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技發展的帶動下,我國小學教育領域在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上都實現了大跨度創新,“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也為我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本文將主要探討如何在“互聯網+”背景下促進小學英語課堂創新教學的實現,望能通過筆者的經驗分享,為廣大教育界同仁提供一定參考借鑒。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英語;教學創新
一、 前言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教學方法的引導,通過教學環節的設置,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小學英語教學的創新提供了新的支點,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學資源更加豐富,互聯網將各種資源聯系在一起,甚至實現了面對面授課,這些技術上的進步都為小學英語課堂創新提供了新的思路,探討“互聯網+”背景下的教學能夠為創新教學提供新的發展路徑,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二、 “互聯網+”概念范疇以及特點
“互聯網+”的概念首次出現于2012年第五屆移動互聯網博覽會上,相比互聯網這個概念,“互聯網+”的場域范疇更廣,“+”意味著互聯網和其他行業的聯合,通過融合互聯網基因,原本的行業能夠在原基礎上有更大發揮空間,實現對資源的優化配置。
“互聯網+”具有以下幾大特點。首先,“互聯網+”具有很強的跨界融合性,能夠在傳統行業中通過嫁接互聯網資源,實現深度技術化、信息化。其次,創新驅動性,“互聯網+”是一種思維模式,能夠為傳統行業的創新發展帶來新的機遇。第三,重塑結構性。“互聯網+”能夠對傳統的行業資源進行資源重新優化,調整現有內部結構,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第四,“互聯網+”具有一定開放性,“互聯網+”本身具有信息資源的共享性特征,能夠將原本的信息和新的資源嫁接,從而實現更為開放的特性。
三、 小學英語課堂中“互聯網+”的應用
將“互聯網+”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中,能夠對現有的課堂教學資源進行重新整合和優化調整,也能夠打通線上和線下的資源,實現課上和課下的聯動融合。“互聯網+”在英語課堂上的應用能夠拓寬小學英語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讓課堂教學趣味性更強,有效提升教學的效率、培養學生的學習趣味性,對于小學英語教學來說,融入“互聯網+”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有很大幫助。
當下很多小學都將“互聯網+”嫁接到英語課堂中,運用視頻、圖像等方式,提高了教學效率。然而在應用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部分教師在應用路徑上沒有抓住“互聯網+”的精髓,從而導致對“互聯網+”的應用只是流于表面,內核還是傳統教學模式,沒有做到創新。還有的教師沒有把握好“互聯網+”和英語教學融入的“度”,過多地在課堂上使用互聯網資源,占用了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使得教學方向出現了偏離,降低了教學的有效性。
為了有效促進“互聯網+”和小學英語的結合,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年齡段特征,將互聯網中的教學資源有選擇地放在課堂上。融合“互聯網+”的教學策略并不意味著對傳統小學英語教學的完全顛覆,更在于傳統和現代技術的融合,通過“互聯網+”的融入,實現教學手段的豐富,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對于小學英語教師來說,“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也意味著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不僅包括教學水平也包括相關的課件制作能力等等,學會將網上的資源為己所用。
四、
運用“互聯網+”創新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相關措施
(一) 運用“互聯網+”創新單詞記憶教學
對于處于小學階段的個體來說,學習英語最大的困難就在于記憶單詞。小學生都認為記憶英語單詞是一件枯燥的事情,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創新方面,教師可以運用“互聯網+”的優勢,顛覆傳統的機械式記憶模式,例如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視頻或者動態圖的方式,讓學生先進入單詞的學習情境之中,然后在理解單詞的基礎上進行記憶。為了增強趣味性,教師也可以利用“互聯網+”的互動教學優勢,例如運用游戲學習法,實現人機之間的互動,不斷通過重復訓練讓學生加深單詞的印象,在輕松的氛圍中完成對單詞的記憶。
(二) 運用“互聯網+”實現句型識記教學創新
除了在單詞的記憶背誦方面“互聯網+”能夠提供創新技術支持之外,也能夠對句型識記教學實現一定突破。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句型講解時常常過于專注于書本,學生很容易遺忘,這不僅和缺乏語境有關,也在于教學的形式缺乏足夠的環境因素刺激。互聯網上存在豐富的小學英語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將互聯網中的視頻放到課堂中進行播放,為學生進行更多的情景融入教育。例如在外研英語三年級起點課程中有關于“問好”的教學,此時教師可以在視頻中展示人與人之間相見之后的不同打招呼形式,讓學生能夠對這些打招呼的用語做出區別和認識,然后讓學生回顧并模仿視頻中的內容,從而加深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在情境之中,加深學生對于句型的應用,起到更為深刻的識記效果。
(三) 通過“互聯網+”實現場景教學的創新
學習英語的目的在于應用這門語言,然而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式中,教師普遍缺乏生動的情景引入,學生只能在班級內部進行學習交流,缺乏和外界的實踐機會,然而“互聯網+”技術的出現,能夠實現不同時空和維度之間的交流,教師可以通過連接視頻的方式,讓學生能和外界進行英語之間的對話交流,或者對互聯網中的英語對話進行模仿。也可以運用專業的英語發音軟件,糾正學生的發音方式。這種在情境教學方面的創新突破,能夠突破學生現有的思維束縛,認識到英語的應用實際情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應當緊跟技術的發展,在內容上進行創新,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個性發展空間,作為小學英語教師,需要不斷地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利用“互聯網+”的優勢,促使我國小學英語教學水平能夠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陳靜.智慧課堂,智能教學——基于互聯網環境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研究[J].校園英語,2017(42):208-208.
[2]王瑩.“互聯網+”在小學英語課程中的應用——初探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整合[J].時代教育,2016(20):240-240.
[3]蔡健花.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創新開展和實踐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7):90-90.
作者簡介:
楊莉,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寧夏回族自治區賀蘭縣回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