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可以促進學生對音樂知識主動理解能力提高,進而促進音樂學習效果的提高和整體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自主管理;提高;培養
小學音樂教育在學生綜合素質提高方面起到無法替代的作用,特別是音樂課堂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培養方面的作用尤為突出。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以來,怎樣盡快提高學生的音樂課堂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更放到了突出位置。
一、
影響小學音樂學科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發展提高的問題及原因
(一) 教學方式陳舊影響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
當前由于受到師資配比限制,很多學校出現了音樂教師嚴重缺乏的現象,為了解決教育教學開展的現實問題,很多學校只好優先配齊語文、數學、外語等相對的主要學科教師,明知道音樂學科的教學也是很重要的,但由于現實原因也只好忍痛割愛,有的干脆就把音樂課變成語文、數學或英語課,勉強開設的也就是任用一些因為年齡或是健康原因而不能從事語文、數學教學或班主任工作的教師臨時擔任音樂學科教學,這就必然導致了音樂教師不專業,上課應付了事的現象產生。
在當前網絡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一些音樂教師不能及時更新教學理念,依然采取陳舊教學方式進行音樂課堂教學,因此導了學生音樂素養和綜合能力發展受到很大局限,進而影響了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
在常規音樂課外活動開展中,由于受到一些教學資源條件限制,比如“六一文化節”了“十一大合唱”,這些傳統慶典要想正常開展沒有音樂老師的參與組織和排練是不行的,可一個學校就那么一、兩個專業的音樂老師,他們每天除了要完成正常的授課任務外還要投入大部分精力去組織節目,由于超負荷的工作,時間久了就難免會產生懈怠或抵觸心理。因此很難保證小學音樂課教學質量的改進和提高,導致課堂上教師缺乏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技能,進而制約了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形成。
(二) 教學方法單一,學習興趣不濃影響了學生自主管理意識的形成
因為音樂課堂教學長期被打入冷宮,所以教師缺乏動力,上課目的就是草草地完成學時任務。很多教師不要說能對學生正常基本音樂技能進行訓練,就是把課程標準要求的任務目標落實到位都很難。
非專業的音樂教師沒有能力去鉆研教學,專業的音樂教師更是沒有興趣去研究如何進一步優化音樂教學,時間久了整個課堂就變成無人問津的替代品了。原本應該詩情畫意的音樂課堂只不過是教師簡單教唱幾段流行歌曲或是播放一些當下的流行歌曲罷了。學生的樂理知識和節奏、拍節、律動技能根本不會在課堂教學環節中得到有序訓練。尤其是小學階段,學生心理成熟度還不夠,如果只是簡單地跟唱幾首歌曲或是學一些根本無法理解內涵深遠的經典名著,那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和良好審美素養的培養那是遠遠不夠的,時間長了就必然形成教師疲于應付,學生冷漠倦怠的現象。課堂上學生根本沒有主動參與體驗活動的機會,時間久了他們主動參與音樂知識學習的熱情就受到了削減,在音樂知識的學習中自主管理能力自我提高的意識就逐漸變淡,從而影響了應有音樂知識學習能力的提高。
(三) 學校音樂實踐展示活動內容少,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得不到應有發揮
因為音樂教師不專業或是專業教師非常少,所以很多學校在平時根本沒能對學生進行正常的器樂、聲樂、舞蹈等方面的專項技能訓練,班級里五音不全、動作不協調的學生大有人在。合唱隊、器樂小組、舞蹈隊等特長小組更是沒有,這樣就直接影響了學校文體活動開展的效果。很多學校也就是在僅有的幾個節日,如“六一”“國慶節”等排練些一些簡單地獨唱或是小合唱等節目來慶祝一下,根本談不上學生的音樂興趣和特長得到充分的發掘和提升。學生的音樂靈感和天賦失去自我展示的舞臺,就會喪失音樂學習的興趣,更無助于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發展。
(四) 音樂課時不能得到充分保證,影響學生實踐能力培養
在課程設置上小學音樂課的節數通常是每個班級一周兩節。但由于有些學校課外活動較多,還不能占用主科的授課時間,所以通常就會把班級的音樂課占了,學生好不容易盼來的一節音樂就這樣被無情地抹去了。沒有授課時間保障音樂課的教學質量通常都是不高的,進而影響了學生課堂學習中音樂能力的訓練培養。
(五) 學生缺少良好的音樂學習環境,影響自我管理能力提高
身處媒體多元化時代的初中生,按理說要想獲取不同風格的音樂是相當容易的,網絡遍及所有領域可以隨時隨地地接收到音樂。物極必反,因為缺少對孩子音樂欣賞內容地正確引導,很多孩子很小就被成人化的音樂所熏染,不能主動地去欣賞適合他們兒童的活潑健康的少兒音樂,進而影響到了音樂課堂學習主動管理能力的提高。
二、
小學音樂教學開展活動促發學生自主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一) 重視音樂學科教學,側重學生自學能力培養
