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春芳
摘 要: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世界經濟競爭呈現加劇態勢,內外部環境的變化使企業面臨的戰略風險、經營風險以及財務風險日益加大,但各項風險的管控在當今的市場以及在相同的時期、相同的產品和市場,對每個企業都來說都是相同的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中會造成有的企業盈利,有的企業虧損,相同的市場和機遇產生不同的結果,主要原因還是企業內部管理的問題。長期虧損企業內部管理必定存在問題,虧損與企業決策、管理能力、管理方法、制度建設、職責分工等因素相關。本文就企業長期虧損的內因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給出了解決對策。
關鍵詞:虧損企業;內部控制;企業文化;預算控制
一、引言
企業經營的最終目標是盈利,只有資本保值增值企業才能生存和發展,才能為社會承擔相應的責任,以及為社會作出貢獻。一個長期虧損的企業不僅不能生存和發展,還會消耗社會資源,最終會走向消亡。查找到虧損企業長期虧損的內因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二、長期虧損企業內部管理存在的問題
(1)內部控制缺失
管理者存在對風險控制認識不足,對企業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控制制度會使業務和管理決策變得繁瑣,管理成本增加,沒有意識到制度控制對企業長遠發展和內部經營風險、財務風險控制的重要性。職業經理人對內部控制存在一定的排斥情緒,認為內部控制是對自己的管束,將重要部門親信把持,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不到位,無法實現相互牽制。在開拓市場時花費大,出差時住好賓館、出手闊綽,客戶來時陪客一大幫,認為只要舍得花錢就有市場。造成非生產性開支大,“吃”掉了公司的凈利潤。內部控制形同虛設,在制度的執行上還存在打折扣、不能照章辦事的現象。管理中存在很大隨意性,這與企業負責人的主觀意識有一定關系。因制度不健全,內部控制缺失,企業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不斷增加。
(2)企業文化缺失
管理人缺乏相應的管理知識,越權行事造成部門之間職責不明。企業負責人過多地介入一線的管理工作、過多地介入每個崗位的具體工作,造成部門和部門之間職責不清,分工不明,造成部門的負責人和員工不知所措,只能坐等領導下一步指示,不能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責權利不明晰,管理者的榜樣作用不足,打擊了員工工作的積極性,造成員工消極怠工,效率
低下,浪費現象增多。工作沒有積極性就會造成工作沒有效率、沒有成果,也就最終造成企業的經營困難。
認為“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對老員工重視不足,相同技能水平卻給新員工的待遇比老員工好,造成員工心里不平衡,沒有了歸屬感;新員工也會慢慢成為老員工,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也下降,整體企業的幸福指數不高。
(3)預算管理缺失
在日常經營管理中,管理人沒有財務預算管理的理念,日常經營中沒有成本費用控制標準。領導者在開拓市場時花費大,沒有成本效益思維,成本費用過高,在市場還沒有打開成本費用已經超支,入不敷出;盲目投資、盲目擴張,只憑抽象的估計加大概之類為依據,決策通過拍腦袋決定,盲目拍板。沒有進行可靠的市場調研和可行性分析,沒有準確評估自身的經營能力,高額舉債投資,帶來高的財務成本的同時,帶來了企業高的經營風險。
三、長期虧損企業內部管理存在問題的對策建議
(1)制定和完善各項制度,加強內部控制管理
要防范風險,制度必須先行。高層管理者要有強的制度管理意識,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制定和完善適合企業自身所處的發展階段的、從人到物的全套的內部管理控制制度。同時梳理管控流程,從生產到銷售、從市場到客戶、從購料到售貨、從人力到物力的各各方向進行梳理,發現問題并加以管控,最大可能的減少那些抵消企業效益的成本和消耗,以期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制度建立后,成立以企業主要負責人直接管理的內控部門,加大執行力度,通過會議、培訓、現場調研等方式強調內控制度管理的重要性,向全員傳播風險管理的理念,感染和引領全員參與內控管理,落實崗位職責,讓內控文化滲透到每一位員工的思想深處,營造學內控、講內控、守規章的良好氛圍,推動內部控制的水平。
企業領導要對內部控制機制建設及實施給予人財物大力支持,保證內控部門的獨立性,同時以身作則,帶頭執行內控制度和要求,確保內部控制的相關要求被切實執行,保證內部控制不流于形式和口頭要求。
內控部門平時依據制度加強企業人財物的管理,同時在日常工作不斷完善制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處理。內部部門每年必須進行一次以上的專項性檢查,專項檢查要有計劃性和針對性,做到突出重點,兼顧全面。專項檢查對象包括涉及的高層、職業經理人、中層干部、一般員工,檢查層面包含公司層面和業務層面,覆蓋流程設計與執行、制度執行、信息控制等。專項檢查的深度和廣度均應大于日常工作中碎片化的差錯查糾。重點關注高風險領域和環節,防止舞弊的發生。
