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論述運用《高職管理手冊》加強公辦高職院校的常規管理,提出在運用《高職管理手冊》過程中要以高職院?!叭龣鄡杉墶惫芾斫Y構為依據,以高職黨政要務為核心內容,分級分類編制工作手冊,并推動管理信息化。
【關鍵詞】《高職管理手冊》 ?高職院校 ?常規管理 ?高職黨政要務 ?工作手冊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4C-0078-03
隨著經濟社會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辦人民滿意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以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公辦高職院校,隨著辦學理念、規模、結構等的不斷變化,管理體制機制的改革也勢在必行。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通過編制《高職管理手冊》作為學校工作的系統化管理工具,在加強公辦高職院校常規管理上探索了一些新路徑,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常規管理和管理手冊的概念解析
常規管理一般包括常規項目、常規標準、常規程序、常規方法等,公辦高職院校的管理既遵從一般管理學的原理,也因其與其他組織、機構性質上的差別具有較顯著的獨特性。高職院校的常規管理主要是遵循法律規章和學校管理活動的時序化、項目化特點,由學校管理過程中基本的項目、標準、程序、方法所構成的規范系列。
所謂手冊,本意為置于手邊可以方便參考的一種小冊子,通常按類編排,如工作手冊、數據手冊、圖表手冊、綜合手冊等。手冊匯集某一學科或某一主題等需要經常查考的資料,成為使用者便于瀏覽、隨時翻檢的工具書?!陡呗毠芾硎謨浴芬苑梢幷聻榛咀裱愿呗毿v為標準時點,按照“三權兩級”的結構,規范黨政決策權、分管執行權、多維監督權的治理結構以及校系兩級管理體制,形成較為簡約、清晰和高效、科學的治校綱目和高效、科學的運行體系。經過兩年的運行實踐,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高職管理手冊》較好地促進了學校黨委職責、校長職責的精準落實,規范了黨政要務的工作流程,完善了學校內部治理體系,提高了辦學治校的能力和水平。
二、“三權兩級”管理結構:高職管理手冊的邏輯依據
高校的管理結構,主要是“三權兩級”。所謂“三權”,即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所謂“兩級”,即學校和系部兩級。因此,《高職管理手冊》的基本框架就是《高職黨政決策手冊》《高職管理運行手冊》《高職監督控制手冊》的“三權”手冊,以及隨之拓展的《部門管理手冊》(《系部管理手冊》)。
(一)“三權兩級”的政策規定。我國《高等教育法》第四章“高等學校的組織和活動”中,對高校黨委、校長、學術委、教代會等決策、執行、監督等機制作了明確規定?!吨袊伯a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關于堅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學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完善高校內部治理結構的意見》等,均從不同的角度對高校的“三權兩級”治理結構作了表述。
對于“三權兩級”,《關于進一步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完善高校內部治理結構的意見》這一文件做出了最明確的政策規定。對于“三權”,文件指出:“要按照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原則,健全和規范內部治理結構和權力運行規則。”關于“兩級”,文件明確:“要理順校院兩級管理體制,進一步向院系放權,調動基層組織積極性。”
