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碧勇
摘要:在農村小學數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不僅符合新課改發展的要求,更能影響學生的德育思想,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快樂輕松學習。本文將結合農村小學教學實際,談談數學學科滲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關鍵詞:農村小學 ? 數學教學 ? 德育教育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升下一代人的素質,推動社會向前發展。“德”是教育離不開的話題,更是教學的宗旨,有智力卻沒有品德的學生,踏入社會后將會危害社會,影響發展。小學是學習的啟蒙階段,更是德育教育的關鍵時期。小學數學作為一門重要學科,應該關注德育教育的滲透,農村小學數學教師更是要抓住最佳教育時機,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滲透德育教育,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養成良好的品格。那么,如何才能在小學數學中滲透德育教學呢?筆者根據自己的近些年來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點點滴滴。
(一)忽視數學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內容一般有四個方面:正確學習觀教育、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熱愛科學教育以及熱愛祖國教育。當前在數學課本的例題和課后練習中有很多有關于這幾個方面的教育素材,但是大部分教師忽視了此類教育素材,也有部分教師關注到卻沒有主動進行深層次挖掘,使得課堂上德育滲透枯燥無味,無法達到預期的德育教育效果。
(二)德育滲透內容與學生認知不符
小學生心理發展不成熟,對于外界事物接觸少,且內心充滿著好奇心。在認識水平較低的情況下,教師原本應該深入淺出地進行德育教育。但實際上,大部分教師只是照本宣科,德育滲透的內容、方式與小學生的認知水平不符,學生無法深刻理解。
(三)忽略在點滴中培養學生好習慣
好的習慣是長時間形成的,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關注小細節,幫助學生從身邊事做起,逐步培養良好行為習慣。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有一部分不擔任班主任的數學教師,認為學生的行為養成是班主任的事,自己只要負責學生的成績就好。這種錯誤的思想使得此類教師不注重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使得優良習慣的指導缺位。
(一)關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教材雖小,但是容量很大。熟不知,最新的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包含了很多關于德育教育方面的內容。由于學生存在差異性,學習水平也有高有低,因此這些內容并不一定適應所有的學生,要想用好、用活教材,教師必須在課前做足“功課”,對教材內容進行篩選,在保證基本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深入的發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
例如,“學校組織一年級和二年級學生打掃公園,其中一年級十個班級參加,二年級八個班級參加。一年級每個班級需要清掃10千克的垃圾,二年級每個班級需要清掃15千克的垃圾,請問這次活動中一共清掃了多少千克垃圾?”教師在引導學生解答這一例題時就可以巧妙滲透德育教育。首先,教師要帶領學生讀懂例題,然后詢問學生“為什么要清掃公園的垃圾?學校組織清掃公園垃圾的意義是什么?”通過提問引發學生思考,與學生共同尋找例題的答案,教會學生尋找條件、套用公式。最后,在學生得出答案時,教師還可以組織話題討論“如何才能減少公園垃圾”,鼓勵學生樹立環保意識,養成不亂扔垃圾的習慣,對學生的言行進行正面積極的引導。
(二)把握過程,注重教學滲透
德育教育不是洪水,而是一條小溪,在細水長流中奔向大海,最終形成強大的力量。要想做好德育教育必須精心設計,縝密思考,在細節之處影響學生的言行,發揮德育教育水到渠成的作用。因此,德育教育對教師的要求較高,小學數學教師要仔細研讀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還要搭建德育教育體系,營造學習氛圍,使德育教育滲透到每一個環節。
比如,在學習《角的初步認識》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好國旗、紅領巾等物品,然后在課堂導入的時候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找到物品的相同點,引導學生將國旗、紅領巾等與“角”的概念相結合。此外,在概念學習之后,教師還可以適當進行引申,詢問學生“同學們,你們知道紅領巾為什么是三角形嗎?有什么特殊的含義呢?”在“角”的學習中增加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增加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三)言傳身教,培養良好習慣
小學階段良好的德育教育將會對學生的終身形成積極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重視德育的重要性,通過言傳身教,給學生展現出教師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得體的行為舉止,發揮積極的示范作用。此外,還可以與學生一起投身實踐,用自己的魅力感染學生,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養成良好習慣。
比如,在《統計》這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好自己在學生階段所獲的獎項,然后以統計的形式導入課堂。優秀學生、優秀班干部、三好學生、優秀標兵、優秀團員……當教師將自己的榮耀展示給學生看時,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將被吸引。展示之后,教師可以詢問“同學們,請大家幫老師數一數,到底一共有幾張獎狀呢?其中初一至初三的時候獲得哪些榮譽呢?”每個小組都踴躍地幫助老師統計榮譽,最終得出了正確答案。隨后,教師可以趁熱打鐵,表明自己認識到榮譽的重要性,并為了這些榮譽而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對待工作。同時鼓勵學生也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在小學數學中進行德育滲透離不開教師的努力,教師應該對德育教育加以重視,從關注教材、把握過程、言傳身教三方面進行嘗試,充分挖掘數學教學中蘊含的德育功能,提升學生對數學教材的興趣度。此外,小學數學教師還應該關注不同學科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配合,通過課前與課后的搭配,課上與課下的結合,有機滲透,相互促進,最終實現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磊.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滲透德育[J].學周刊,2019,(13):77.
[2]劉燕萍.讓素質教育從課堂開始——論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2019,(11):136-137.
[3]李茜茜.芻議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J].教書育人,2019,(07):50.
[4]劉曉萍.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機滲透德育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8,(10):158.
(作者單位: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大坪場鎮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