內控部門人員的專業知識能力是做好內控工作的基礎,對企業的經營現狀、生產流程和公司制度要熟練掌握,并且要有一定的法律法規知識水平。專業人員每年還應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著重了解掌握高風險領域和關鍵控制點,才能更好的、高效率的開展內控工作,減少企業風險。監督檢查目的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查缺堵漏。檢查到問題要跟蹤問題的處理進程,直至問題的解決。同時,嚴格按照相關考核辦法進行考核和責任追究,通過監督檢查切實提高內控制度執行力。
(2)建立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看似抽象,實際又很具體,在企業的管理制度當中、以人為本的理念中、管理者的個人行為修養中、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中都能感受到企業文化的存在以及企業文化的作用。一個人沒有信仰就沒有道德底線。企業和人一樣,積極向上企業文化、企業核心價值觀如同企業的“善良的心”,是企業的軟設施,一個企業沒有企業文化、核心的價值觀就沒有方向和目標,在長期的市場競爭中就沒有競爭優勢。管理者要樹立積極向上的企業愿景、企業目標、企業核心價值觀,通過構建企業文化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團結友愛的經營環境。管理者必須提高自身的格局和休養,將積極向上的管理意識內化為企業文化,從領導人自身做起,依章辦事不越權,權責利明晰。在用人方面要重視人格品質和個人能力雙重標準,對不同能力的人進行不同使用和培養,實現人盡其才。有意識的樹立遵章守紀的企業文化,同時通過業績考核,以獎為主罰為輔,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升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歸屬感。
(3)制定財務預算管理機制
首先財務部門要結合公司各部門對公司歷史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同時對市場同行業或相近企業的數據進行收集,收集的材料包括:市場份額、銷售產品的品種類型以及歷史占比、各種型號產品的單位消耗量、固定消耗量、成本費用率、人工成本率、工作效率、毛利率、凈利率等指標,同時找到對標企業,作為開始編制財務預算的數據基礎和提升空間數據。再依據企業自身的特點和市場份額編制銷售預算。其次依據銷售預算中不同型號不同產品的生產消耗量編制生產預算,依據庫存量和生產預算編制采購預算,依據生產量和設備產能編制內部投資預算,依據銷售量、生產量、員工人數、歷史數據和同行業數據等信息編制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預算,依據銷售預算、采購預算、原有借款、投資預算等數據編制財務費用預算。以上數據綜合后考慮后編制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依據銷售回籠率預算、采購支付率預算、費用支出、投資預算等資金信息編制現金流量預算。同時加強預算的執行力度,開源節流,為企業良性循環打下基礎。
四、總結
綜上所述,長期虧損企業要積極尋找內因,通過制度建設,建立良好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以減少漏洞和風險,保障企業資產的安全。通過企業文化的建設,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在良好的環境下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預算并有效實施,在企業的能力范圍內,為企業的各項經營行為進行操作提供條件,減少收支不平衡的情況發生。只有這樣,長期虧損企業才能達到減虧甚至營利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祝新偉.簡述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財會學習,2017(23):254-254
[2]吳振國.試論企業內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6):63-64
[3]黃捷.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會計師,2017(1):47-49
[4]王敏.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知識經濟,2018(1):122-122
[5]涂強.淺析企業財務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財經界(學術版),2015(3):16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