(二)“三權”對應的組織機構及職能。其一,決策權?!吨袊伯a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明確,黨委會是領導決策機構,領導學校工作,重大問題做出決策,校長辦公會議或校務會議是學校行政議事決策機構。此外,學術委員會統籌行使學術事務的決策職權(《高等學校學術委員會規程》),教職工代表大會對教職工利益直接相關的方案辦法擁有討論通過權(《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規定》)。其二,執行權。一是校長辦公會議或校務會議,主要研究提出擬由黨委討論決定的重要事項方案,具體部署落實黨委決議的有關措施,研究處理教學、科研、行政管理工作。二是校領導專題會議(領導小組會議、委員會會議等),根據職權或授權,研究處理具體管理工作。三是學術委員會,依照章程行使職權,充分發揮其在學科建設、學術評價、學術發展和學風建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積極探索教授治學的有效途徑。其三,監督權。一是黨委紀委監督,黨委“監督重大決議執行”,黨委“加強對領導班子成員貫徹執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情況的監督”,紀委履行監督責任等;二是行政監督,《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的規定;三是學術監督,即學術委員會對學校學術事務及學術委員會工作實施監督;四是教代會民主監督,通過多種方式監督學校制度和決策的落實。
(三)“兩級”對應的組織機構及職能。學校層面的職能部門,我國《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七條規定,“高等學校根據實際需要和精簡、效能的原則,自主確定教學、科學研究、行政職能部門等內部組織機構的設置”?!蛾P于進一步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完善高校內部治理結構的意見》文件羅列了教學、科研、人事、財務、學生管理、后勤等行政部門,黨委工作部門和群團組織、教輔部門等。系部層面的單位,我國《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三條指出:“高等學校依法自主設置和調整學科、專業。”《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第七條指出,“高等學校院(系)級單位”?!吨袊伯a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指出,“加強學?;鶎狱h組織建設,完善院(系)黨政聯席會議制度”。
三、高職要務:高職管理手冊的核心內容
高校的重要工作有很多,可以從三個角度去考慮:一是上級文件規定的黨委職責和校長職權;二是上級文件規定的書記校長為第一責任人的工作,以及實行主要負責制、責任制、領導小組組長制等工作;三是上級要求限時上報事項,以及定期會議匯報事項等。高職院校的黨政要務梳理是領導體制機制運行的基礎,解決領導特別是主要領導“做重要工作”的問題。將黨政要務作為工作手冊的核心內容,有利于推動黨委職責和校長職權的全面、有序、有效落實。
(一)議題清單:把黨委職責和校長職權要務化。要理清公辦高職院校的重要工作,通過建立議題清單的方式,將黨委職責和校長職權要務化是一種有效途徑。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針對黨委職責要務化,制定了《黨委會會議制度和議事規則(試行)》。這一制度對黨委會的基本規定、議事規則、議事范圍,以及加強會前溝通和會議管理等作了規定。黨建議題以《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等為依據,行政議題以我國《高等教育法》、《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教育部有關“三重一大”決策制度規定等為依據,群團議題以黨的有關規定和有關組織章程規定為依據,梳理建立了黨建、行政、群團等類別3個議題清單。
針對黨委職責要務化,學校制定《院長辦公會會議制度和議事規則(試行)》。這一制度對院長辦公會的基本規定、院長辦公會的議事規則和院長辦公會的議事范圍作了規定,特別是議事范圍,落實《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文件規定的四類議題:“擬訂類”議題主要研究擬制提交黨委會討論的方案;“落實類”議題主要部署實施上級及學院黨委的決議決定;“開展類”議題主要組織開展處理教學、科研、行政管理工作;“報告類”議題主要向黨委匯報、向教代會報告等,建立形成院長辦公會議題清單。
(二)“第一責”、領導成員分工和非常設機構:梳理高校要務的重要考量。在上級部門關于高校各領域各層面工作的具體要求中,針對推動落實,“第一責任人”是眾多文件頻繁提及的“關鍵詞”,因此,要全面梳理高職院校的黨政要務,第一責任人事項是一個重要考量。筆者所在的課題組在對高職院校 “第一責”崗位梳理中發現,涉及文件達到幾百個,其結果是高校主要領導的“第一責任人”達40多項,且有持續擴大化的趨勢。其中,書記和校長都是第一責任人至少16項,如干部選任責任、教師隊伍建設等;書記是第一責任人至少8項,如黨建工作、意識形態工作等;校長是第一責任人至少16項,如教學工作、教學質量等。如果把校長“單責”加上述的黨政“同責”,校長至少有32個以上的“第一責任人”頭銜。
