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蔓君
摘 要:情境創設廣泛運用在寫作教學中,但如何將情境創設有效地運用在微寫作教學中還是一個很少人關注的研究領域。著眼于初中微寫作教學實踐,以“借助影像傳媒、走進多彩生活、延伸課本讀物、創設體驗活動”四個方面為切入點,就情境創設在初中微寫作教學中的有效運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微寫作;情境創設;運用
隨著微時代及新一輪中高考改革的到來,用時較少、內容集中、形式多樣、篇幅較短的微寫作已日益成為寫作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微寫作教學主要有關注寫作學情、注重寫作情境和重視教學支援三個特點。[1] 從這幾年的教學情況來看,寫作情境既是微寫作教學的構成要素,也是微寫作教學設計的關鍵所在。
良好的情境創設對于微寫作教學的高效完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情境認知理論研究者認為:知識從根本上是處于實踐之中的,學習不是“獲得”而是“參與”。[2]在微寫作教學中,由于教學目標和內容都明確集中,要在一堂課中完成寫作指導、現場寫作、展示分享、師生評點等,如果沒有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啟發學生的寫作靈感,是很難高效達成微寫作教學目標的。
基于此,我將結合專家以及自己在初中微寫作教學研究和實踐中的案例,針對創設情境在初中微寫作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展開討論。
一、借助影像傳媒,營造良好氛圍
采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是在微寫作教學中進行情境創設的一個重要途徑。在信息時代,出現了微博、微信,微寫作也應運而生。微寫作生來就與媒體技術有著“血緣關系”,因此在微寫作教學中用文字、圖片、聲音、動畫和影片等多媒體來創設情境是個不二之選。
上海知明教育的教學總指導周子房執教《作文里的時間》,周老師在布置完寫作任務后,給學生播放了兩段視頻:錄像“姚明灌籃”和日本動畫片“流川楓灌籃”,通過計時計算,學生發現:姚明灌籃24秒,流川楓灌籃189秒,再經過討論,學生明白了“生活時間”和“藝術時間”的不同。周老師借助兩段視頻巧妙地揭示出其中所蘊涵的寫作知識,比起空洞地去講什么是生活時間和藝術時間要具體形象得多,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更易為學生接受。
二、走進多彩生活,激發寫作興趣
生活是寫作素材的源泉。生活的方方面面,目之所見,耳之所聞,乃至心之所悟都可以成為微寫作情境的構成部分。以筆者教授微寫作課《學會觀察》的課堂片段為例。
師:同學們,觀察是什么呢?請舉例來說明。
生1:看不是觀察,看是短暫的,而觀察需要用心。
生2:看到的東西可以有很多,但觀察是有意識選擇的結果。
生3:看是被動的,而觀察是主動的。
師:太抽象了,你能舉例來說明嗎?
生4:比如說,走樓梯,天天走,但是沒有觀察過有多少級臺階。
教師運用事物。
師舉起手中的粉筆,問,這是什么?生答:粉筆。
師:對,這是你們看到的結果。現在請大家認真觀察,你還發現了什么?
生1:白色的。
生2:大概三厘米長。
生3:圓柱形的。
生4:缺了個角。
生5:被老師三根手指握著。
生6:沾滿了別的彩色粉筆的灰……
在這節微寫作課中,教師就地取材,巧妙地選取粉筆來說明看和觀察的區別,構建了認知橋梁,讓學生快速準確地理解并掌握了寫作的核心知識。
除了利用好教室現成的教學資源,條件允許的教師還可帶領學生走進生活。深圳名師趙查老師倡導體驗式寫作,有一次寫《深圳的秋天》,學生卻叫苦連天,認為深圳根本沒有秋天。于是趙老師干脆把課堂搬到室外,讓學生在學校的長廊里、操場邊、植物園里,去尋找秋天的足跡。學生邊觀察邊記錄,寫下不少精彩的文章。
留心周圍,觀察自然,觀察社會,是新課標對中學生提出的寫作要求。多彩的社會生活,美好的大自然,是學生天然的素材庫,給學生帶來了美的體驗。學生在親近自然,走進社會生活的體驗中,學習興趣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發。
三、延伸課本讀物,激活想象能力
都說讀寫不分家,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升華。教師要特別重視讀與寫的關系,無論是教材還是課外讀物,要注意延伸閱讀內容,拓展寫作視野,通過設計合理的問題,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表達創新的能力。
如在教授《植樹的牧羊人》時,可讓學生發揮合理想象,描繪出牧羊人87歲時的樣子,補寫一段有關牧羊人的外貌描寫;在教授《天凈沙·秋思》時,可讓學生根據小令中的情境,發揮合理想象,描摹斷腸人的心理活動;學完七上第六單元后,以“午夜,一個偏僻的街區,古老的封印被打開,萬物間可以暢通無礙地交流……”開頭來創編故事等。
傳統的寫作教學多以命題為主,束縛了學生的思維,限制了他們想象力的發展,而在閱讀中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是微寫作教學的著力點之一。
四、創設體驗活動,感悟真實情感
美國教育家杜威主張“從做中學”,他認為生長中的兒童的興趣主要是活動,強調兒童應從實際活動中學習。在此,杜威所說的“做”和“活動”反映在微寫作教學中,就是通過設置一定的問題情境,創設具體的活動,分配特定的角色,讓學生去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
我校就曾嘗試過“洪水決戰”微寫作體驗課。活動情境雖是虛擬的,但學生的情感體驗是真實的。在活動結束后,學生通過微寫作寫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情真意切。在這樣的體驗活動中,引導學生體驗生活、感受世界、觀察思考生活,從而形成對世界的獨特感受,進而豐實精神世界。
參考文獻:
[1]鄧彤.微型化寫作教學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2]王榮生.寫作教學教什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