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國麗
【摘 要】目的:本文分析心臟外科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方法:本文選擇我院心臟外科在2018年接收的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50例為實驗組,另選擇同期接收的未感染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50例為對照組,以患者性別、年齡、是否存在意識障礙、呼吸機應用時間、是否存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為變量,分析心臟外科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結果:心臟外科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有患者年齡較大、存在意識障礙、呼吸機應用時間較長、存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結論:醫護人員需要在結合心臟外科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的條件下,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關鍵詞】心臟外科;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R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5--02
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屬于一種獲得性肺炎,一旦患者在接受通氣治療期間患上了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便會出現難以脫機、增加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的現象,嚴重情況下還會直接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由此可見,醫護人員有必要對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加以防范。為此,本文選擇我院心臟外科在2018年接收的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50例和未感染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50例,分析心臟外科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選擇我院心臟外科在2018年接收的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50例為實驗組,另選擇同期接收的未感染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50例為對照組。實驗組中,男性患者有3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齡在35-75歲之間,患者平均年齡為65.14±3.45歲;對照組中,男性患者有3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齡在30-70歲之間,患者平均年齡為48.14±3.71歲。
1.2 實驗方法 所有實驗患者均接受統一的詳細基本信息調查和相關病史調查,具體包括年齡、性別、是否存在意識障礙、呼吸機應用時間、是否存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診斷標準如下:患者在應用呼吸機后48小時之內出現不良反應及臨床癥狀;患者的胸片與接受機械通氣治療之前相比,出現了肺內浸潤陰影或顯示新的炎性改變[1];患者體溫超過了38℃,且白細胞數量超過10.0×109/L,患者雙肺或一側肺出現啰音,痰培養結果顯示存在病原菌。
1.3 觀察指標 本次實驗觀察指標是心臟外科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具體包括患者性別、年齡、是否存在意識障礙、呼吸機應用時間、是否存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9.0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兩組均數的比較采用t檢驗。構成比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選擇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心臟外科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有患者年齡較大、存在意識障礙、呼吸機應用時間較長、存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詳見表1。
3 討論
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屬于常見的機械通氣治療并發癥,尤其是心臟外科患者的主要身體機能已經受到了損傷,此時,給予患者機械通氣治療會進一步增加患者患上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概率[2]。為此,醫護人員需要在結合心臟外科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的條件下,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本次實驗結果顯示,心臟外科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有患者年齡較大、存在意識障礙、呼吸機應用時間較長、存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具體而言,患者年齡較大,會引起組織病變,同時會降低防御機能,繼而增加患者的患病概率[3];存在意識障礙會降低防御機能,繼而增加患者的患病概率;呼吸機應用時間較長,會增加病原體在呼吸道定植的概率,繼而增加患者的患病概率;存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會降低患者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繼而增加患者的患病概率[4]。
參考文獻
周立芹,李樹彥,高春枝.心臟外科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405:1223-1224+1246.
薛燕,仲駿,王秀雯,鄭吉莉.心臟外科ICU患者多重耐藥菌感染情況及預后危險因素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20:44-47.
張海波,佘小銀.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危險因素及預防對策[J].交通醫學,2016,3004:324-325.
林小玲,江山平,趙祎莉,等.心臟外科手術后患者醫院獲得性肺炎的危險因素探討[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1918:2416-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