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是高校的工作機制,合理確定領導班子成員分工,明確工作職責,領導成員按照分工積極主動開展工作,才能確保這個工作機制順利運行。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制定《學院專題會議議事規則(試行)》,明確三點:一是三種類型專題會議的基本規定,即書記會議、院長會議、院領導專題會議;二是議事范圍;三是議題確定與會務組織。學院領導成員通過專題會方式研究討論的議題,往往也就是學校各領域各層面的重要事項。
通過非常設機構加強對重點工作的統籌,也是高職院校管理的重要特點,筆者所在的課題組對高職院校非常設機構進行了梳理:初步統計一所高校的“領導小組”之類的非常設機構不少于50個。其中綜合及人事方面至少15個如校務公開工作、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等;教學教輔方面至少18個,如招生工作、國家教育考試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等。學生工作方面至少12個,如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后勤服務工作方面至少7個,如資產管理工作、學生食堂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等。“領導小組”的設立一般上級發文規定,甚至規定誰來擔任組長,加上“第一責任人”“一把手工程”“首長責任制”的“貼牌”權,這些都成了上級調整高校主要領導工作側重點的方式,當然也對高校工作重心和領導成員分責產生影響。
(三)要事“限時報”和要會“定期開”:高職要務不容忽略的部分。“限時報”事項容易在對上級漏報錯報后報時被發現;而“定期會”事項最容易在檢查工作或倒查責任時被發現。
筆者所在的課題組對高職院校“限時報”事項進行了梳理表:據不完全統計,從學年開始的8月“招生錄取數據上報”,到次年學年結束的7月“畢業生學歷注冊上報”,一學年不少于76項。分月上報事項的情況是:8月4項;9月8項;10月11項;11月8項;12月10項;1月7項;2月0項;3月9項;4月7項;5月1項;6月4項;7月7項。按照上級核定高職院校黨政職能部門設置數一般為7~8個,平均每個部門每個月有1個須報上級的重要事項。
筆者所在的課題組對高職院?!岸ㄆ跁惫ぷ鬟M行的梳理顯示: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校級專門會議不少于27個,平均每月不少于3個,大體上每周1個。如黨風廉政建設、黨建、干部、公開招聘、統戰、工會、教代會、思想政治教育、師德建設、校園文化建設、普法、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隊伍建設、教改、教學質量、招生專業及新專業申報、大學英語等級考試、群團、德育、國防教育、實踐育人、內部控制、反腐倡廉建設、內部審計、圖書館、體育、思政課建設等。
四、縱橫管理:高職管理手冊編制和運行的基本方法
(一)決策手冊:以定題月會構建決策平臺。黨政決策、分口運行、多元監督是高?!叭龣唷钡奶攸c。在高校,廣義的決策權有黨委、行政、學術委、教代會等四塊,但主要還是指黨委的領導決策權,輔之以及行政的議事決策權。
黨政決策手冊,即高職院校決策機構黨委會、校長辦公會等工作手冊。手冊編制的要領主要有兩點:一是拆解議題,順時編列。將學?!饵h委會議題清單》拆解,以“每兩周一次黨委會”“每月1個重大主題”,將拆解后的議題再按專題化歸口編列,再將《院長辦公會議題清單》的四類議題(擬訂、落實、開展、報告)中與黨委會議題對應安排。二是要務分類,責任分崗。將上級有關黨委書記、校長第一責任人的規定,與黨委會、校長辦公會議題比對,凡對應的,列入黨政決策手冊,不對應的,列入管理運行手冊。
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制定的《黨政決策手冊目錄(試行)》,以表格的形式設計。分為季期、月份、周次、時間、主題、工作內容、主辦部門等七個欄目。其中季期分為四季和寒暑假期;月份按一學年12個月;周次按每學期20周每學年40周編排,可以編排到具體日期;主題按要務提煉;工作內容為主題的事項提綱;主辦部門為內部職能部門。手冊目錄的說明欄有五點。一是說明兩周一次黨委會的文件依據,二是說明黨委會議題清單的出處,三是說明院長辦公會議題清單的出處,四是“三重一大”議題清單出處及每次黨委會均可預留時間討論,五是加強黨委會的專題學習。經過兩年的研究與實踐,決策手冊推動學校構建了黨委年期要會、定題月會的重大決策機制和校長每周例會、每月校會的議事定事機制。