要想從根源上樹立起對音樂學科重要性的認識,就要從音樂學科的課程標準解讀理解上入手,課程標準鮮明地提出了音樂學科的重要性: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通過有組織的音響實現思想和感情的表現與交流必不可少的聽覺藝術,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為人類文化的一種重要形態和載體,音樂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內舾,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伴隨人類歷史的發展,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對音樂的感悟、表現和創造,是人類的一種基本素質和能力。
課程標準中也特別提出了音樂課程的價值在于:為學生提供審美體驗,陶冶情操,啟迪智慧;開發創造性發展潛能,提升創造力。從中可以看出課程標準對音樂學科的重要性已經闡述得非常明確了,所以必須組織個級主管教育的領導和相關教師認真學習領悟課標實質,從觀念上根本改變原有的主觀認識,只有對音樂學科重要性有深刻地認識了,才會真正設法采取必要的手段去改進教學,進而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音樂課堂自我管理能力進行培養訓練。
(二) 完善教學能力,提高學生主動管理能力培養技能
音樂學科不同于其他的學科,需要教者具備專業的音樂技能和良好的音樂素養。因此如何在學校配足這樣的專業教師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以就必須加大音樂教師的培養和培訓力度,通過各級各類的培訓和技能指導來提高音樂教師的整體水平。并且還要提高憂患意識大力培養音樂教師的新生力量。學校要盡量配齊音樂學科所需的教學器具,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學校音樂教學水平的提高。促進學生音樂綜合能力的培養提高。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設計一些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實踐的環節內容,這樣學生就會在活動體驗感受中提高了自學能力,促進主動管理意識地有發展形成。
(三) 落實課程標準所規定教學內容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音樂教師要認真領悟課程標準理念并努力全面落實課程標準所規定的各學段教學內容,使學生掌握必備的基本音樂技能。促進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在不同階段得到應有的發展提高,尤其側重音樂課堂自我管理能力的意識提高培養。比如在音樂教學內容選取上,教師要善于創造性地開發使用音樂教材資源,鼓勵學生大膽進行歌曲或者舞蹈創編等,使學生在創造性地音樂實踐探索中促進自主管理能力地發展提高。
(四) 增加音樂課的地方特色元素,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意識
除了要保證音樂課的上課時數外,還要結合本地音樂學科開展的有利方面,開設特色音樂課。如開始豎笛教學中通過開設小舞臺展演評比,讓學生自主學習;或在音樂課堂中教唱歌曲、欣賞歌曲中用有趣的手指操、情境設置、節奏練習、用各種身邊小道具如紅領巾、凳子、筷子等讓學生在律動中感受音樂的樂趣,充分發揮自主學習的能動性。
(五) 學校要為學生音樂實踐活動搭建絢麗的舞臺
音樂學科教學要求的專業性訓練內容很多,學生要想在這方面有更大的提高,就必須要有拓展演練的空間。因此學校就要積極通過開展各種有意義的文化活動,來激發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學生在豐富的文藝表演中淋漓盡致的展現出自己的特長,如演奏、舞蹈、獨唱、合唱等。既培養了學生的美感展示了音樂特長,又有效地緩解了他們的學習壓力,同時又能促進他們合作精神意識的培養,對學生主動管理能力全面提高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六) 優化音樂課堂教學評價培養學生良好音樂價值取向
要想從小培養學生的良好情操,就必須對他們的審美取向進行正確的引導。因此除了進行正常的課程內容傳授外,對學生課下欣賞什么樣的音樂內容也要適時地加以引導跟蹤,力求引導他們欣賞學習積極健康、生動活潑的符合兒童身心特點的音樂作品。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從小養成健康、陽光的審美情趣來,從而提高他們主動參與學習管理的意識能力。
三、 結語
當前,音樂學科教學存在的問題是很嚴重的,尤其對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引導培養十分迫切。廣大一線教師只要做到大膽創新、勇于實踐,就一定能夠使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得到發展提高。
參考文獻:
[1]許英.先學后教,提高音樂課堂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音樂天地,2014(12):14-16.
[2]王鳳華.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創建自主學習的音樂課堂[J].音樂天地,2015(4):36-38.
作者簡介:
吳曉霖,江蘇省常州市,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湖塘橋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