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色彩知識是小學美術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色彩知識的學習與運用也是決定學生繪畫表現力的重要因素。學生在課堂中對色彩的學習、積累、運用以及保持、增強對色彩的敏感度,需要教師在課堂中進行積極、有效的指導;在這其中色彩知識的學習與積累是最基本的,只有對色彩知識有一定基礎和積累才能在之后的運用中得心應手。所以為了在美術課堂學習中能讓學生更好地感受色彩、積累知識,教師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加強色彩感知以及知識儲備,幫助學生深刻地掌握色彩知識;同時從學生自身來看也應不斷地學習,并能夠合理有效地整合教師傳授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到知識的學習、積累與運用。
關鍵詞:小學美術;色彩知識;學習;積累;運用
一、 潤物細無聲——注重色彩知識的傳授
小學階段的色彩知識學習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關鍵點,學生色彩知識的學習、積累更是離不開教師的教授。色彩知識的學習能培養學生的色彩感受力進而培養學生對于美的欣賞能力,從而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但實際教學中卻很難實現色彩知識學習目標,其中教師的教學方式有很大關系,所以可以嘗試以下教學方法:
(一) 通過游戲教學的方式掌握色彩知識
色彩知識的學習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做到的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那么教師就可以采用學生都喜歡的游戲方式。游戲的采用應從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展開的游戲活動也是應該能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的,這樣才能為學生學習色彩知識做好鋪墊,也能使得枯燥的課堂變得輕松有趣。
在已有的教學經驗中,在一年級的色彩教學中采用過涂色游戲的方式。先把學生進行小組分類,再讓學生自主挑選需要的顏料;給學生一個創作主題讓他們自由進行發揮,最終完成作品以后展示每個小組的作品并跟大家一起來分析、學習其中的色彩知識。這樣的學習方式也避免了學生只能用一些簡單的涂色工具進行表現,從整個課堂效果來看也是非常好的,學生的繪畫興趣也極高。
(二) 通過多媒體使用的方式掌握色彩知識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教學中多媒體已廣泛地應用到教學中,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美術老師也需要借助這樣的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多年的實踐已經有力地證明多媒體技術教學的優勢,能有效地彌補傳統教學中的不足。在教學中教師使用的多媒體技術可以更準確地將色彩知識、色彩間的差異展現出來,學生也能在對比中理解色彩,掌握色彩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色彩辨識能力,增加學生的色彩知識。
(三) 通過生活中的點滴來掌握色彩知識
學生的學習離不開生活,美術教學同樣不能脫離生活,要建立起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學生想要從平常的生活中掌握色彩知識必須要關注生活中的點滴,同時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去認識色彩,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感知色彩、積累色彩知識,這樣才能有效地把色彩知識運用到美術課堂中。通過這樣貼近生活的方式來增加學生色彩知識的掌握。
二、
博學篤志——加強色彩知識的累積
色彩是一門極具魅力的藝術,有著十分獨特的感染力與表現力,培養學生的色彩能力是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節。色彩知識的學習不僅需要教師的幫助更需要學生從自身出發,有意識地去學習、積累知識。小學階段的學生可以從以下的方式去嘗試:
(一) 了解色彩作用
色彩具有刺激視覺感官的作用,一個鮮明的色彩會吸引人的注意力,一幅色彩鮮明的繪畫作品更是能引人注目。通過學習色彩的知識能讓學生同時了解繪畫中的形與色的結合,讓學生能更清晰地了解物象、表達物象,從而能更直觀地傳達作品的內容。比如在欣賞課中教師在課堂上就可以運用一些典范之作讓學生自己去欣賞然后教師再和學生一起進行賞析,了解畫作中畫家使用色彩的目的,為什么要這樣使用顏色,會產生什么樣的效果,這樣學生對畫面色彩就會有更深的認識。
(二) 了解色彩表現形式
色彩的表現形式隨著美術的發展變得多樣起來,主要的表現形式大致可分為:條件色彩、固有色彩、裝飾性色彩、表現性色彩等。小學生雖然不需要對每一種形式都深入了解,但初步地學習這些色彩知識以后對色彩的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學生了解這一點以后,在欣賞、學習中注意到色彩的知識,更容易發現作品中的色彩方式特點,從而加強、加深對色彩的理解。
(三) 了解色彩和諧與對比
