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項目教學法能有效適應就業市場的人才需求,縮短畢業生的就業適應期,適合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特點。將項目教學法與教學過程、工作過程、就業崗位相對接,轉變教師課程教學觀念,改變課程教學方法,更好地培養學生職業能力。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教學過程;工作過程
項目教學法萌芽于歐洲的勞動教育思想,最早的雛形是18世紀歐洲的工讀教育和19世紀美國的合作教育,經過發展到20世紀中后期逐漸趨于完善,并成為一種重要的理論思潮。傳入我國之后便受到國內職業教育界的關注和應用,其核心思想已被我國職業教育界所接受,并對我國近年來職業教育的課程改革產生了深遠影響。
“項目教學法”最顯著的特點是“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被動的教學模式,創造了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新型教學模式。[1]其教育方法可以針對當前就業市場的人才需求,有效縮短畢業生的就業適應期,適合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特點。如何將“項目教學法”的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就業崗位相對接,需要對就業崗位有所了解。
1 對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對應行業、就業崗位分析
依據國家統計局2017年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數據進行調查分析,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主要從事數字內容服務,如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信息內容的加工處理,職業崗位有:平面設計師、圖形圖像處理師、攝像師、攝影師、剪輯師、動畫設計人員等等。
通過對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就業崗位分析,再結合高職人才培養方案和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特點,進行項目改革實踐。首先需要提升學生專業能力、社會能力、方法能力三個技能要素,保證學生畢業后或就業中,當職業崗位發生變更或是勞動組織關系發生變動時,學生不會因為原有的專業老化而束手無策。再次是需要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面對新的環境,可以積極尋求自己新的坐標起點,進而獲得自己新知識和技能。
2 將就業崗位的工作內容整合為教學內容
調查完本專業對應的就業崗位及崗位群的工作任務,當前任務是研究就業導向下項目教學與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就業崗位能力復雜程度整合成課程,形成新的教學內容。
首先將其數字媒體專業要求的專業知識、操作技能和工作規范一一進行排列,并對就業崗位的工作職責進行分解,從學校、學生、企業個性差異中找出適用的切合點確定項目教學內容。
其次是研究近幾年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培養計劃和教學標準,依據本校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水平,按職業成長規律的遞進與重構原理制定課程教學內容。
最后是改變原有的課程知識點,把講解、傳授、技能操作、演示與訓練相結合,并加強學生的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養,加強理論基礎、專業理論、專業實踐的學習,與自主學習能力、項目分析能力、社交溝通能力等有機地融為一體,形成綜合性教學內容。
3 項目教學法應用于專業教學實踐中
將整合好的課程內容應用于教學實踐中,需要在課程內容教學過程中,加大工作過程的比重,模擬企業、行業工作過程,構建教學情境,創新學習模式。
將工作內容制定設計方案形成項目,學生先練后講,先學后教,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從嘗試入手,從練習開始,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積極性等,學生唱“主角”,而老師轉為“配角”,實現了教師角色的換位,有利于加強對學生自學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2]
例如,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以圖像處理課程為例,在課程設計中模擬廣告設計公司的海報項目設計情景進行項目教學。項目名稱:設計一張店面營銷海報。第一,資料收集,學生與用戶溝通,了解設計背景。第二,制定設計方案,發出設計初稿。第三,設計實施,制作完整設計圖,完成海報。第四,檢查:教師指導學生完成。第五,評價,并為下一個項目做準備。
模擬工作過程中的情境,教師成了一名向導和顧問,幫助學生在獨立完成項目的道路上前進,引導學生如何在工作過程中發現新知識,掌握新內容。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分組或獨立完成項目后,其理論水平和實操技能將會得到較大提升。通過轉變學習方式,在教師有目的地引導下,在主動積極的學習環境中,能激發好奇心和創造力,培養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在觀察學生、幫助學生的過程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專業水平。可以說,項目教學法是師生共同完成項目,共同取得進步的教學方法。[2]
4 項目教學法教學效果評價
項目完成后,對學生完成項目完成效果進行考核,其考核成績分為工作過程考核和完成效果考核兩部分,工作過程考核和完成效果考核各占一定比例。工作過程考核主要考查學生遇到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完成效果考核則按照行業企業完成一個項目要求,主要考查了學生的熟練程度和最終完成項目的效果。
項目教學法有益于促進高職教育的能力培養,提升能力教學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注重對學生的引導,注重能力的培養。能從真正意義上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培養出符合行業要求的合格人才,加強就業,促進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胡慶芳.優化課堂教學:方法與實踐[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2] 鄭金洲.教學方法應用指導[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 朱麗.如何運用教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周知(1979—),女,湖南株洲人,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副教授,主要從事藝術設計和美術教育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