在訓練中感受籃球的不足,只有準確認識到籃球運動的優勢和訓練工作重點環節,教師才能在實際競爭過程中對學生的競爭意識進行提升,提升籃球運動的教學質量。
此外,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還應該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維引導,幫助學生在學習中進行有效的交流和問題思考,從而在籃球技能訓練過程中提升自身專業性。在此過程中,教師還要引導和幫助學生形成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思維方式,防止出現學生過分看重比賽,忽視日常訓練的重要性,一旦出現這種問題不僅會對學生思維起到限制性影響,還將對學生健康發展產生負面作用,不利于高校和諧氛圍的發展。所以教師更需要在游戲和訓練過程中提升對學生籃球技能水平的提升,這對于高校籃球教育目標的達成也將發揮不可忽視的重要影響。
結語
隨著當前教育改革工作的開展,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也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其中籃球活動作為受到人們廣泛喜愛的活動,更應該發揮其運動優勢。所以在高校籃球教育過程中教師更需要對籃球教學問題進行準確了解,按照學生的性格特征,制定更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案,希望在優化籃球教學理念的同時,進一步對學生戰略競爭意識進行提升,發揮高校籃球教育的積極作用,強化學生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