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向軍
【摘要】合同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基礎工作,通過合同管理能夠更好地約束企業和員工,降低經營中存在的風險。不過在企業合同管理過程中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相關人員需要對此認真對待,進而為企業的正常經營提供助力。本文將圍繞企業合同管理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合同管理;風險;正常經營
在現代企業經濟發展中,合同管理是企業管理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合同的有效把關,能夠提升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尤其是對于一些面向國家的大型企業來說,合同管理的好壞將直接決定企業的經營成敗。同時,合同管理也具有一定的法律效益,是保證企業免受不合理對待的重要依據,其對于企業的長久發展具有實際意義。
一、企業合同管理
企業合同管理主要是在企業開展合作期間,保證雙方遵守合同內所規定的內容和事項開展相關工作,合同對企業具有一定的法律制裁作用,能夠保證企業各項工作的有序進行。企業合同管理主要涵蓋了合同的草擬、簽署、審核、生效、履行、變革、撤銷、糾紛解決以及補救等多方面內容,可以說是一個具有綜合性能的管理手段。
二、合同的法律風險
合同的法律風險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簽訂前期的風險。造成前期風險的因素主要有兩種:1.前期談判過程中企業信息的泄露。這使得對手企業很容易掌握企業的經營內容,進而作為協商籌碼,阻礙企業發展。2.合作方信譽不良及資歷不足。信譽不良很容易影響合同內容的正常履行,而資歷不足不僅會使合同內容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或者存在無法完成的情況;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合同簽訂的實效性,或者在合同簽訂中無法作出決定,進而影響合作效率。而冒然簽訂,則很容易為雙方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二)簽訂過程中的風險。其主要是在內容和形式上存在一定的風險。合同內容風險則是指在簽訂過程中存在不合法的情況,進而使得合同自身缺少法律約束;而形式風險則是指合同簽訂的方式未按照法律的相關要求,如口頭形式的合同、未蓋章的合同等,這些情況使合同在履行過程中存在較多糾紛,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三)實施過程風險。在合同履行過程中,乙方如果未按照要求讓對方出具相應的合同履行手續,則在后續糾紛產生中,很容易處于被動狀態,為乙方帶來不利影響;另外,合同轉讓和變更過程中也會存在風險。合同變更需要經過雙方協商同意后方可進行,且要簽訂相應的補充合同,避免風險的發生。
(四)糾紛產生后的風險。1.由于起訴不及時而造成的風險,糾紛產生之后,在無法同對方進行協商處理時,需要及時向法院遞交起訴書,以免對方拖延時間,并進行財產轉移,進而為自身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2.應訴不得利造成的風險。這主要是由于糾紛產生后,原本的違約方為甲方,但是乙方由于采用了不合理的方式導致甲方起訴,這時乙方將面臨較為嚴重的經濟損失。
三、合同法律風險產生的原因
(一)法律意識的缺失。合同在簽訂的整個過程中存在較多的風險事項,如果企業領導人或者員工缺少相應的法律意識,就很難發現合同簽訂中存在的問題,在糾紛產生后,對于乙方會帶來較為嚴重的經濟損失,同時合同簽訂過程中,企業法律意識的缺失也會導致其對合同中存在的違法條款不甚明了,進而損害了企業自身的基本權益。
(二)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合同中存在的法律風險無法及時找出與解決;且合同制度不健全也會在一定程度影響企業風險防控體制的構建,無法做到及時的風險預警,最終合同的簽訂存在較多的不合理現象,侵害了企業的自身權益,為后續發展帶來了嚴重阻礙。
(三)合同審查的規范性較差。合同審查工作的開展是降低合同法律風險的主要措施,但是目前有很多企業對該環節的重視力度較低,對合同內容也并未按照相關的法律制度進行嚴格審查,導致合同在后期履行過程中存在較多問題,影響了企業的經營效益。
四、合同管理的具體措施
(一)企業應提高風險防范意識。為了有效降低合同法律風險的影響,企業應先加強自身的合同法律意識,明確合同法律風險對企業帶來的影響,從而運用合理的方式解決合同中存在的風險項,在維護自身權益基礎上,實現雙方的良好合作。另外,還應加強領導人自身的法律意識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在合同簽訂中,作出正確的決策,減少問題的發生,維護企業利益。除此之外,企業應該完善合同法律風險的防范水平,成立專門的管理結構,以此提升合同問題的處理效率,維護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減少損失的生成。
(二)強化合同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對合同簽訂前后以及實施過程進行嚴格的管理和控制,有效降低合同中的潛藏風險。同時,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實施,還能夠加大對簽訂方資格審查的力度,這樣可以有效增強合同的時效性,確保合同自身的法律效用,從而在后續出現糾紛時,能夠更好地保證自身權益。此外,在合同簽訂完成后,要嚴格按照合同內容履行雙方職責,一旦出現問題,需及時采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避免損失的形成。
(三)完善合同風險預警機制。預警機制的建立能夠將合同背后存在的風險事項進行及時發現和解決,為企業運營和發展提供幫助。風險預警機制的建立能夠實現對企業的各項合同實行動態化管理,實現對合同內容的有效分析,并找出風險發生的原因,制定合理的預防措施,盡量避免合同法律風險的產生。
五、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應加大對合同管理的重視力度,制定合理的預防和處理措施,避免企業合同法律風險的產生,進而全面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為其后續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謝清清,于海峰.企業合同管理問題研究[J].財訊,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