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般若
摘要:素描作為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是美術基礎教育的必修課,它在高等院校的美術教學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高等美術院校中,不難發現很多學生對于素描的認知和理解都處在一個相對低級的階段,在教學中美術老師要積極轉變教學思路,強化素描教學理念,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好基礎,切實提高素描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新教改;高等美術院校;素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J21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7-0241-01
素描作為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課程,如何通過練習讓學生深入的了解素描的概念,把握素描的內涵,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也十分重要。
一、高等美術院校素描教學面臨的問題分析
1.學生往往缺乏創造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大家會發現一種現象,在進入院校前學生們的繪畫風格也許各有特色,但是在進入院校一段時間后,學生們的繪畫風格趨于一致,往往會變得很像他們的老師,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往往是學生喜歡向教師學習,而美術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卻往往忽略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這樣就容易導致學生對于素描學習的激情一步步退卻,學生熱衷于“照葫蘆畫瓢”,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通過這種教學模式所培養出來的學生已經失去了繪畫最應該具有的靈性,學生沒有主見,不愿意去創新和動手,不愿意去積極的探索,創作出來的作品也大多千篇一律。
2.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在我國高等美術院校的教學中,教學手段過于單一,而素描的內容也脫離豐富多彩的現實,素描對象往往僅限于石膏與個別的人物,這樣學生在素描的過程中通常會感覺毫無新意,沒有挑戰性,隨著我國美術教育的飛速發展,素描課程不應當局限于單一的教學模式和素描對象,素描教學也無法給藝術類各專業給予給養,它與美術學、設計專業相脫節,在素描的學習過后學生所創作出來的作品沒有藝術生命力,他們的創作思維也差不多枯竭了,而這就是在單一傳統的教學模式下產生出來的“惡果”。
3.師資力量不足。近年來,隨著人們對于美術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大,高等美術院校的生源非常充足,數量不斷在增加,但是師資力量有時候卻跟不上,這就造成了美術教師的數量相對缺乏,教師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美術教師無法像以前一樣顧及到更多的學生,老師精力有限,學生的基礎也相對于更加薄弱,所以能學到的知識也更加偏少。
二、重新定位高等美術院校素描教學的角色進行
1.鼓勵學生走向個性化。藝術是充滿個性的,藝術不是千變一律的,藝術更不是靠模仿就能夠成就的,所以對于美術教師來說,要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點,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積極的引導學生,去挖掘學生的潛在創造力,讓學生可以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下進行創作。舉個例子,美術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去選擇靜物,根據自己的想法去制定寫生內容,按照自己對于審美的理解去擺放靜物,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勇于追求自己所喜歡的畫面形式,不要拘泥于靜物的外在,讓學生在作品中追求不同的美感,有空間美,也有形式美,更有敘事性萌芽產生,在整個素描過程中學生所表現出來的作品才能稱之為創作。
2.更新傳統的素描教學理念。要滿足時代發展的要求,就必須在素描教學理念上做到與時俱進,美術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及創造力,讓學生擺脫固有思維,想方設法的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還要適時的向學生灌輸不同的藝術風格和繪畫理念,喚醒學生對于藝術的感覺,為學生以后的繪畫創作提供扎實的基礎。
3.教師要積極的引導學生,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創造型思維。在素描教學中,教師不但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還要保持足夠的耐心,針對不同的學生去采取個性化的教學方案,讓學生從枯燥的被動學習中解脫出來,不斷的挖掘學生潛在的創造力。而由于社會對于繪畫藝術設計這一塊的要求不再僅限于扎實的基本功,還需要個性化的藝術創作,這就要求美術教師在尊重學生個性化差異的同時,向學生灌輸創造性思維的好處,鼓勵學生采取不同的工具,在不同的場景下去創作,擴大素描的內涵,充分的展示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想法,不斷進行個性化創作,這樣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并創作出有深度、有內涵的獨特藝術形象。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等美術院校的素描教學中,要把高素質、高品位的美術人才作為教學所追求的目標,在教學中不斷更新理念,鼓勵學生個性化發展,同時給予學生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美術方面的綜合素養得到進一步提高,讓高等院校的美術素描教學質量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