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銀
摘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對于語文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語文教師的核心 素養已經成為當前非常重要的問題,主要的原因在于社會非常注重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想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應當努力地提升教師的核心素養,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本文旨在探究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語文教師;專業素養
教師的專業素養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語文教師就應當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人文素養以及豐富的文化內涵。如今的小學生已經不再是過去的小學生,因此教師不能再采用過去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而是與時俱進,不斷的加強自我修養,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肩負起教書育人的使命;只有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有效的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1 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素養培養的意義
小學語文教學屬于義務教育,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體現出基礎性、思想性、人文性的特點,小學語文是一項基礎教育的工程,可以全面地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的培養至關重要,能夠很好地體現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故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體現出語文教學內容中的核心素養,在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的過程中,讓語文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潑,為學生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進而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潛能,能夠更好地解決語文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困難。
2 提升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素養策略
面對新的教育形式,語文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使命,因此語文教師只有加強自身的專業素養,才能真正地肩負起學生全面發展的職責,那么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如何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呢?
2.1 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
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泛,從天文地理到風景人物,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當促使自己知識淵博,還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的汲取新的知識,同時注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關注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尋找能夠引起學生共鳴的語句,語文教師不僅僅是語文知識的傳遞者,同時也是語文知識的構建者與創造者,因此要求語文教師要多讀書,不斷的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這樣才能在語文課堂上完美的展現自己的語文知識底蘊,有效的解決學生的問題,并引導學生進行適當的探究,最終促進師生共同進步。因此語文教師只有多多的閱讀書籍,才能真正地成為語文課堂上的大智者,才能帶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讓學生從原本的一無所知到樣樣精通,全面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
例如《日月潭的傳說》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直接從日月潭的傳說入手,向學生講解求中的故事情節,有的學生可能不信這樣的傳說故事,這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傳說故事,來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因此傳說故事雖然有一定的虛假成分,但是也在客觀上反映了當時古代人們對大自然抗爭的精神,還有的學生可能會更加關注臺灣是否回歸,教師可以結合香港和澳門的回歸案例向學生講解,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回歸只是早與晚的問題,因此在語文課堂上,語文教師只有不斷地充實自己,才能解答學生的問題,并努力促使自己成為一位博學多才的教師,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知識,不僅要精通語文知識,同時還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促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2.2 游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語文教師不僅要關注與課本知識,同時也要對參與到實踐中,行萬里路,將游學作為一種提升專業素養的一種途徑,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百利而無一害,何樂而不為呢?中國的地產非常的豐富,地質資源也很多,這為教師行萬里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語文課本中的名勝古跡,個個風景優美,教師可以盡情地享受中國大自然的優美風光,并留下了一篇篇精美的作品,為語文教師行萬里路指明了方向,同時行萬里路,讓教師走出語文課堂,走向大自然,值得每一位教師學習,并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利用教師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有效的提升了教師的審美能力,同時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素養的培養。教師也可以按照課本的蹤跡,去行萬里路,帶著課本去旅行,必然能夠真實的感受到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情感,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能有效的傳遞給學生。
例如在進行蘇教版《九塞溝》教學過程中,有條件的教師可以先去九塞溝了解它的美麗,從中感受中國九塞溝的自然風光,然后仔細的觀察九塞溝的小動物,教師可以直接進行模仿,加深學生對九塞溝動物的喜愛之情,同時還要注重學生情感,教師在實地觀察中真正的體會到九塞溝的美景,然后將自己的對九塞溝美景與動物的描述,聲情并茂的介紹九塞溝的畫面,傳遞給學生,讓學生有效的理解九塞溝的美景,進而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升。
3 反思——驀然回首,在那燈火闌珊處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努力的進行反思,并踐行新的理念和教學技能。教師應當創新教學方式,并倡導合作,當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精心的設計教學導入環節,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然后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引導,讓學生在學習中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討論,這樣的教學方式有效的提升了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甚至連平時不積極踴躍回答教師問題的學生在小組討論中也善于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的教學方式,有效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在語文課堂結束之后,教師進行擴展練習,讓學生既能鍛煉語文思維能力,同時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的教學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教師只有不斷的反思,就會有所收獲,不會對語文教學產生厭煩的心理,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但是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進行反思,就一定會成為名師。因此教師只有不斷的進行反思,并在語文課堂中注入新的教學方式,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語文課堂教學也會越來越精彩。
4 總結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始終是小學教學任務中的重中之重,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當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并不斷加強自身的語文修養,提升自身的語文專業素養,不斷的閱讀書籍,行萬里路,記性反思,促使自己成為一名真正的學生喜歡的語文教師,同時也能適應現代化社會的需求,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 孟賢勇.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素養發展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8).
[2] 曾碧鋒,唐文杰,劉明東.小學教師大數據素養培養的理據和要求[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8(01).
[3] 袁志氣.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師專業素養研究[D].蘇州大學,2016.
(作者單位:云南省昭通市鹽津縣灘頭鄉生基村坪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