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杰
摘 要:分析初中數學存在教學問題,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促進教學改革的順利開展和深入。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革新教學觀念,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和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教學現狀 分析現狀 解決措施
一、初中數學教學現狀的分析
首先,我們從教師的課堂教學著手分析;有些老師自認為初中的知識對于他來說,是易如反掌的事,備課與否,對于課堂教學不會有多大影響。因此,導致課堂上的時間安排不合理,自己的思路不清晰,邏輯不嚴謹。成績好的學生能理解,成績差的就只能云里霧里。教學方式粗糙,教學循規蹈矩,沒有任何創新,教學毫無新意,無法吸引學生注意力。老師的教學枯燥乏味,學生對于老師所教的東西沒有任何興趣,注意力完全不在老師這里,學生與老師貌合神離。其次,絕大部分學生缺乏學習意識。雖不再像小學生那么懵懂、貪玩好耍,但是他們并未完全脫離孩子貪玩的天性。因此,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自制力不強,好奇心強,逆反心理強。沒有嘗到數學對自己的好處,自然無法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再次,缺乏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父母的言行,往往對孩子有著很大的影響。現在社會,社會節奏加快,父母肩上的壓力比較大,因此,大多父母為了養家糊口,忙于賺錢,往往對孩子的關心也只限于物質方面的給予,精神和心理方面的便有所忽略。對于自己的孩子的學習,往往忽視了在學習過程中的關心和幫助,而父母關心的也就是成績這個結果而已。
二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要想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一定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讓學生明確要培養哪些好的自學習慣,并納入每節課的教學目標中,對學生進行嚴格訓練,持之以恒,直到學生完全養成好的自學習慣,要培養學生計劃學習的習慣,可以制訂具體的課程學習計劃,某一課要怎么學,怎么預習,需要預習多長時間,重點學習什么等。這樣不但可以加強學習的控制性,而且可以起到自我約束的作用。制訂學習計劃,既要做到切實可行,又要努力按時完成計劃 每天、每周的計劃都能及時完成 這樣把每一次的自學過程都做好,慢慢地養成一個好的自學習慣,也就會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自學能力。初中數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需要數學教師不斷地努力,始終貫徹新課改的理念,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積極主動地學習,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興趣讓學習前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讓不少學生覺得它抽象難懂。要使學生產生學習動力,光講大道理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要想方設法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可根據教學內容,通過運用一些生動形象、直觀有趣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創造運用數學的環境;引導學生動手參與,鼓勵學生積極探討。讓課堂學習的每一個環節都能感受到學習步步為營的踏實,體會漸入佳境的喜悅,樹立學習的信心。備課各環節,如情境創設應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相適應,造成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使學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罷不能的境地;達標檢測注重基礎練習,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訓練感受到學習漸入佳境的喜悅,題目設計應注意難度梯度,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訓練真正領悟到快樂的學習境界,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四、養成良好的數學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習成績的有力保證,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是要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尤其是在講新課的時候,如果課前不能對新的知識有大致了解,在課上老師講的過程中就很難緊跟老師思路,那么課堂教學效率就很難得到保證,因此課前預習是十分必要的一個環節。在課上要養成認真聽講的習慣,緊跟老師思路,堅決杜絕課上開小差等行為的發生,對于老師課上講解的重點要隨手記錄在筆記本上,還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不能老師說什么就是什么。課上筆記的時間是有限的,因此很難在課上建立起完整詳細的知識體系,這就要求學生在課下要對課上學過的知識點進行整理、概括,在筆記本上形成清晰又全面的知識體系,在課下多拿出來翻看,不斷加深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對待自己的錯題,要認真分析自己的出錯原因,并進行改正,可以建立錯題本,對錯題或者重點題型進行整理,經常性地拿出來翻看,不斷加深印象,保證下次不犯同樣的錯誤。考試是檢測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近況的重要渠道,學生要養成認真對待每一次考試的習慣,在考試過程中認真答題。
五、打好數學學習基礎
數學的知識是比較零散的,數學中的各種理念,概念,公式的良好掌握都是學好數學的關鍵。作為教師,要時常提醒學生們對學過的基礎知識進行復習,教師還可以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幫助學生們進行知識點的復習,在每節新課開始之前教師一定要帶領大家復習一下上節課學習的知識點,必要的時候還應在特定的一些時間對這些知識點進行系統的考核,讓學生們意識到復習的重要性,要通過一些技巧和方法讓學生們將重點的概念,公式,解題方法技巧隨時隨地能在腦中浮現,通過多次練習來充分讓學生們理解基礎知識在解題中的重要性。
六、問題式教學方法
不能夠激發學生思考的提問是失敗的,只有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發展,拓寬了他們的思路,才能夠提升其探究能力,引起他們對數學的熱情。即使學生回答問題偏頗,即便是并非盡善盡美,教師也要表揚其優點,給予贊美,加以挖掘。問題的提出也有優劣,掌握提問方式,提高問題的質量,抓住學生的興趣,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的積極性能夠充分地被調動起來,學生就會順利地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習的主人。
總之,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我們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問題的解決需要一個過程,只要我們圍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特點,分析具體問題,尋找積極有效的對策。
參考文獻:
[1] 呂世虎,石永生.初中數學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 李清澈.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沖國校外教育,2009(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