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拿到英語寫作的題目時,思維都會發散,會產生豐富的聯想,如果把內容全部列出來,思維就會被打亂,也很耗時間,甚至有可能在某一點上停滯不前,耽誤很多時間。如果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不但能夠使學生的思路清晰地及時呈現出來,還能不斷豐富枝干中的內容,從而使學生的寫作提綱更加明朗清晰,這些過程在學生作文審題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英語;思維導圖;寫作教學;運用
一、 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新課標對初中階段英語教學做出了新的要求,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英語學習的四大技能,寫作是最能體現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的一個技能,寫作能力的考查是初中生英語學習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對老師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教學環節。在傳統的寫作教學中,沒有固定的形式,也沒有一定的規律模式。由于各種原因,這個重要的環節被老師們簡化或直接忽略了。導致寫作成了學生的硬傷,也成了他們最畏懼的學習模塊。面對這樣的困惑與難題,教師在教學中做了一些思考與嘗試,我們可以幫助學生根據思維導圖構建寫作的框架,在寫作時可以根據話題和作文框架在思維導圖里尋找所需要的資料,利用思維導圖形象簡潔、直觀明了的優勢,促使學生大腦對各類信息進行收集篩選和再整合。這樣,記憶內容就比較快速、深刻、有效。學生只要在老師的示范下學會審題方法,就會不斷地有很多新思想、新發現和新感受補充進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更好地做到培養和提升學生英語寫作的能力。
二、
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 提升學生的詞匯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情對學生進行分組,選擇某個或某幾個英語單詞為主題詞,要求小組成員積極展開充分的聯想,盡可能多地想出與這個單詞相關的其他單詞,同時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把這些單詞都畫下來,形成單詞群,幫助學生更簡明地記憶,進而大量地豐富學生的詞匯量。
比如,我們在講解take的短語搭配時,把有關take的詞匯用思維導圖展現出來,學生有了很好的直觀印象,就會有更好的記憶效果和記憶量。
(二) 提升學生的造句能力
學生有了很好的詞匯基礎之后,造句這個過程就簡單多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激勵各個英語水平不同的學生組合出各類要求的句子。教師首先給出某個關鍵詞,鼓勵學生運用發散式方法總結出與之相關的詞組,教師進而引導學生連詞成句,形成更規范更完整的句型。如,在我們學習八年級下冊Unit 1 Whats the matter?這一單元時,教師讓學生表述“我發燒,醫生給我量體溫,讓我吃藥一天三次”這個句子時,教師可以先給出一個關鍵詞“take”,讓學生聯想寫出很多與這個詞相關的短語,接著給出如上圖的思維導圖,學生就會散發出可以用的短語“take the temperature”,教師進而引導學生總結出“發燒”(have a fever)、“一天三次”(three times a day)等的短語表達。基于這些短語積累,學生很容易寫出這句話的完整句子:I have a fever,the doctor takes my temperature and asks me to take the medicine three times a
day。學生的思維過程如下圖所示。
(三) 提升學生成篇的能力
學生確定了相關的作文主題并且學會了思維導圖的模式之后,要利用思維導圖這個學習工具,先畫出作文的主題,接著圍繞作文主題畫出相對應的幾個枝干,組成作文的主題脈絡,最后填血加肉,快速形成全文。
思維導圖被利用于課堂寫作的這種學習方法不但可以大力促進學生聯想式的思維能力的培養,還會有利于形成更新的、更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學生針對某一英語話題進行發散思維時,常常聯想到的詞匯很豐富,還會生成很多不錯的句子。思維工具,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學習工具有助于學生將不善于完整表達的知識顯性出來,同時言語信息也以圖像的方式參與了英語寫作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知識理解、記憶以及運用都能夠更好地將已有的知識信息系統化,他們可以更有條理地思考和整合作文,豐富主題,而且及時地以圖形的方式把思維過程記錄下來。這樣,零碎的詞匯就可以成段成篇,學生寫作文水平也會逐步提高。
總之,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可以讓學生一目了然地清晰本話題的寫作框架,而且能鍛煉孩子們清晰的思考與培養整體構詞的意識以及發散思維、材料選擇、材料整合與遷移的能力。新穎的教學方式還能夠使學生對英語寫作學習產生興趣,對開發學生寫作時的立意、構思具有很大的引導作用。運用思維導圖能夠啟發學生發散思維,給篇章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也提高了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宋永娟.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D].漳州:漳州師范學院,2012.
作者簡介:
毛鳳嵐,高級教師,遼寧省營口市,遼寧省營口市鲅魚圈區素質教育實踐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