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
[摘 要]在經濟全球化發展下,國內市場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各行業在發展中不僅注重拓展業務發展方向,而且會培養現代化思想意識。在這一背景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提出不僅帶來了豐富的發展機遇,也提供了全新挑戰,因此各行業必須在整合自身發展特點的基礎上,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提出有效的推廣措施,促進自身的發展。
[關鍵詞]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科學性 改革開放 新時代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志碼:A
在改革開放后,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引用強大的理論思想,構建了被實踐證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并將其看作是黨的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力量,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力量。中國在馬克思主義的引導下,經過近百年的艱苦奮斗,在世界舞臺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并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要認識到構建具備中國特色的社會環境和發展理念至關重要?;诖耍恼聦χ袊厣鐣髁x理論體系進行探討和研究。
一、“理論體系”分析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而問題就是時代發展的反饋信息。從本質上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精要部分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及與時俱進。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改革開放的道路上占據重要地位,不僅充分顯示了這一指導思想擁有的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而且也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提供了有效依據。因此,我國要將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看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發展的精要內容,并與我國現實經濟水平和社會發展情況整合到一起,構建具備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現階段,我國發展中落實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經過了以下幾個階段。其一,中國共產黨在十七大中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包含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其二,在黨的十八大會議中,中國共產黨刪除了“等重大戰略思想”這幾個字,對這一命題提出全新表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包含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持和發展;其三,黨的十九大報告及十九大修正后的《黨章》都明確表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1]。
二、當前“理論體系”面臨的機遇
了解現有理論體系構建情況可知,其在應用中具備以下幾點意義:其一,為全面掌控社會主義發展奠定了基礎依據;其二,為各族人民的團結提供了思想保障;其三,為中國可持續發展和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提出了相同的思想意識;其四,為全世界的社會主義運動發展提供了有效依據[2]。在經濟全球化發展背景下,世界格局產生了新的改變,我國為了更好地應對國內外的發展影響,必須做好深度改革創新工作。從國內角度分析,改革以后的中國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社會主義各方面建設工作成績顯著,尤其是在召開十九大會議后,社會各界都認識到新時代背景下“理論體系”落實和推廣的重要性,并在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及黨建等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在這一背景下,中國共產黨累積的發展經驗,對“理論體系”的持續革新提供了有效依據。而從國際角度分析,在爆發金融危機之后,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經濟都進入了低迷期,此時有關專家在探索有效解決措施的同時,開始從馬克思主義從尋找出口。而我國在應用“理論體系”構建具備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時,也要在國際舞臺上提出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方針的內容,這樣不僅能為我國發展獲取更加重要的國際地位,還可以擁有絕對的說話權。在十九大會議召開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理論體系”應用的重要依據,此時不管是黨政人員還是基層群眾都要從長期發展角度對“理論體系”的推廣進行研究,只有這樣才能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奠定基礎保障。
三、“理論體系”的推廣措施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要成果,也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實踐發展情況整合發展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相應“理論體系”的推廣措施必須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整合改革經驗,堅持科學發展
在推廣和豐富“理論體系”時,要結合科學發展理念,在關注經驗的同時學習以往發展教訓,以此確保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經驗得以理解和深化。同時。針對國家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行理論探究,明確阻礙科學發展的主要原因,在轉變方式和加快改革速度的同時,提高各方面建設水平,以此為全面推廣“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和現代化建設工作的協調發展奠定基礎保障。
(二)明確時代特點,滿足發展需求
在引用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時,要堅持在發展的前沿,明確時代發展特點和世界發展形勢,而后全面整合時代發展提出的訴求。面對競爭越發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環境,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必須掌握其中展現出的特點,預測未來發展趨勢,從而提出完善且具備創新性的戰略方針,并提出與之相關的管理策略,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應用“理論體系”更滿足時代發展需求。同時,在“理論體系”的引導下,中國制度將會越發全面,在未來發展中不管是面對國內還是國外,都將擁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三)持續解放思想,促進理論創新
在整合“理論體系”構建具備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時,要從兩方面入手,其一為思想,其二為實干。兩者作為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進行理論創新時,要以實踐為基礎進行優化,以此確保創新后的理論可以在實踐應用中取得優異成果。同時,還要針對已有理論構建高度自信和自覺,以此保障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中得到持續應用,并且符合時代變遷需求,能在國內外全面推廣。在掌握世界發展格局后,我國要在明確世界競爭壓力的同時,了解自身發展趨勢和經濟水平,整合“理論體系”提出新的發展方向,并注重引用馬克思主義中的觀點、方法等,為發展社會主義道路提供有效依據[3]。
(四)總結實踐經驗,掌握發展規律
為了讓黨的新觀點和新理論更具有時代性、規律性及創造性,在應用“理論體系”時,必須要從以下兩點入手:第一,要深層探索當前時代發展新形勢下理論工作的規律與特點;第二,要總結探索改革開放發展獲取的工作經驗。特別是認真總結現代化建設發展經驗,多從積極角度入手,吸收更多有價值的發展要求,深刻理解和總結社會主義建設發展的規律和要求。另外,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方法,在應用“理論體系”時,還要針對基層群眾在實踐發展中獲取的大量經驗進行全面探索和積極吸收,解決未來建設推廣可能遇到的問題,促使“理論體系”在我國建設發展中充分展現應有作用。在這一背景下,在“理論體系”的引導下,中國將擁有更為強大的力量,并積極活躍在世界舞臺上,為世界發展帶來新的精彩。
四、結語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引導下,我國不僅轉變了現有發展意識和建設方向,而且開始在思想、政治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這對構建和諧發展社會環境、實現中國夢而言具有積極作用。因此,在未來發展中,為了更好發展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要在了解相關理論體系積極作用的基礎上,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發展核心,通過整合以往發展經驗和現有工作內容,不斷優化和完善未來發展規劃,并由此建設具備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因此,在十九大會議召開后,我國要在學習和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后,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和發展的相關內容,為面向未來、面向世界及面向現代化的社會發展提供有效依據,進而為構建和諧發展社會環境奠定基礎,并在世界舞臺展現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王玉平.科學把握和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規律性——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J].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17,19(7):48.
[2]周理遠.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的新認識[J].科技經濟導刊,2017(19):236.
[3]陳文通.科學認識當代中國的話語權[J].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2017,11(1):27- 4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