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潔
摘 要:由于初中數學知識點較為密集,難度較之小學數學也顯著上升,因此大部分學生對于教材的理解和技巧的應用都有較大困難,課堂教學的重要性愈發突出。將針對目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結合教學經驗,淺析如何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效率;策略
一、激發學習興趣,培養數學思維
缺乏興趣是當前許多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初中數學的一些概念較為抽象,學生無法將其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片面地認為即使學習了這些內容也無法在以后的生活中用到,所以現在無須做“無用功”。如果無法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熱情,很有可能導致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拒絕給予教師課堂反饋,既妨礙了教學的正常進行,也不利于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活。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學生未來的理想為切入點,強調數學學習對未來學業、職業的選擇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的重要性。教師還需注意自己的授課方式,對于數學這樣邏輯性強的學科,不能照本宣科,對于原理、概念,要用簡明扼要的方式講解清楚,確保學生基礎知識清晰,同時可以在授課時穿插講述一些數學軼事,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數學的樂趣。與此同時,對待初中生這個特殊的年齡階段,教師應盡量避免對學生進行責罰,以免打擊其學習的信心,良好的溝通是一劑良藥。
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教師還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采用不同的方式激勵學生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讓老師更好地利用課堂時間,重點講解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帶著問題去思考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式,如果學生將這種方式轉變為自己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今后的學習與生活也將受益無窮。
二、重視課堂練習,及時反饋學習情況
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認識到課堂練習的重要性。縱然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但是如果不及時考查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很容易忽略學生的接受程度,會導致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其他形式的反饋往往不具有代表性,積極舉手發言的學生在實際教學中占比較小,課后練習也無法杜絕抄襲一類的問題,因此課堂練習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反饋形式,可以讓教師直截了當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進度。
教師在講完一個知識點或一道例題后,應當立即給出難度、內容相類似的問題讓學生求解。在學生解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教室里進行巡視,了解學生做題情況。如果絕大多數的學生都可以在短時間內將題目解出,則掌握情況良好;如果一半以上的學生做題出現了卡頓,或者很少有學生能計算出正確答案,則該內容還需進一步講解。這樣既可把重點內容在課堂上及時消化,又可減輕學生課后作業的負擔。
提高課堂效率,不僅要求教師改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也需要學生積極配合、認真聽講。及時地進行課堂練習,對學生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既能向教師反饋聽課情況,又可以讓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及早發現自己的不足。
三、重視預習,強化復習
在目前的教學模式中,盡管許多教師已經意識到了預習與復習對于課堂教學的重要性,但真正的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教師應當采取一定策略,督促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工作。
課前預習方面,教師首先要明確預習要達到怎樣的目的。對于絕大多數的學生來說,依靠自身的力量是無法完全理解初中數學教材的,但是,通過預習對基本概念有一定了解并非難事。因此,教師在布置預習任務時,應當緊扣教學要求,明確告知學生哪些知識點在上課時會頻繁使用,需要先行了解。當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會對章節內容有所記憶,對課堂教學的接受能力也隨之上升。
課后復習要走出一個誤區:課后復習不等于考前復習,教師應當督促學生在每天的學習結束后對所學內容進行復習。數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一道題目往往涉及多個章節的內容,如果對某一知識點有所遺漏,很容易導致無法找到問題的突破點。同時,如果不及時進行復習,會導致問題不斷堆積,真正想要復習時會覺得無從下手,不少學生會反映考前時間不夠用、來不及復習,這就是平常沒有進行復習的結果。良好的課后復習有助于學生在課堂上緊跟老師進度,教師也不用對之前的內容反復強調,可以將更多寶貴的課堂時間留給重難點,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總而言之,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標,提前做好教學準備工作,向學生合理、適量地布置好預習任務,為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進行打好基礎。此外,教師應當采取一系列教學策略,改善教學方法,確保學生對數學保持一定興趣,做到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專心聽講。希望在教師與學生的雙重努力下,能夠利用好短暫而又寶貴的課堂時間,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宋曉婷.淺談如何提高初中課堂教學效率[J].中國校外教育,2018(4).
[2]趙香.探析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效率[J].考試周刊,2017(82):129.
[3]黃啟新.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效率[J].考試周刊,2017(26):26-27.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