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應用題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它在低年級數學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切實提高應用題的教學水平,首先在應用題選題或自編應用題題要時要貼近生活;其次要創設融洽和步調一致的情境氛圍;然后要從小學低年級就應重視應用題的訓練;還需教給學生解題的方法、注重典型應用題的專題訓練。
關鍵詞:小學;應用題;教學水平;提高
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應用題教學是難度最大的。對于學生來說,一提到解答應用題,也感覺非常頭痛。在每次學科學習質量測試中,也充分表現出學生對應用題的理解、分析能力欠缺。測試中失分比較多。因此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顯得十分重要。
學生通過解答應用題,可以促進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同實際生活問題緊密聯系起來,從而初步培養其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根據本人的以往經驗,要提高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應注重做到以下幾點:
一、
在教學中自編應用題都要貼近生活
一般情況下,教師們教學應用題,往往都是根據數學課本中的例題備課、上課。但是畢竟課本應用題內容的選取是編者根據當地實際實例編寫出現的,有一定的局限性。與各地實際情況有差距。因此在教學應用題時,不能一味依賴課本例題。
我們應該在備課中,充分考慮當地實際情況,把講例題應改變為解決學生身邊的實際實例。這樣學生才能真正達到學以致用,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題意,也能降低難度。
在備課中,我們應選取學生樂見的事例作為例題教學,效果肯定要比直接講課本例題好得多。這樣做的好處是,選取的題目是貼近生活的實例,學生就容易理解,解答起來就不困難。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就高。學生嘗試解答生活實例后,在解答教材應用題的內容時,就能迎刃而解了。
二、
創設有助于理解應用題的情境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應用題的難易程度,創設相應的生活情境,將本課的目標融入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去,讓學生在情境中感悟和理解其題意,教師既教的輕松也能提高成績,學生既學得容易也玩得快樂。
要創設好的情景氛圍我認為教師應做到:
(一)
應用題教學的課堂導入應力求新穎、有趣、生動,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這樣做可以喚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的思想、思維集中到課堂上,并能誘發學習動機、興趣和積極性。
(二) 在課堂上多送給學生一些微笑和表揚,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的思維,進行主動地學習。
三、
特別重視低年級的應用題訓練教學
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如泉水、小溪匯聚成大海一樣,是一點一滴慢慢積累的解題經驗。它是為中高年級的應用題學習打基礎的階段。因此從低年級起,對學生的應用題就當重視。
在一、二年級的應用題學習中以下兩點很重要:首先,必須讓孩子自己讀題弄清題意。在課堂上,老師出示題目后,應讓學生讀題。由于低年級學生識字量少,剛開始讀不成句也沒關系,教師可以把題里學生不理解的詞給學生講解清楚,然后讓他們多讀幾遍,學生就會弄懂題意了。如果教師給學生讀題,時間一長,學生就養成了依賴的習慣,離開老師就不會讀題,也就不會解答應用題。因此,讓學生自己讀題顯得非常重要,教師在教學應用題時如果經常這么做,學生不僅應用題的分析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語言表達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四、
教給學生解題的方法
到了小學高年級,隨著學生所學應用題難度的增加,在一道復合型應用題中,諸多條件錯綜復雜,解決的問題一時難以理解。因此在小學高年級應用題教學中,就要教給學生一些解題方法。
我們經常所用的方法有1. 觀察法。2. 嘗試法。3. 列舉法。4. 綜合法。5. 分析法。6. 綜合——分析法。7. 歸一法。8. 歸總法。9. 分解法。10.
假設法,等十多種。
例如給學生講解分析法:此法就是從求解的問題出發,正確選擇所需要的兩個條件,依次推導,一直到問題得到解決的解題方法。
例如:某修路隊要修一條長1500米的路,已經修了10天,平均每天修80米,剩下的要在7天內完成,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
解答:(1500-80×10)÷7=(1500-800)÷7=700÷7=100(米)。
這些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在實際解題中,往往是兩種或三種方法同時用到,而且有許多問題。問題在于掌握了各種方法后,可以隨著題目中的數量關系靈活運用。
五、
注重各類典型應用題的訓練
要學好應用題,對學生不僅要加強簡單應用題、復合應用題以及幾何圖形應用題的訓練,還要注重典型應用題的專題訓練。
常用的典型應用題有(1)平均數問題,(2)歸一問題,(3)歸總問題,(4)和差問題,(5)和倍問題,(6)差倍問題,(7)行程問題,(8)流水問題,(9)還原問題,(10)植樹問題,(11)盈虧問題,(12)年齡問題,(13)雞兔問題等十幾種。
例如雞兔問題:
有一些雞和兔圈在一籠里,數它們的頭有30個,數腳共有100只。問有多少兔子和多少雞?
解法1:假設30只全為兔,雞數=(4×30-100)÷(4-2)=10(只),兔數=30-10=20(只)。
解法2:先假設30只全為雞,兔數=(100-2×30)÷(4-2)=20(只),雞數=30-20=10(只),答:有雞10只,有兔20只。
小學應用題教學最突出的就是它的基礎作用,任何一道復合應用題都是由幾道簡單應用題組成的,簡單應用題是小學生學習應用題的開端,為此要重視簡單應用題教學,在一二年級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數學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70.
[2]鄔安紅.數學應用題教學初探[J].教育教學刊,2007(5):95.
[3]周濤.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水平的策略[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10).
[4]吳玉亞.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效率[J].小學教學參考,2014(17).
作者簡介:
陳小梅,甘肅省定西市,岷縣文斗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