繪畫中畫面色彩是一個核心的問題,學生經過學習了解色彩的知識并加以認識和掌握,對學習是非常有益的。要想了解畫面中的色彩和諧與對比必須先進行大量的欣賞。比如在美術欣賞教學中,首先可為學生準備好一些基本的資料,學生進行資料的閱讀并進行色彩的分析與對比。給予學生自我學習的時間,再讓學生結合資料進行討論學習,分析其中的色彩知識,了解色彩的和諧與對比,學生都能更好地理解作品,了解色彩方面的相關知識,也是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和掌握色彩知識。
三、
有納才能吐——靈活色彩知識的運用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色彩基礎知識也是非常豐富的,所以對于色彩知識的學習不光需要教師的教授也需要學生不斷地自我學習,充實自己的色彩知識。教師在向學生傳授色彩知識的過程中方式方法要靈活多樣,做好最基本的知識點的內容結構傳授后再根據每班學生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知識點,切不能采用籠統的教學方式。在這之后再讓學生們將學習后的課堂色彩知識靈活運用到作品中,同時學生自有的色彩知識也需要結合教師教授的內容、知識點,把兩者有機結合在一起,這樣知識的穿插與靈活的運用能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 創設情境,讓學生積極、主動施展
在美術課中,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狀態,遵循美術課堂中的課堂趣味性與針對性教學的原則,根據實際情況巧妙地運用教學方式,以激發學生產生創作的欲望。比如;我在人美版小學美術一年級《釣魚》這一節課中,首先我利用多媒體播放圖片和音樂,讓學生欣賞各種各樣的魚;再通過展示《小貓釣魚的視頻》,引出本節課教學內容。這樣的方式不僅讓學生以直觀的方式感受了魚的色彩與造型;而且通過欣賞充分地讓學生了解到了各種各樣顏色的魚,再有通過鼓勵在欣賞環節中的探究學習讓學生充分感受創作的樂趣。這樣的創設情境,不僅大大激發了學習興趣,對色彩知識的掌握也會更進一步。在作業環節中學生們會帶著強烈的繪畫興趣進行創作,積極主動地開始施展學習所得的色彩知識,為完成學習目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達到了“課伊始、趣即生、末施展”的良好教學效果。
(二) 提供空間,讓學生自由發揮
《美術新課標》中明確提出的:要鼓勵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比如:在小學美術四年級美術課《泥玩具》中,首先給學生欣賞了各式各樣的泥玩具,讓學生去了解在泥玩具中色彩帶來的不同效果。其次,教授學生掌握搓泥條、泥條盤筑的要領,讓學生體會制作的快樂。教授過程中通過采用色彩調和的方法,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色彩帶來的不同效果。針對性地分析、解決,如何使用恰當的顏色,再逐步掌握各顏色銜接的方法。最后,對于作品的評價,我采用的是評選色彩搭配最佳組跟最佳創作小組,以及又快又好小組。學生們為了得到老師的表揚,都非常積極地參與,并說明自己在小組當中發揮的作用。最后作品展示中有看到各種各樣的圖案:有小動物、卡通人物、民間泥玩具的模仿等等,實在是很豐富!而且學生使用的色彩搭配大都能很好地突出想要表達的效果。這樣一節課,不僅能使學生能夠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中探究、學習,而且基本做到讓學生靈活運用課堂所學知識,真正做到了是為促進學生的發展而進行教學活動。
(三) 有納才能吐,讓學生自由發展
在已有的教學經驗中,曾經有一位非常出色的學生。在參加江蘇省級繪畫比賽中取得非常好的成績,并且她的作品還有幸被安排到生肖郵票的郵票出版中,更是在省級報刊上見報。在她的作品中就將繪畫的形與色結合的非常好,真正地做到把色彩知識靈活地運用在自己的作品中。
總之,在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采用多種多樣、靈活的教學方法,達到不斷優化教學,突破難點、解決教學重點的學習效果,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教學效果,豐富感性認識,開闊視野,激發學習的興趣,從而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期達到推進教育現代化和素質教育發展。同樣對于學生來說,課堂學習中的色彩知識學習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問題,這也應當引起每個美術教師的重視。作為小學美術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就應該做個有心人,勤于思考與發現,并采用多樣的教學方式不斷地向學生傳授相關知識,在無聲無息中讓學生掌握色彩知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需要自身的努力,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雖然不是完全靠自我學習,但是個人的努力在學習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并整合師生間的學習資源,為的就是幫助學生,提高學生對色彩知識的學習、掌握、積累,從而真正地做到讓學生全面地發展。
作者簡介:
金強龍,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周市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