(二)運行手冊、監控手冊和部門手冊:縱橫周密的管理架構。具體如下:
1.運行手冊?!胺挚谶\行”是高職院校管理的特點。以分管領導、對口黨政職能部門、系部及其相關業務科室等,構成了業務管理之“線”。管理運行手冊,就是在理清職責、理清要求的前提下,合理設計管理運行規范。運行管理工作手冊的基本架構:一是循環校歷,通過加長寒假罩住春節,運用歷法“28年轉回”規律以至于可以制成“萬年校歷”,確保校歷穩定和校歷循環;二是校務大綱,按照學年校歷節點進行學校要務的序化編排以及要務說明形成學校管理綱要性文件;三是制度匯編,包括黨政管理制度匯編、教學管理制度匯編、學生管理制度匯編;四是專題手冊,即分管領導對分口業務的工作手冊,如教師手冊、教學手冊、學工手冊等。
2.監控手冊。高職院校的監督控制,一般包括黨內監督、行政監督、學術監督、民主監督和社會監督等五個方面。近年來。高校頻發的違法違紀案件,深刻反映了監督控制不力是高校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高職院校也不例外。監控手冊的編制和運行,應該聚焦3個方面:一是監控主體的梳理,如內設機構、非常設機構和民主監督組織等;二是監控制度的清理,如國家法律、國家法規、部委規章以及規范性文件等;三是開展監督基本環節分析,將干部選拔任用、招生錄取、教育經費、物資采購、基建工程、經費預算等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列為重點監督項目,將每年或每學期對重要的管理事務列為定期檢查項目,將具體安排編制成手冊,有計劃、定期地開展監督工作。
3.部門手冊。高職院校根據實際需要和精簡、效能的原則,自主確定教學、科學研究、行政職能部門等內部組織機構的設置。系級組織是高校教學管理機構的基本單位,高職院校實行校系二級管理?!恫块T手冊》依據部門工作職責和相關會議制度進行編制。高職院校一般應制定《部門工作基本職責》,制定《系黨政聯席會議制度和議事規則》《系黨總支會議制度和議事規則》《系主任辦公會議制度和議事規則》《部務會議制度和議事規則》,明確各類會議議題清單。各系編制《系務工作手冊》的主要內容包括系黨政聯席會議、系黨總支會議、系主任辦公會議、系教師學生黨支部會議等安排;有關本系的上級“限時報”重要事項安排;黨委會、校長辦公會決定的相關重要事項(黨政要務工作手冊)的落實;重要責任事項即第一責任人(崗位責任制)的開展;重要責任事項實施情況的檢查;等等。除系以外的各部門編制《部門工作手冊》,主要包括重要部務會議、部門行政會議、部門黨組織會議等安排,以及有關“限時報”、黨委、行政決議、“第一責”、重要責任事項的落實和檢查等安排,將部門責任項目化、把項目時節化。
(三)平臺、系統、終端:高職管理信息化。2015年8月28日教育部印發《職業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動計劃(2015—2018年)》,十項工作中之第四項是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行動。通過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行動,落實《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規范》,強化管理信息化整體設計,健全管理信息化運行機制,提升管理信息化應用能力,這是上級部門關于教育信息化部署的目標所在。《高職管理手冊》與信息化、智能化等現代化手段結合,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管理效能。因此,可以針對管理手冊的需要,在原有管理系統上增加校務手冊管理系統,或者專門開發校務手冊管理系統,形成手冊管理工具,通過校園網平臺、手冊管理系統、電腦和手機服務終端等,借助管理工具構建手冊管理的信息化應用平臺,以信息化手段將“手冊”的應用推向深入,如對節點要務的提醒功能、未實施要務的預警機制等,建立起手冊執行機制和動態調整機制。
【參考文獻】
[1]孫延斐.高校常規管理機制研究[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08(1)
【作者介紹】李筱翎(1980— ),女,廣西岑溪人,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黨委辦公室(學院辦公室)副主任,講師,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
(責編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