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婭
摘? 要: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信息化手段被廣泛用于教學,高職院校的教學資源越來越豐富、教學中信息化手段不斷完善,教學方式也不再局限在課堂授課,怎樣使信息化手段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到更合理、更有效,是當下體育教學研究中的重要領域。因此,本研究通過分析研究,提出當前高職院校在體育信息化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 體育教育? 高職教育
中圖分類號:G807.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6(a)-0001-02
教育部出臺《關于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意見》文件[1],以先進教育技術改造傳統教育教學,以信息化促進職業教育現代化,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意味著職業教育邁入改革創新時代。高職院校體育不僅代表著一個學科而存在,主要在于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服務,有利于學生的職業發展,為畢業學生以后邁入社會提供幫助。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它必須與學生的職業特點緊密結合。因此,高職體育發展應在信息化要求下,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1? 研究方法
1.1 調查訪問法
通過實地考察部分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的情況,通過對學校領導、學校體育教學工作者、信息技術教師以及學生的訪談,了解他們學校對教學信息化的認識,以及在校開展的相關活動,了解他們體育信息化的過程中的具體情況,針對本研究中的有關問題進行探討,以尋求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1.2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學術期刊網、中國優秀碩博士學位論文數據庫及相關網站等學術權威網站以及baidu等搜索工具查閱信息技術和高職院校體育信息化教學的相關研究成果。檢索高職院校教育、體育信息化、信息化教學等的有關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進行梳理,以期對高職校院體育信息化的相關研究提供重要參考借鑒作用。
1.3 邏輯分析法
結合查閱前人的研究成果,運用對比、分析、歸納、演繹等邏輯推理方法,就普通高等教育及高等職業教育的有關各項指標展開了系統、深入的邏輯推理與分析,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科學、可信的理論研究依據,使得本文的研究更具真實性和可信度。
2? 結果與分析
2.1 高職院校體育信息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1 不重視各種教學手段的相互融合
信息技術是一種優秀的媒體[2]。但無論它再優秀再好,在教育教學中,它只是一種輔助手段,不能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信息化手段的運用,是輔助教師來使同學們更好的吸收知識,激發學習興趣。適度的信息化手段能促進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是如果過度的使用,可能會造成什么效果呢?例如,有位教師在體育中教學,從熱身到授課內容,整堂課里全是信息化教學手段,整個課堂只會讓學生有疲憊感,不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信息化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手段,在使用過程中,不能不用也不能過度使用。
2.1.2 忽略體育專業知識的實踐性
由于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化手段被越來越熟練的運用到教學中來,甚至到了“無信息化手段無法成課”的地步,信息化手段的運用成為了教學比武中的必要手段,不能為了課堂教學的多樣化呈現,就盲目籠統運用,而偏離我們的根本教學目標。教學課堂不是一場秀,不是為了展示而存在的,學生是為了獲取知識,教師是傳道受業解惑。尤其是體育項目是一項實踐性強的項目,需要學生本身活動起來,通過實踐而獲得運動技能及運動感受的。
2.1.3 忽視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成績考核機制
高職院校學生需要參加全國體質健康測評,主要是對學生體質情況進行摸底,考試的內容基本為耐力、力量、速度、協調、身體柔韌度等身體素質方面,這些項目對技巧相對要求低,需要長期的體能鍛煉積累,需要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的地方較少,因此多媒體技術在此階段的應用非常有局限性[3]。但是對于體育成績的匯總上報就需要專業的多媒體軟件來進行成績的整合,而許多學校沒有,導致一些成績的缺失,造成成績的不真實性。特別是對達標體質測試的成績的整理以及上傳,都必須借助多媒體手段。
2.2 互聯網+時代下高職院校開展體育信息化教學的優勢
2.2.1 教學質量的改善
體育項目的學習包含理論與實踐,由于體育的實踐性,多媒體的手段的適用性沒那么強。而對于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技術戰術方法的學習、動作要領和比賽過程等的學習,借助互聯網平臺將文字、圖片、視頻等與教師的講授相結合,能使同學們更好更快的接收新知識。
2.2.2 教學的拓寬
傳統體育教學主要體現在體育課堂上,而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極大地推進了教學資源的共享進程,優化的教學資源促進教學模式創新[2]。這不僅可以使學生全面發展,而且對整個體育文化事業也有著重要意義。信息化教學改變了過去單一的教學結構,教學目標的實現效率上不斷提升。
2.2.3 監測學生運動情況
在體育課中,教師不能夠準確掌握學生們的運動量、負荷及強度。在統計數據時運用的傳統的手動測試或者是粗略估計,對具體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缺乏嚴謹性、科學性。同時教師對學生的對課的強度是否合適,沒有更權威的科學根據,從而埋下安全隱患,可能會出現學生身體不適而出現的“課堂安全事故”。隨著信息化的發展,便攜式運動設備如運動手環、運動APP等廣泛盛行,便攜式運動設備能實時監測運動強度、運動方式、運動路線、運動心率變化情況、運動消耗等,有詳細的數據反饋并提供更完善的運動處方。
3? 高職院校體育信息化教學應采取措施
3.1 根據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需要調整體育教學內容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高職院校體育課堂的開展,使同學們學習到技能技巧同時,灌輸職業素質教育,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專業的特點及各技術崗位的職業要求,使學生們在體育課程學習到的知識技巧,能真正地為自己所用,能使自己在自我崗位上發光發熱。
3.2 傳統教學方式與現代教學方式更完美結合
傳統教學方式是授課的基礎,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應將各種傳統教學方法融合現代多媒體手段,充分利用現代信息的手段使教學場景生動形象、直觀,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傳統教學方式與現代教學方式更完美結合,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3.3 提高體育教師的綜合業務能力
首先,體育教師應要加強對信息化技術的認識,思考如何更完美的選擇并主動融入課堂中。其次,通過參加培訓,加強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
3.4 提高學生信息化應用水平
隨著在校園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越來越依賴網絡,校園網絡相關課程不僅僅成為相關專業學生的必修課,而是成為各個高校的公共必修課,使網絡課程更好的起到促進學生學習網絡方面技術以及網絡操作能力,提升學生信息化應用水平。
4? 結語
積極推進教學信息化進程。在信息環境的背景下,高職院校應該在體育教學中加強現代信息技術和手段的運用,建立以體育素質教育、終身體育為目的信息化教學模式,不斷適應高職院校教育的人才培養需求,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參考文獻
[1] 《職教研究》教育部.教育部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意見關于 [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zcs_zhgg/201709/t20170911_314171.html.
[2] 湯志超.信息化背景下高職校體育教學與互聯網+的模式探討[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6(6):125-126.
[3] 高晉.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思考[J].學周刊,2019(10):151.
[4] 朱海燕.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信息化的應用研究[J].運動,2014(1):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