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術是可以體現出學生的素質和修養,是學生成長的第一步。合作學習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更注重學生的品質、價值觀以及合作精神。在教學中教學生合作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可以更好地培養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團隊意識,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
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更新,小學的課程也在不斷地改進和更新中,小學美術教學也成為重要的課程,要求老師們改變傳統老舊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要求老師們去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合作學習的模式,還能夠調動課堂氣氛,老師們應該要多學習這種新的教學模式。
一、 存在的問題
在教學中,一直都是好學生在統治天下,學習不好的學生一直都在被排斥在外,想要參與時,往往都會被拒絕。有時候老師提出的合作并不適合學習,甚至提出的合作要求還不如單獨學習的效果好。學生在交流中,幾乎都是嘴在動,卻沒有實際性話題,老師們也沒有辦法保證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在交流匯報中,每個小組都是用繪畫來展示成果,沒有新意,形式非常單一。
二、 合作學習的意義
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比較單一、死板、枯燥、無趣,課堂氣氛比較低沉安靜;而改革后的課堂比以往的教學更能吸引學生,更適合小學生的智力發展。由于小學生正是處于成長階段,好奇心比較強烈。在課堂上很難集中注意力,合作教學模式是通過情景再現的形式,熱鬧的課堂氣氛,將學生們帶入到學習中,從而使學生主動學習,能夠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這樣使學生更加愿意學習,使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更加親密,老師不斷地引導學生,使學生的思維在老師的幫助下不斷地進行思考,對任何事物都產生的好奇心,從而更加喜歡美術教學。
在小學中,主要群體是小學生,他們的年齡普遍較小,智力的發展并不完善,不可能實現自主教學。因此,老師才要幫助學生解決學生提出或者不懂的問題。老師要對學生不同的階段進行輔導和指引,使學生能對美術藝術了解得更多。
三、 教學中合作學習
(一) 合理分組
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合理安排座位。小組成員搭配要合理,好、中、差三個層次的學生要搭配開。老師可以把六七個學生分成一組,每個組的好壞學生要平均分一下,這樣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更可以提高每一個小組的整體的學習水平。分好小組后,老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讓學生更加愉快的進行交流、互相探討知識,展現自我。老師還可以培養美術技術的骨干,讓學生在小組活動當中當一個小老師,負責小組內的合作學習,幫助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同時,改變以往的桌椅擺放的方式,讓學生有一種新鮮感。使學生不再受傳統的座位約束,讓學生發揮自由,充分地進行交流,學生的自主性也會漸漸提高的,合作意識也會慢慢增加,從而培養學生的合作共事能力。
(二) 合作學習有效地結合
經過多年的教學方式發現,這種教學方式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將教學和合作學習結合在一起,不僅提升了課堂效率,還能夠使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美術。老師在教學中不能一味地進行知識灌輸,要合理的、有科學地將合作討論相結合,這樣才能使學生對美術課程更加有興趣。合作學習的次數和時間要合理,在課堂上分組討論不宜過多,這樣才能使小組學習更加集中。同時,合作時間也一定要合理,老師在教學之前,一定要對小組合作時間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這樣在小組合作時,老師就可以隨時掌握好各小組的學習情況,要靈活的運用教學制度,合理的調整時間,以便達到理想的效果。
(三) 掌握學習方法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知識學習千百邊,不如實踐過一遍。我們在提倡小學美術教學時,一定要重視學習方法。要如何高效地提升學生掌握美術知識的方法呢?答案就是重在參與,讓學生在實踐中形成對美術的認識,加強記憶。利用合作學習,例如,教學生們畫自己喜歡的動物,老師教給學生們畫畫的技巧,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說出每個動物有什么特點,在畫畫中表現出來,每個小組都要畫出幾個小動物,多練習一下,這樣能夠使學生在美術道路上越走越遠。在美術的合作學習互動中,能夠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反饋和記憶強化的過程,幫助學生更全面地體驗美術學習的過程,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
(四) 將美術擴展到課外
美術課的時間是有限,老師除了注重課堂上的知識點的學習,還要重視課外知識的學習。要以美術課上的內容為重點,引導學生向課堂內容外延伸。把課外知識訓練和課堂知識有效、充分的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擴展學習空間,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合作精神。
(五) 要適當地評價
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老師在評價時,要采用不同方式的評價,不能只看結果,要將過程和結果二者相結合。同時,還要注重組內成員互相評價、自評、小組之間互評。老師是一個激勵者,當個別學生在表現出自己獨特的見解時,老師要給予鼓勵和支持。讓每個學生都在不斷地完善自己、反省和提升自己,培養學生公正公平的良好品質。
四、 結語
在美術教育中,我們是為了學習而合作不是為了合作而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是一個過程,不僅僅是一種形式,更不能一味使用一樣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構建教學模式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特征和主體性,要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和交流時間,引導學生們合作學習和交流。在教學過程中,要獲得更多學習經驗,從而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合作精神、團隊意識。
作者簡介:
張青,江蘇省淮安市,建淮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