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摘要】近年來,我國教育事業面臨著多方面的改革,其中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為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在教學模式上進行優化與調整。思維導圖教學方式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一經應用,就受到全體教師以及同學的廣泛關注,將思維導圖教學模式應用在語文作文教學中,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幫助學生強化知識體系,整合寫作框架,對學生未來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基于此,本文圍繞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展開詳細探究,以此提出一些個人的觀點,以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語文教學;應用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眾所周知,思維導圖作為一種管理人思維的工具,在教學之中合理的運用到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地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從而降低學習的難度。因此,當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之中有效地融入思維導圖教學模式,能夠為學生構建寫作知識框架,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寫作,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一、思維導圖在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具體特征分析
思維導圖教學模式是有規律可循的,因而教師通常都會把文章中最核心的部分放在思維導圖的中心位置,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對文章主旨進行理解與把握。
首先,思維導圖的圖形構造是由中間向兩邊擴散。通常情況下,學生的記憶點習慣通過聯想進行理解,加深記憶。思維導圖將文章核心的內容放在中間的位置上,將其他輔助的內容放在四周,幫助學生更高效地掌握知識,以此進行快速記憶。
其次,思維導圖由關鍵詞以及關鍵圖構成,學生在對知識點進行記憶時,可以利用關鍵詞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此外,學生通過關鍵詞對文章具體內容進行聯想,對于知識的記憶不僅快速而且牢固。
二、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作用分析
(一)便于收集寫作素材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相較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而言,在作文寫作難度上具有一定的提升。這需要初中階段的學生具備對文章更強的理解能力與分析能力。而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收集寫作素材成為教學過程中的基礎環節,為學生具有更好的寫作能力奠定堅實基礎。在具體的教學之中,教師應通過思維導圖模式靈活的幫助學生收集寫作素材。
例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把握本次寫作的命題以及中心思想,然后上網搜索關于選定命題的關鍵內容與關鍵詞,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來對收集到的素材進行整理,繪制成圖,構思寫作框架,把握文章大體結構走勢。如此一來,學生實際進行寫作的時候,就可以更科學地理解寫作素材,從而寫出優秀的作文。
(二)傳授語文寫作技巧
思維導圖教學模式還具備信息表達優勢,教師在語文作文教學之中靈活地運用思維導圖,可以向學生傳授語文寫作技巧。
例如,語文作文寫作課,教師要求此次課堂寫說明文,就可以借助思維導圖的提示功能,讓學生提煉出寫作的主題內容,然后根據主題內容進行寫作。但在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寫說明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先對文章的主旨進行明確,然后圍繞主旨進行收集素材再進行寫作。如此一來,這樣的寫作技巧會讓說明文結構更加合理,內容更加生動。
(三)對文章亮點進行剖析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作文點評環節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對自身的不足進行總結、反思,對提升學生寫作技巧以及剖析文章寫作亮點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而在作文點評環節中融入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可以拓寬學生把握文章內容的深度,在對文章進行鑒賞時,始終思路清晰,情緒飽滿。
例如,初中七年級上人教版教材《白楊》一課,學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將該篇文章中的亮點提煉出來,填充到思維導圖的頂端位置,然后對文章中運用到的修辭手法再繼續提煉,填充到思維導圖四周的分支位置。如此一來,對文章進行點評,清晰直觀地掌握文章的整體內容,從而更有效地對文章進行寫作。
三、如何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有效運用思維導圖
(一)遵循課標內容合理選材
課標內容,是教師進行授課的主要依據。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課標內容統籌規劃每一個階段內具體的可能安排,做到合理選材。例如,初中一年級、二年級以及三年級的學生在不同階段下,對于課程內容難易程度的要求不同,如同思維導圖中的關鍵詞一樣,需要在引導之下才能逐漸趨于具體化。
此外,思維導圖的應用,還能有效進行合理的選材。例如,初中語文作文寫作中,對人物的刻畫是寫作中常見的內容,如媽媽照顧我們的衣食住行,爸爸為了整個家庭辛苦付出,這些都是寫人時會選擇到的素材,但正因如此,在素材的把握上難免有些千篇一律。因此借助思維導圖的形式,在圖中中心位置寫上想要刻畫的人物,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選材,像媽媽的手、爸爸的肩、爺爺的背以及奶奶眼角的皺紋等,貼近生活,進而更細膩的進行刻畫。
再例如,教師以“印象最深刻的人”為命題寫一篇作文,根據思維導圖的提示,學生應在腦海中思考,誰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抓住這個人大致的特點作為關鍵詞寫到思維導圖的中心位置,然后再思考對哪部分進行詳寫,哪部分進行略寫。一個完整的構思油然而生。假定在課堂上其中一位學生說妹妹的“哭”給她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抓住了“哭”這一關鍵詞,對這一特點進行擴充,雖然并沒有突出妹妹的外貌特點,但卻能抓住寫作的精髓。通過思維導圖的框架結構豐富寫作內容,為學生更好地完成文章的具體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謀篇布局激發想象力
語文寫作要求學生思路清晰,文章布局合理有層次,但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可能對寫作布局并不擅長。因此,在語文作文教學之中,運用思維導圖由中心向四周擴散的引導,進一步捋順文章各個部分的寫作順序。例如,季節是大部分學生經常會寫到的作文命題,假定教師布置以冬天為例運用思維導圖對文章進行布局,有的學生會將寫作方向圍繞冬天的雪景展開,而有的學生則將側重點定義在雪中的人,通過思維導圖對寫作的布局進行細致把控,進一步引導寫雪景的同學突出寫景的順序,在開篇部分運用修辭手法引出主題,吸引讀者,在文章中間的部分將早、中、晚不同時間段內雪景不同的狀態刻畫出來,結尾處進行總結,突出對雪的喜愛之情。如此一來,在學生心中大致擬定初步的寫作結構,在后續的寫作中,學生就自然而然地將雪景有條理地呈現出來。
此外,利用思維導圖的模式還能夠開發學生的想象能力。例如,教師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題材,其中一位同學選擇了以“獨自在家感到害怕”為寫作題材。教師在思維導圖的引導之下,確定文章主題獨自在家,然后將獨自在家可能會出現的害怕黑暗、看到可怕的圖案、聽到可怕的聲音等心理因素作為關鍵詞放在思維導圖的分支部分,并設定文章的結構布局,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布局形式賦予文章內容更明確的指向性,從而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思路更加清晰。
四、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展開詳細探究,分別從思維導圖在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具體特征分析、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作用分析、如何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有效運用等三個方面進行分析。由此得出,要想思維導圖模式在我國初中教學階段進行有效應用,應做到遵循課標內容合理選材、謀篇布局激發想象力。望此次本文研究的內容與結果,能夠對思維導圖模式在初中教學階段有效應用帶來一定的啟示。
參考文獻
[1]周四英.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24).
[2]奚麗紅,金書輝.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小學電教,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