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
【摘要】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中的一門重要課程,而寫作作為小學語文中學習的關鍵,起著重大作用。本文將著重探討如何培養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總結出合理化的建議,旨在提高中學生的寫作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興趣;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中的寫作一直以來占有的比分都較為突出,在學生對語文的學習中有較大影響。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寫作也不例外,因此采用何種方式來使小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從而推動語文學習的發展便成了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一、從模仿開始,由難入簡
萬事開頭難。對于許多學生而言,提筆寫出第一篇文章的時候是最為困難的,而由于部分教師的自身專業能力不足,在寫作教學時經常只是將課本上的內容按部就班地移到課堂上來,照本宣科地將知識框架強行灌輸給學生,導致學生因為課程老套無味而失去興趣,對于寫作課程內容的理解和吸收有限,難以對其進行掌握消化,使得學生在寫作時仍然一頭霧水。此時教師不妨為學生搜集幾篇比較典型、容易學習的文章來讓學生模仿其寫作方式,鼓勵學生按照范文的格式寫作,練習一段時間后引導學生形成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慢慢掌握寫作方法,鍛煉語感,逐步提升寫作能力。如在學習擬聲詞時,教師可找出使用到擬聲詞的有關文章,并引導學生按照其文章形式來進行仿寫,提出改進建議和客觀的評價,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
二、注重閱讀,日積月累
寫作教學中,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因為寫作是一門關系語言的藝術,是語言從筆下輸出的過程。因而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寫作能力,就必須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這就需要平時生活中讓學生注重閱讀,不能拘泥于局限的課本內容,適當增加課外閱讀量,一點一滴地積累。根據小學生的特點,教師制定出一套符合學生特性的閱讀方案,比如將最開始的閱讀內容定為單詞短語閱讀,日后逐漸轉變為長句閱讀,進而發展到文章閱讀。并鼓勵學生不僅僅在學校外閱讀,在校內時也應注重,也可開展一門閱讀課,并成立讀書交流會,倡導大家在一個良好的環境氛圍中共同閱讀,共同進步。適當提出有關書籍內容的問題,讓學生解決,間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養成不過分依賴教師的好習慣。教師也要及時對書中閱讀遇到的障礙和問題進行解決,此種方法不僅陶冶了學生高雅情操,也對學生培養個性和樹立正確的“三觀”起了推動作用。
三、加強練習,提高能力
寫作沒有捷徑,光是憑借著學生對其的一腔興趣還遠不足夠,還要通過多寫多練的方式來不斷提高。如果單憑愛好,而疏于練習,那時間一久便會導致學生對寫作生疏進而遺忘,因而要將寫作變成一種習慣,習慣是不易改變的,而學生只有擁有了良好的寫作素材、正確積極的寫作思路才能將寫作繼續堅持下去。因此就需要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不斷對寫作方法進行講解,在引導學生獨立寫作的同時帶領學生不停地尋找合適的寫作素材,鼓勵學生多觀察生活,在生活中發現寫作來源,養成記隨筆、寫日記的寫作習慣,努力推動提高寫作課堂效果。教師也應注意在平時語文課程的教學中,多以課文為例,向學生從多方面講解課文運用的修辭手法、所用辭藻、寫作框架結構等,給學生加深寫作印象,不但增加了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能力,同時在潛移默化中加深了學生對作者意圖的了解,大大增加了自身對于語言的邏輯能力和表達能力,從而日后在自己寫作時更好地把握文章結構,總體提高寫作水平。
四、教師鼓勵,激發興趣
(一)體現真誠
對于學生來說,教師在自己心中的地位極高,教師的話也起著特別的作用。因而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深遠影響,尤其是對剛剛步入校門的小學生而言,認知能力尚且不足,需要把別人當作典范榜樣,這時候教師的行為就顯得特殊重要。有研究指出:一個人如果受到他人正確而又充分的評價,那么這個人的能力就會最大程度地被激發出來。在學生學習寫作時,由于對知識還有陌生的現象,寫作結果難免不盡如人意,這時就需要教師持著極大的耐心和愛心認真講解,仔細斟酌學生的字句,給學生發出真心真誠的評價,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在以誠待人,一定程度上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為以后的教學工作開展提供良好保障。
小學生所處階段是對事物較為好奇的一個階段,常常會提出很多看似幼稚卻值得深思的問題。教師如果能及時把握住這一點,認真講解學生心中的疑問點,讓學生勇于嘗試新鮮事物,對于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有很大幫助。
(二)體現理解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心靈上的開啟人,應時時牢記住一點,每個學生的潛能激發點不同,部分學生對寫作可能會有與生俱來的天賦,寫作能力較強,寫作興趣較為濃厚,而另有部分學生對文字信息不敏感,寫作能力較弱,興趣匱乏。這時就需要教師一視同仁,尊重每一位學生,做到不偏不倚,對于能力強的同學提出表揚的同時,也要照顧到能力較弱的同學,維護學生自尊心,對此表示理解,并經常鼓勵,以此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逐步提高寫作能力。同時,教師要注意做到因材施教,對于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激發學生的潛能,找到學生的興趣點。比如,很多學生面對寫作時無從下筆,只能憑借空想來胡編亂造,結果詞不達意、言語不通,這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特定情境,例如編寫一個小故事,將學生引入寫作情境中,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學生寫作的進展。
(三)體現激情
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即使學生寫作過程中出現許多錯誤,教師也要以鼓勵為主,在不打消學生寫作積極性的基礎上,委婉地指出寫作中學生所出現的誤區,并提出學生所作文章中值得表揚的地方,讓學生在得到夸獎的喜悅中虛心接受改正意見。同時,教師應起著表率作用,在學生面前進行寫作教學活動時,以積極向上的態度面對,引導學生對于寫作這一門學問時刻保持著激情和昂揚的斗志,避免給學生帶來寫作學習是一件很困難的事的感覺,使得學生喪失學習信心,寫作能力低下。定期舉行班級寫作比賽,寫作優秀的學生可獲得小紅花或其他獎品,以此獎品,利用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讓學生互相學習、互相鼓勵。成就感和快樂感是保證寫作的最大動力,對于激發學生的寫作表達情感有很大的催化作用。因此教師應給予學生最公正的評價,盡量保證每位學生都受益,使其在滿足和自豪中慢慢進步。
(四)多樣教學
小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接受能力還處于較弱階段,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由教師單方面灌輸,學生強行接受的方式極有可能使學生產生厭倦行為,對寫作學習產生抵觸心理,不利于語文學習和寫作教學的進展。因此需要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制定出合理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對于原本畏懼的寫作課堂產生興趣,如積極成立寫作興趣小組,完成寫作課題后鼓勵學生之間主動交流自身想法,對于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寫作內容,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熱情討論,培養學生發揮想象力,對于外在客觀世界中的事物,反映成自己主觀的意識和看法,形成自己獨立的思維方式,進一步有利于培養寫作所需的表達能力。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摒棄晦澀難懂的語言,用簡單直白的話語講解寫作課程內容,并不時融入一些妙趣橫生的語言,如歇后語、成語等。同時,課上帶領學生一起做有益于詞語累積的游戲,類似成語接龍、好詞好句、歇后語故事等方面,積極提升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增加學生的求知欲。鼓勵學生及時記筆記,將自己認為絕妙的好詞好句以積累的形式記到專門的本子上,每周定時討論,并讓學生投票選出公認的絕佳好句,寫在黑板報上作為展示。
五、結論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和語文學習能力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發現每個學生不同的興趣點,從興趣角度切入展開講解,及時鼓勵學生從生活出發,努力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支明碧.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7(7).
[2]夏興清.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8(27).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