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禮
[摘要]人才培養目標的最高定位是職業核心能力。然而,通過對當前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教學情況的分析可知,教師在教學中更注重對學生的專業技能訓練,而忽視了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這種現狀若不加以改善,會大幅度降低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對學生今后順利融入社會造成一定的阻礙。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應當以培養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為導向,在這個基礎上構建系統化課程。
[關鍵詞]職業核心能力;旅游管理;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相對于資歷和學歷,現代企業更看重個人的工作態度和綜合素質。擁有職業核心能力的員工更容易受到企業的青睞,尤其一些偏向文科專業的工作崗位。核心能力并不是一門特定的技能,而是員工在工作中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或生活經驗處理問題的能力,即任務完成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執行能力。怎樣將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滲透到課堂教學之中,在這個基礎上建立完善的課程體系,是當前旅游管理專業教師致力探討的課題之一,也是本人在本文中主要闡述的內容。
1 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1.1 教學模式缺乏創新性
通過對當前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教學現狀的分析可知,很多高校采取大班授課制度,在教學模式的運用上依然以灌輸為主。雖然部分教師意識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開始關注學生專業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各項能力的培養,但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整體改革力度較小。學生在課堂上處于完全被動的狀態,只能獲取一些簡單易懂的專業理論知識,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1.2 職業核心能力融入度不高
然而,通過對當前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后可知,很多高校的課程建設依然遵循傳統的建設模式,追求專業知識系統性,在課程建設方面開設的課程包括旅游概論、旅游消費者行為學、酒店管理、前廳與客房管理、餐飲運行與管理、旅游市場營銷、旅行社運營與管理、旅游規劃、旅游專業英語等。通過這些課程的設置可以看出,學校更多地是關注專業知識系統性,而忽視了職業核心能力的融入,導致學生的整體學習效果不佳。
1.3 課程設置比例不恰當
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要想取得實效性,必須讓學生扎實掌握理論知識,并且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旅游管理專業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的課程,學生只有在掌握理論知識基礎上具備相應的實踐能力,才能在今后走上社會后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然而,當前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如,很多學校設置的課程包括旅游市場營銷、旅游消費者行為學、旅行社運營與管理等,但是沒有設置足夠的實踐課程,學生也沒有接受到對應的實踐培訓,如工作崗位頂崗實習、禮儀實訓、前廳客房餐飲實訓等,或是有的高校即使有設置實踐課程,但是流于形式,與旅游企業的實際情況差距太大。
2 以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為導向的旅游管理專業課程建設策略
2.1 密切關注行業動態,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
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技能和專業能力,教師必須時刻關注相應的行業動態。如果教學內容脫離了行業需求,即使學生掌握的再扎實也無濟于事。簡單點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傳授最新的專業知識,確保學生今后走上社會后能夠運用這些專業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所以,在專業課程建設過程中,教師應當密切關注行業動態,為學生將來更好地走上社會打好基礎。以《旅游服務運營管理》這一專業課程為例,教師首先要通過上網查閱資料、行業咨詢或者實地走訪等方式清楚地掌握當前旅游業的服務運營情況,然后根據當前的實際狀況明確教學內容。旅游服務運營管理過程比較復雜,對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要求比較高,學生必須要清楚地了解整個運營過程,如以旅游服務藍圖設計為例,包括對旅游企業的前期調研、服務藍圖的內涵、服務藍圖的使用、服務藍圖的規劃設計、服務藍圖的建立、旅游服務質量反饋、顧客滿意度等,這些對學生專業知識以及靈活問題處理能力、交際能力、邏輯能力、創新能力、組織能力、決策力等有較高的要求。教師可以圍繞這些教學內容,按照適當的比例設置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打牢基礎。
2.2 創新課程教學方法,應用多元化教學模式
教學方法對教學效果有直接的影響。在職業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師應當摒棄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而是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能力運用多元化教學方式。例如,教師可以運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以《旅游服務運營管理》這門專業課程為例,在講解理論知識的時候,如果教師只是“照本宣科”式地解讀,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很難讓學生做到有效理解和吸收。為了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了解,并且做到全面消化和吸收,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案例進行教學,通過案例分析將理論知識融入其中。這樣就可以增強教學內容的吸引力并使學生做到充分吸收。又如,教師可以采取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教學。在講解課程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置一個具體的教學任務,然后讓學生完成對應的任務。為了調動學生主體能動性,鍛煉學生職業核心能力,教師可以結合小組合作教學法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一個任務。比如某一個小組負責旅游服務質量與顧客滿意度管理的任務,某一個小組負責旅游服務失誤與服務補救的任務等。這樣既能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又能讓學生在完成任務內容的過程中獲得豐富的專業知識,還能鍛煉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問題處理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各項能力,這對提升學生職業核心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2.3 強化實踐技能培訓,提升學生職業核心能力
職業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更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以此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如下幾種訓練方式:其一,情境教學法。教師可以通過情景模擬的方式再現情景,讓學生如同身臨其境。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再指導學生如何運用專業知識去解決問題、分析問題。如某個學生扮演住客,某個學生扮演前臺服務員,又或者某個學生扮演導游,某個學生扮演游客等,按照實際流程進行操作。這樣的情境教學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從中獲得豐富的實踐知識,還能提升學生對專業課程知識的運用能力。其二,校企合作教學法。校企合作教學法是一種能夠讓學校和企業雙方互利的教學方式。專業教師可以同學校周邊的旅行社、景區景點等機構建立合作關系,讓學生進入這些機構頂崗實習。這樣,學生可以將自己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之中,通過實際工作進一步強化對專業知識的理解。與此同時,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可以了解并掌握旅游行業對人才的最新需求,再根據行業需求學習更多的理論知識。這樣,學生畢業之后就能立即走上工作崗位,以最快的速度適應工作環境并獲得持久發展。
3 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發展進程的加快,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教學暴露出來的弊端越來越明顯。為了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成才,同時也為社會培養更多技能應用型人才,旅游管理專業要針對教學改革進行深入研究,找到現階段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有的放矢地采取解決措施,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理念等各個方面去改進和完善,為我國旅游行業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推動我國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麗莉.“工學結合,理實拓一體”理念下的高職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J].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1):35-38.
[2] 馬靜.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高職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創新探索[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12):74+79.
[3] 李菲.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初探[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7(09):203-204.
[4] 吳瑩,蒲昌偉.“一帶一路”和“互聯網+”背景下的高職旅游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以潮汕地區為例[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7(05):19-25.
[5] 呂慧芬.普通高校附屬職業技術學院的課程建設研究——基于云南3所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方案的文本分析[J].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04):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