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鴦
摘 要:美術教育具有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審美素養的重要作用。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藝術教育資源,我們可以汲取傳統文化中的藝術精華、精神積淀、審美情趣,在開展美術教育活動時融合傳統文化,不僅使學生掌握美術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而且在完成育人功能的同時,促進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關鍵詞:美術教育;剪紙;泥塑;皮影
對學生美術素養的提升、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樣才能將兩者有效結合呢?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簡單分析:
1 欣賞中國傳統建筑,進行美術教學
在繪畫中,建筑是學生經常表現的一個內容,但多數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表現建筑、房子時,都會用簡單的幾何形狀,如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來拼湊成一個簡易的房子,甚至有的老師就是教授給學生這樣的簡筆畫法,這并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美術表現能力。
例如,在教學《漂亮的建筑》時,為了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文化遺產,正確認識文化遺產,教師可挑選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讓學生認識和欣賞, 如北京天安門、圓明園、北京天壇、蘇州園林等。 以此拓寬低年級學生的藝術視野,但要讓學生深入感知到中國建筑的美,簡單的欣賞必然是不夠的, 教師可選擇其中一例,如教材上的北京天壇祈年殿,帶領學生從它的造型、色彩、建筑細節等方面觀察和研究,同時借助微視頻向學生介紹,給枯燥的課堂注入生機,也讓學生在欣賞時感受傳統建筑的藝術性, 感受那紅磚綠瓦、圓頂雕花等,并結合小練筆指導學生用繪畫形式來體驗傳統建筑的表現方法,這樣在感受古建筑的藝術美的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并拓寬學生的美術視野, 加強學生的藝術表現能力。
2 體驗民間傳統剪紙藝術,進行美術教學
民間美術是組成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因素,民間美術的種類極多,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剪紙藝術是學生接觸較多,了解較多的。它能夠直接反映各地域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審美趣味,剪紙藝術也能顯示出他們的聰明智慧和藝術才能,我們通過美術教學,將剪紙藝術的傳統紋樣、內容形象等進行深入的賞析,通過多種活動的組織來將剪紙藝術與傳統文化、美術教學進行結合,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能培養學生的傳承意識,使中華民族的傳統能夠發揚光大。
例如,在四年級《剪紙中的吉祥紋樣》一課,首先可以讓學生課前收集剪紙圖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隨后在課堂上讓學生小組討論找出剪紙中的共同紋樣,教師通過講故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認識典型的吉祥紋樣,并知道人們常常借助一些吉祥紋樣與事物名稱的諧音,來表達對幸福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3 感受民族傳統泥塑藝術,進行美術教學
泥塑是傳統文化中極具特色的一個藝術種類,也是學生興趣較高的一個種類,有了這個基礎,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豐富多彩泥塑作品的展示來刺激學生的視覺, 讓學生知道民間泥塑造型概括、形象夸張、色彩艷麗的特點。在課堂上通過動手實踐操作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質量。進而在提升學生美術基本素養的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在高效、多彩的美術課堂中快樂地學習。
例如,在教學《泥玩具》一課時,教師先借助一體機向學生展示一些有名的泥塑作品,如:大阿福、彩色羊、大叫雞、娃娃魚等,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到在我們身邊泥土看似是很不起眼的東西,但經過民間藝術家之手,可以用它塑造出許多造型優美、形象可愛的藝術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對民間藝術和傳統文化的敬意。在觀察相關作品中了解泥塑的造型和色彩特點,感受傳統泥塑文化的存在價值,進而使學生在感知傳統藝術的同時提升藝術欣賞的能力,同時,也為學生美術學習質量的提高以及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4 了解傳統民間皮影藝術,進行美術教學
民間美術是組成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因素,民間美術種類極多,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形式豐富多彩,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剪紙、刺繡、年畫、皮影戲、泥塑等。其中,皮影藝術至今只有少數地區還保留著。所以,我們要有效將傳統文化與美術教學結合,就要打破傳統教授的教學方式,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究,切實感受皮影藝術這一特殊的傳統文化。
學生對皮影藝術的了解是不足的,那么在學習五年級《偶戲》一課中,教師可以將皮影帶入課堂,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先通過視頻讓學生觀看皮影戲,目的是吸引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偶戲的發展歷史、豐富多彩的表演形態和千變萬化的人物造型。隨后引導學生觀察皮影的實物,分析皮影人物的構造,接著制定主題,組織學生分組,借助卡紙、彩筆、刻度尺、剪刀等工具進行皮影人物制作,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的同時,更能鞏固學生對皮影人物造型特點的認識。 制作完成后,布置學生課后分工合作,編寫故事,排練一出偶戲,并在第二課時的課堂上進行表演,真正實現“寓教于樂”,學生通過欣賞、感受、設計、制作、表演等過程,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體驗設計制作活動的樂趣,感受民族藝術的魅力。讓學生通過了解有關偶戲的文化加深對民族傳統藝術的了解,也能增強對中國傳統國粹文化的熱愛。
中國傳統文化經歷了千年傳承,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十分重要的教育資源。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深入研究教材中有關人文內涵的內容,并將其與中國傳統文化有機結合,利用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或擁有地域特色的傳統文化感染學生,使學生的藝術素養可以得到潛移默化的提升,同時也能促進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感知能力,讓他們更好的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