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崇茂
摘 要:在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學內容往往跟學生實際生活相脫節,學生無法在生活中感受信息技術,更無法運用信息技術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無法體現信息技術的實用性,這種教學方式無疑與課程改革相違背。以“綠色田園”為依托,開展生活化教學理念下的信息技術教學探究。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小學信息技術;策略探究
美國的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我國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生活即教育”,他們的教育理論都是主張教育與生活需要保持一致性,強調的都是教育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吨行W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中指出,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鑒別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在傳統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中,教師大部分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比如采用單一講授法,一味地將知識與技能灌輸給學生,導致部分學生乏味、厭倦,慢慢對信息技術課堂失去了興趣。生活化教學是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背景之中,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
我校占地面積有20800平方米,綠色田園是我校的辦學特色,其中有近2000平方米的種植樂園,種植樂園平均分成一塊塊菜地,提供給每個班級,讓學生種植蔬菜瓜果。通過開荒、播種、澆水、施肥、豐收,了解農作物的生長過程,體驗勞動的快樂。筆者以本校的“綠色田園”為依托,開展生活化教學理念下的信息技術教學探究。
一、導入形式生活化
種植樂園土地開荒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播種,那究竟種什么合適呢?蘿卜、玉米、辣椒、土豆還是茄子呢?例如,“上網查找資料”是我們五年級學習的第一課,也剛好是我們需要播種的時間。老師可以在導入環節展示提前制作好的PPT,讓學生觀看近兩年我們種植樂園豐收的圖片,讓學生了解我們之前種過的蔬菜瓜果。進而可以讓同學們深入思考,今年我們還可以種什么?并提示要結合溫度、環境、水分、蟲害等情況,上網查找資料,自然而然地引出今天所學內容。學生通過上網查找對比,每個小組得出切實可行的選擇方案。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可以使教學變活、變得更有趣。
二、教學內容生活化
在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都是以教材為依據進行備課、上課。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教材的內容通常顯得落伍、陳舊,離學生的實際生活更是相距甚遠。如五年級下冊第1課“調查旅游意向”,書本列舉了5個北京、上海等熱門城市,以此開展教學。據調查,學生對這些城市基本不了解,同時對于不切實際的外出旅游調查也提不起興趣。又如,五年級下冊第8課“讓學生認識多媒體制作工具”,教材是以北京奧運游為背景,介紹PowerPoint2003工具。北京舉辦奧運會是2008年,對現在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兩歲發生的事情,顯然學生對這樣的教學內容是提不起興趣的。雖然教材是我們組織開展教學的指揮棒,但老師也需要樹立生活化的理念,在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進行靈活處理,把跟學生生活相關的教學內容引入課堂,以此來彌補教材的不足。比如,在“調查旅游意向”這一課中,我列舉幾種適合我們學校種植的蔬菜、瓜果,讓學生投票,用這些數據,用Excel創建圖表,以圖表的方式展示出來。投票比例最多的品種將在本班的菜地里進行播種。教學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將知識運用于生活中,把學生的知識學習和生活經驗相結合,也進一步豐富了課堂教學。
三、作品創作生活化
在學生掌握了課本所學的知識技能的基礎上,教師通常都會設置作品創作環節,以此來鞏固學生所學,并提高綜合運用的能力。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掌握得好不好?學來做什么?歸根結底,還是要讓學生用起來。因此,教師應該本著學以致用的原則,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技能用到實際生活中。例如,在“有趣的二維碼樂園”這一課中,主要讓學生學會制作及美化二維碼。在作品創作環節,教師可以設置“為種植樂園蔬菜瓜果添加二維碼”的活動。讓學生通過所學的二維碼知識,把蔬菜瓜果的介紹及有趣的種植故事進行信息錄入,然后生成二維碼,打印并掛到植物上,這樣參觀的嘉賓就可以掃一掃識別其中的信息。通過設置與現實生活相聯系的作品創作活動,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導學生用所學的知識技能解決生活問題,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體現了信息技術為生活服務的實用性。
四、課后練習生活化
教師要設置有實踐意義的課后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檢驗所學的知識,通過把抽象的、難理解的難點轉化為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用學到的知識去分析解決生活實際中的問題。例如在“選出空氣質量最佳的城市”這一課中,學生學會了篩選和排序。篩選和排序這兩種功能很實用,需要學生在課后進行練習。教師在課后可以布置作業:經過一學期的澆灌,我們的種植樂園很快就要迎來豐收了。我們把收獲果實的數量、重量等信息錄入到Excel中,到時候我們來比一比。各年級、班級把這些信息錄入進去后,我們就能通過篩選、排序來找出哪個班產量最多,哪個班果實最大等等有趣的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為班級種植評比活動做參考。
總之,教師需要樹立生活教學意識,分析課本,立足實際,選取生活中的數學內容來豐富課堂教學,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信息技術,用信息技術來服務學生的生活。
參考文獻:
[1]張林.生活化理念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才智,2017(14):72.
[2]徐靜.生活處處有數學:生活化教學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5):161.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