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教學效果對于學生學習的作用顯而易見。通過采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營造小學數學優質課堂,學生的學習數學的熱情和積極性可以得到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可以有效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營造優質課堂;技巧探究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開展,新時代教育教學戰線的主要任務是課堂教學優質氛圍的營造。當代教師應該具有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沒有創造力的教師不能算得上是一名合格的教師。教師必須善于結合學生心理特點來構建小學數學的高效課堂,根據學生課堂教學中的表現來創設與學生學習狀態、文化背景、生活情況密切相關的學習情境。
一、
師生充分互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應時刻把組織教學與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緊密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凸顯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要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這樣的課堂教學氛圍下學習數學知識,才能始終保持著高度的熱情。同時也獲得了學習數學的方法和技巧,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有明顯提高,慢慢培養起學生學習的正確情感、積極態度和優秀品質,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健康發展。完全按照原來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來組織現在的課堂教學是絕對行不通的,當今的學生已經完全不能接受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模式了,因此,對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與創新勢在必行。于是我一邊研究現代教學方法的相關內容,一邊將其運用于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在踐行課程標準的同時,進行教學方式和方法的優化,注意留存和推廣好的教學方法。
通過精心設置、創設簡明且呈現梯度的問題情境,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其目的在于讓師生在平等的交流中合作完成一項任務,從而燃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教師所授教的知識才能被學生更好地領悟。
二、 注意教的時機,激活創造性思維
質疑設疑的教學方法是否可以成功關鍵在于能否把握好設疑時機。因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設疑活動能否順利進行,能否切中教學重點,在于教學時機把握得好壞,教學時機把握得恰到好處,課堂教學的效果也就會比較理想。在導入新課時進行巧妙的設疑,能激活學生創造性思維,幫助學生迅速集中分散的注意力。如:在教學“圓的認識”第一課時時,教師就可以提出巧妙的問題設疑導入:同學們,你們八月十五時看到的月亮是什么形狀的?與平時你們看到的月亮有什么不一樣?這樣學生的好奇心很容易被激發,學生對教材所講的內容也會有初步的印象,學生的數學思維很快被調動起來,積極進行熱烈的討論,課堂氣氛也就空前活躍起來。
三、 注意教的藝術,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
相當一部分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況很嚴重,面對問題根本不愿積極地去動腦子,他們早就習慣了“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我經常讓學生在學習當中去爭辯。辯論燃起了學生們的斗志,提高了學生探究數學問題的主動性。許多學生為了展示一下自己水平,積極主動舉手發言,就連那些平時不愛說話的學生也積極地投入到辯論當中。例如:每學完一單元,我便讓每個小組出十道判斷題,十道填空題,然后將全班同學分成兩大組進行相互提問,答題完畢后講解解題思路。比如,在判斷“平行四邊形任意一條底上可以畫出的高只有一條”的正確與否時,學生在辯論當中能夠聯想到老師教過的“平行線間的距離處處相等”,從而得出結論,提反對意見的同學仔細思考后也覺得有道理。學生的創造精神和競爭意識得到培養的同時,學生的創造意識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備了創造意識,無限創造力的成果才會應運而生。
四、 注意教的對象,提供互動的機會
小學生雖然年齡小但表現自我的欲望很強。教學中不妨讓他們自己對所學知識加以總結,他們自己總結出來的一些記憶口訣,雖說不是那么朗朗上口,但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探索性和創造性都空前高漲,讓學生覺得自我價值得到了實現。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都會保持一個與眾不同的學習態勢投入到以后的學習中。
給學生提供討論、總結、創造的機會學生才能大膽進行創新,這樣學生的創造能力得到了培養,他們的槪括能力也得到了增強。學生通過自主互助學習,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也都大大提高了。
五、 更新教學模式,優化教學過程
隨著社會的進步,多媒體技術成為我們的課堂中一種重要的輔助教學的手段,恰當地運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能夠使抽象枯燥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用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構成的數學課件來創造教學的形象化情景,可以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直觀的理解,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展學生數學的理性思維,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多媒體來輔助教學還能夠活躍學生在課堂上的狀態,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使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得以提高。通過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增強了學生的記憶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變以教師教為主體的傳統課堂教學成以學生為主人公的新型課堂教學,從而使整個教學過程順利圓滿地進行。
作為一名一線小學數學教師,我的教育理念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而不斷更新,作為一名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者,我對小學數學優質課堂的營造研究也會進一步深入,我愿用創造與新課程一起成長,用語言去完整表達自己的心聲,用頭腦去認真思考問題,用心靈去細心體會感悟,用自己眼睛去觀察發現,用創新去迎接數學教育的新時代。
參考文獻:
[1]張藝琴.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化教學法應用探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
[2]孫海芹.關于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1(48).
作者簡介:
崔曉云,山東省濱州市,山東省濱州市鄒平市韓店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