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效率的提高應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初中化學是學生學習化學的起始階段。因此,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合理高效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尤為重要。初中化學教材的編寫中注重知識內容的體現,對學習方法的指導內容相對較少。因此編寫和使用導學案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和提高教學效果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初中化學;學習方法;教學效果
一、 導學案的編寫
本節課導學案的編寫注重從學生學習的基礎出發,學生已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習了《課題1?燃燒和滅火》相關知識,生活經驗上已對化石燃料有一些初步的了解,知道燃燒過程中會放出熱量。導學案設計體現四個方面的內容:學習目標;自學指導;合作探究;課堂反饋。在前三個環節的導學案設計中加入適當的學習方法指導,意在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 教學過程部分環節中導學案運用的實踐與分析
環節1?情境導入:多媒體展示古代人取暖的設備,引出利用燃料放出熱量,順利進入新課的學習,同時展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分析:導學案中編寫的學習目標包括知識目標和學法目標。知識目標是本節課學生應掌握的知識內容。學法目標是根據本節課應完成的知識目標進行的針對性設計,一是用圈點勾畫的方法閱讀并提取有效信息,同時進行歸納、比較、分析。二是通過分組實驗,觀察和分析現象進而得出實驗結論的學習方法。學習目標展示在導學案的開始部分,讓學生明確本節課應完成的學習任務。
環節2?認識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問題1]我們知道燃料的燃燒會釋放出熱量,那是不是只有燃燒才能釋放熱量呢?
(多媒體展示導學案中分組實驗一用鎂條和稀鹽酸反應證明反應放出熱量的實驗操作方法并講解)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要按實驗要求完成實驗,注意觀察現象,同時在《導學案》中記錄好實驗現象。在實驗過程中巡視指導,與學生一起參與實驗和討論。實驗后提出問題,讓學生來回答觀察并記錄到的實驗現象,以及觀察實驗過程中用到了哪些實驗方法。
學生活動:開始分組實驗,實驗過程中積極討論,交流感受,并記錄實驗現象。實驗后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總結出實驗中主要是用眼看、鼻聞、耳聽、手感等方式得到實驗的現象
[問題2]同學們結合剛才的兩個實驗,利用3分鐘時間討論完成相關問題。
(多媒體展示導學案需討論的有關化學反應變化中能量變化的內容)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參考導學案中展示的有關討論問題的方法,提示組長組織組員有序發言討論
學生活動:結合實驗和課本內容積極討論并記錄討論的結果。討論完成的組,組長舉手示意。
全班完成討論后請同學展示答案。
[問題3]實驗結論是用什么學習方法得到的嗎?
[學生]通過分析實驗現象,得到不是只有燃燒會放出熱量的結論的。
分析:學生學習化學過程中的動手實驗能力和分析實驗結論的能力相對薄弱。本環節的設計通過導學案展示學生實驗過程中的具體做法,為學生能順利開展探究實驗提供有效的保障。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觀察和記錄實驗現象時應該注意的問題。實驗后通過問題的設計,讓學生總結觀察實驗的方法以及分析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論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課堂學習的效率。
環節3?認識三大化石燃料
教師活動:提示一下學習方法(多媒體展示)閱讀過程中,掌握提取有效信息,以及在閱讀過程中進行歸納、比較、分析的學習方法。
學生活動:展示《導學案——自學指導》有關化石燃料的學習內容。
分析:本環節設計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閱讀過程中,提取有效信息,以及在閱讀過程中進行比較、歸納、分析的學習方法。自學指導的內容主要是學生課前利用自習時間通過自主學習完成的。因此在導學案的自學內容設計中,問題應該相對基礎,讓學生在完成的過程中對本節課的基礎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并產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在編寫導學案過程中加入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內容,使學生的自學更加有的放矢。課堂上讓學生展示回答,學生間相互評價。
三、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課前布置學生完成化石燃料的部分知識的自主學習,培養了學生的閱讀提取信息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通過課上展示預習結果,學生完成自主學習效果較好。授課時,先展示學習目標和學法目標,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明確學習要求,目的性明確。教師把整節課的主動權都交到學生的手中,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實施過程中,增加一個簡單的分組實驗——鎂和鹽酸的反應,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直接感受的放出熱量的反應不只是燃燒。同時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關注學習內容。整節課,學生能積極的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參與意識強,積極討論與發言,合作學習的氣氛很濃。學生交流討論時,運用多媒體制作倒計時效果,提高了學生的討論學習的效率。在學習任務完成后,設計了相應的課堂反饋練習,使學生及時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參考文獻:
[1]黃宇志.淺談初中化學“學案導學”教學模式[J].職業技術,2010(4):6-7.
[2]朱凌虹.導學案的編制與實施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理科考試研究,2014(10):82.
作者簡介:
閆偉,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仙游金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