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藝
摘 要:素描是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教學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素描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已經不能滿足高校學生及行業領域的需求。因此,構建與高校相適應的素描基礎教育教學體系成為必然趨勢。本文從現實出發,首先簡單分析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素描基礎教學現狀,其次提出有效教學對策,希望為同類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素描教學
藝術設計專業是集藝術、技術和科學于一體的一門應用型專業,而素描是藝術設計的基礎,對日后學習和工作產生深遠影響。在教學中要求鍛煉學生點、線、面等基本藝術語言,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使其準確把握物象的形體比例、結構動態、質感量感、明暗關系和節奏韻律等。素描是學生對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知識構建,也是最初印象,因此高校必須重視素描基礎教學。
1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素描基礎教學現狀
當前,我國藝術設計教育體系中仍存在諸多不足,尤其是實踐教學阻礙了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創新的步伐。從根源分析,傳統素描藝術和藝術設計之間有著密切關聯,兩者都顯示出我國藝術設計教育在模仿和創新西方藝術設計教育,這表明我國藝術設計教育受西方造型活動思想影響,無法擺脫其固有教學模式的束縛。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藝術設計專業僅停留在表面,是對外觀和形式的模仿,并未掌握藝術設計精髓,藝術表現張力不夠,表現技巧得不到創新。因此,想要創新高校藝術設計教學,就要從素描開始,素描作為基礎課程對學生未來影響深遠,必須在教學中訓練學生的藝術表現技巧,圍繞繪畫基礎提高學生審美創造能力,發揮其藝術想象力。
2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素描基礎教學建議
2.1 構建多層次、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根據因材施教教學原則,藝術設計專業要根據培養目標和方向不斷創新素描教學內容和形式,發揮學生優勢,激發學生潛力,滿足不同個性特征學生發展學習的需要,重視學生基礎素描框架體系的建立。當學生具備一定素描結構基礎,熟悉和掌握形體、比例和結構、造型等方法內容后,才能藝術化處理產品設計效果圖。同樣,教學模式要靈活化、多樣化,不拘泥于傳統死板、僵硬的教學模式,教具選擇和構圖擺放上要新穎,打破以往固有印象,比如,按照規律組合靜物、關聯性事物組合、體量類似物組合和高差異體組合等,學生參與課堂物件擺放,提出不同的想法,素描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學生也有著無窮的創造潛力,因此教學模式要注重師生雙方的互動學習。
2.2 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實現素描理實一體化教學
啟發式教學方法可以發揮出學生形象思維的優勢,有機融合了表現手段和表達方式;過程分析教學法發揮了素描教師的引導作用,節省課堂時間,避免學生走彎路,積極思考;評價對比和歸納教學法明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將自己所學知識用于解說和評價作業過程中,訓練學生的藝術表達能力,在講解和評價過程中相互借鑒,相互啟發,總結教學經驗。素描基礎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同時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強了師生互動。教學方法反映在素描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了有力保障。素描理實一體化教學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課內與課外的結合、校內與校外的結合、信息技術與傳統講授的結合等。
2.3 依照專業特點制定考核體制,形成靈活多樣的素描教學評價體系
藝術設計專業的素描基礎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需要適合專業特點,注重學生的長遠發展和能力培養,不禁錮于教材中。將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體現出學生素描教學的過程和成果,學生從開始構思到中間技法應用再到成品出現都要考核,采用分段考核形式,讓學生及時查缺補漏。最后學期考核可以選擇素描作品觀摩,評價學生藝術設計思維創意和表現技巧的掌握程度,結合日常課堂表現和作業完成情況,真正讓學生重視設計素描能力的培養,確立適合專業特點和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成果。
3 結語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素描基礎教學應當結合理論與實踐,體現出科學性和實用性,培養學生創新創造能力,奠定良性發展基礎,對固有素描教學形式加以創新,讓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更加完善,促進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麗輝.素描課程教學探討[J].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02).
[2] 劉洪.素描課程的優化與創新[J].文教資料,2008(05).
[3] 楊廣文.高校藝術設計教育中的創新思維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9(17).
[4] 張國芬.淺談素描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科學之友(B版),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