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武
【關鍵詞】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重要性;有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2—0101—01
寫作是檢測小學生是否學好語文最好的測試紙。學好如何寫作,就是學好如何完美表達情感、闡述觀點以及描述事物的真相等等。所以,寫好作文,對于學生來說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它的重要性,致使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花費許多功夫去教授學生如何寫好作文,而小學生則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努力去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為此,本文從小學語文寫作的現狀、重要性和有效性策略等方面進行論述,以供同行參考。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現狀和重要性
眾所周知,寫作是一種靈感的創作,講究有感而發,要求學生寫自己不想寫或是沒有素材可寫的內容,學生必然沒有辦法寫出好的文章。目前,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以下問題:1.作文要求過于局限。許多教師認為在布置作文題目的時候,要求越詳細,學生越能明白該寫什么,不容易出現跑題現象。殊不知,這種做法從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不僅會限制學生的自我發揮,也容易出現編故事的現象,以至于寫作質量不高。2.授課方式過于單一。作文教學中,許多教師還是采用傳統的授課方式,一般是根據寫作教材進行講解,對寫作的體裁和技巧進行簡單教授,或是讓學生背一些優秀的范文等等,這樣的課堂教學方式不僅毫無生趣,而且對學生的寫作幫助也不大。3.評價缺乏指導性。教師對學生作文的評價過于籠統,通常都是簡單寫幾句評語,然后打一個分數就算完了。學生并不能從簡單的評語中得到有用的指導建議,因此也不能發現自己在作文中的問題所在,這對于學生的寫作水平的提高非常不利。因此,要想教好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審題、思考、整理思路、搜索素材、組織語言、安排段落層次、緊扣中心主題、謀篇布局、考慮字數要求等,有針對性地進行寫作指導,提早發現寫作中的重點、難點,從而想好對策,調整作文教學思路,幫助學生解決寫作問題,打造高效寫作課堂。
二、提高寫作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要消除學生寫作的畏難情緒,提高寫作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從以下方面著手:1.示范寫作。教師把自己還原成學生,去做寫作思考、去親身寫作時,才能掌握文題的虛實、寬窄、深淺,才知道哪里不好動筆,哪里有感但難以表達,哪里容易寫得枯燥乏味,這些都能成為教師寫作教學中提給學生的“建議”。此外,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教師要突破寫作重點和難點,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指導學生進行有序且有細節的場景描寫。因為,給學生作具體的內容示范,比任何理論的引導都更直觀、生動。而小學生模仿力強,很快就能消除對寫作的畏難情緒。2.貼近生活教學。小學生的寫作靈感往往都是來自生活,一些生活中發生的小事,一個偶然間遇見的人,一次意外收獲的禮物等,都可以引發學生的靈感。因此,教師在進行題目規定時也應該遵從這個原則,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貼近生活的題目方便學生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親身經歷,也能引導學生留心生活中的人、事、物,學會關心他人,觀察生活,寫作的文章也會更加生動有趣。3.教師應鼓勵學生多閱讀,積累寫作素材。教師應當注重學生閱讀量的積累。筆者將列舉一些增加學生閱讀量的有效方法:①在學校,為學生訂閱一些適合小學生的刊物,以供學生在課外閱讀。②可在班級內創辦一個讀書角,讓每一個學生貢獻一本課外讀物,這樣一來,讀書角的讀物就會有幾十本,學生可在課余時間到讀書角閱讀、交流。學生閱讀量的增加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使學生的寫作總體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4.教給寫作方法。在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從某個方向較快地找到契合文題的素材;在辭藻句式方面,教師應提供與內容相關的好詞佳句,以供學生參考借鑒。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思路拓寬了,想到的素材也會越來越多,慢慢就會懂得寫作方法和技巧了。5.增強評價的指導性。教師可開展師生、生生作文點評,在課堂上拿出某一篇文章進行問題分析,先讓學生自行發現作文中是否存在問題,讓學生學會自省,然后教師再分析問題,點評文章優缺點,既有助于學生的自我學習,又可提升寫作教學效率。
總之,作文教學關系著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倡導學生閱讀,讓學生學會從生活中尋找寫作靈感,并學會反省和改正問題,研究寫作技巧和謀篇布局方法,以此來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