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初中美術教學中知識與技能的重要性,提出了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學生觀察能力培養不到位、學生理解能力形成空間不足、學生自主創新活動匱乏等問題。最后提出了確定教學目標改變傳統教育思維,改善教學方式保障教育趣味突出,開辟創新活動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等具體發展策略。由此來促進初中美術知識與技能培養活動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初中美術;知識與技能;藝術素養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的美術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內容。這是因為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知識與技能是初中美術教育的基礎內容,缺乏這個內容就無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在現實中,因為學校和教師的忽視,加上傳統教育思維的影響,初中美術的知識與技能培養存在困境。所以教育者必須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和策略去進行實踐,培養初中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
一、
初中美術知識與技能教學的重要性
在《美術新課程標準》中,教育部門將教師的教學設計定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這三個發展目標。在這三個設計中,知識與技能是最基礎的內容。學生的學習是立足在知識與技能基礎上的。任何一項美術實踐的開展都要在知識與技術的基礎上發展。學生學習美術知識與技術,就能夠由此獲得進一步的發展。
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的學習開始從簡單的美術觀賞和實踐活動轉向了系統化、理論化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從中形成觀察能力、構思能力以及審美能力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美術知識與技能來掌握這些能力,形成系統化的認識。
美術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中有很多關鍵內容,比如透視原理、意境構建、留白技術等,這些內容在小學階段基本是沒有學習的,而這些內容又是初中美術學習到高中美術學習的銜接內容。因此,教師必須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進行這些知識的培養。另外,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的實踐技能需要培養起來,特別是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作能力。從這些方面來看,初中美術的知識與技能的培養非常關鍵。那么,也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美術知識與技能的培養。
二、
初中美術知識與技能培養的問題
在初中美術知識與技能的培養過程中,存在一些細節問題。這些問題會影響到教師的教學效果,影響到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
(一)
學生觀察能力培養不到位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的觀察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學生接受知識的第一步。然而我們發現很多學校和教師對美術學習并不重視,他們上課的時候基本上就是利用手邊的教材和教參來進行教學,甚至很多時候根本沒有開展恰當的教學活動,而是將美術課堂變成了自習課,或者干脆給考試科目去學習,給學生做其他科目的作業了。這一做法讓很多的學生根本接觸不到廣泛的美術知識。一些學生也可能因為這個內容而出現了厭學情緒,根本沒有把美術課當做是一項重要課程,而是將美術作為休息或者做作業的時間。這樣的現象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經常出現。
教師的引導不足,學生自我放松。最終導致了初中生對美術知識的陌生。學生連基本的知識學習都不能保障,那么學會的接受和觀察能力就得不到發展。觀察能力的形成是需要大量的美術素材的,并且學生需要掌握合適的方法和手段才能夠促進學生觀察能力的提升。現在初中生能占有的美術素材都不夠充分,自然觀察能力的培養也就無從說起。
(二) 學生理解能力形成空間不足
在學生掌握感性材料的基礎上,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在初中生的美術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反復的觀察和思考,并且接受個人知識背景、生活經歷、家庭教育、社會輿論等方面的影響而形成獨特的認識和理解能力。這是學生對知識和技能深入把握的途徑。那么,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就要進行恰當的教學設計,在觀察分析基礎上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然而,實際教學中學生能夠掌握的素材不多,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過于表面化。這就無法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無法將學生的知識與技能轉化成他們個人的藝術素養。還有一些教師沿用了小學階段的教學方法,過度地要求學生準備的描摹,而不加思考地學習和掌握,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知識,但是卻無法將知識與技術同個人實際結合起來,浪費了學習時間,學習效果反而不好。
(三) 學生自主創新活動匱乏
初中生的美術學習需要掌握知識和技能,檢驗學生學習情況需要有相應的實踐活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重點在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掌握之上。不少教師認為學生能寫、能畫就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實際上,學生還要將這些美術知識和技能變成自己的,那么就需要學生在美術學習中進行一些自主創新。自主創新活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幾乎是難以看到的。這是因為教師的教學實踐不充分,而美術創新實踐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作為一名考查科目一般學校是不愿意進行這方面的投入的。
三、
促進初中美術知識與技能發展的策略
鑒于這些方面的問題,在初中美術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培養,就要從多個方面開展教育實踐,促進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提升,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
(一) 確定教學目標?改變傳統的教育思維
在初中美術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確定準確的教學目標。將教學目標細化到教學活動的細節方面。這樣就能讓每節課的教學任務都能顯示出來。教師根據教學任務開展教學活動,讓每節課都能夠內容充實,目標準確。教學活動能夠目標清晰,那么也就能夠讓學生的課堂有事可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系統化的教學。
(二) 改善教學方式?保障教育趣味突出
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改善教學方式,將教學內容與現代教育技術聯系起來。如此也就能夠將更多的科學教學方法融入教學之中,實現美術教學中的和諧發展,也讓學生能夠提升綜合素養和能力,拓展各方面的能力。
(三) 開辟創新活動?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利用各種趣味性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通過講座、美術欣賞、錄像觀摩、博物館(美術館)的參觀等。這些具體的活動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這些活動來促使學生展示個人特色,培養學生的美術知識與能力。
因此,在初中美術的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明確教學目標,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融合趣味教學,創新教學策略,努力地培養初中學生的美術知識與技能,從而提升學生的藝術核心素養。
作者簡介:
陳廣霞,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老君坡鎮教育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