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單庭
摘 要:班級管理是每個班主任必須面對的德育工作。面對不同的學生,班主任要有有效的育人措施。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德育要求下,小學班級管理工作具有特別的要求。能否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班級管理工作的開拓創新、與時俱進,有利于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關鍵詞:班級管理;班級文化;創新;激勵;實效
小學是學生能力培養的重要階段,也是品德與習慣養成的起始和培養階段。在為貫徹教育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中小學教育全過程,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的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工作和班級管理手段要勇于開拓與創新。
一、創新班級管理手段
傳統的班級管理手段多以說教為主,這種管理手段只能讓學生被動接受,教育效果微乎其微。如何改變這種管理手段,實現以點帶面共同進步?筆者經過深入研究,創新班級管理手段,并在當前任教的五年級學生中進行實踐。
筆者的創新手段以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為核心,在學生日常校園生活中開展“爭奪文明卡,做誠真少年”一系列德育活動,從禮儀、衛生、紀律、相處等方面入手進行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在實施過程中筆者輔以激勵機制:學生在某方面表現達到優秀,就會獲得班主任簽發的文明卡,當文明卡積累到一定程度,即可兌換各種禮品。
此創新管理手段實施后,引導每個學生自主規范自己的行為,從“要我改”到“我要改”轉變,活躍了集體積極向上的氛圍,學生自覺自律、互幫互助的品質得到了有效培養。
二、創設有特色的班級文化
學生的大部分時間在班里度過,班級環境和氛圍對其影響很大,創設有特色的班級文化對營造班級積極向上氛圍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濃厚的有特色的班級文化,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規范。
筆者認為班級文化特色的創設可以這樣實踐:班主任根據學生的共同特點、個性特長及某種積極寓意作為班級特色的基礎并以此為發展方向。筆者把目前所帶的班級創設為“種子班”,寓意具備積極向上、發奮圖強的種子精神。班里各種布置以種子精神展開,班級活動以開展一系列專題活動來培養特色發展,如“發揚種子精神”演講活動、做“種子精神”一件事、“種子精神”手抄報評比、尋找身邊的“種子精神”、寫學習“種子精神”感想等一系列育人活動。
每次活動之后,筆者都把活動照片張貼在班里展覽,以此激勵每一位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特色創設活動,使其感受積極向上的人文精神。
三、班級管理注重細節和因人施教
細節決定成敗,班級管理工作沒有小事可言,班主任不能忽略各種細節。為更好地落實育人工作的實踐性和實效,班主任要關注班級管理中的每個環節、注重工作中的細節,創新管理工作;要多關注每一位學生,對每一位學生都有深入的了解,掌握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以便實施因人施教策略。
班里的個別“特別”的學生或“熊孩子”,是最令班主任頭疼和“牽掛”的。這些學生情況特殊,班主任更加需要采用因人施教策略進行教育和管理。在教育他們的過程中,筆者認為,班主任首先放松心態,不能有急于求成的幻想,教育過程中,多實施一對一教育,耐心引導他們認識自己的思想或行為的偏差,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班主任還可以采取激勵、榜樣示范等方式進行精神感化,軟化他們積累已久的對抗情緒和冷漠心態,從而提高學生的自我約束力,提高整個班集體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展,以此為基礎的管理方式和德育教育才能達到真正的育人效果,才能達成預期的育人目標。
四、善于與家長溝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言傳身教和學校教育。父母的自身素養、言行舉止都會直接影響小孩的健康成長。因此,做好家校溝通有利于學生的教育,也有利于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開展。
當前家長對小孩的教育呈現多極現象:有的害怕小孩吃苦受累從而嬌生慣養,有的認為小孩有教師管教而撒手不管,有的考慮小孩的未來而對小孩的學習加大負荷。
深入了解是良好溝通的開始。班主任必須事先了解小孩的具體狀況,必要時輔以家訪深入了解,清楚家長對小孩的教育態度和管教方式,以便開展家校溝通。溝通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有誠懇的態度,讓家長感受到老師對自己小孩的關懷,消除家長和小孩的戒備心理。然后與家長共同探討本次溝通的主題,交流家長配合教師的方式和程度等,達到家長與教師對小孩的教育程度和步伐的一致,共同關心和幫助學生的改進和發展。
家校聯合才能更好地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學會為人處事,提高個人的品質和素養,才能取得教育效果的最大合力。
五、強化情感的良好交流
班級管理在整體管理、個別教育、家校溝通中,都涉及多方的信息交換。管理過程中不管采取什么樣的方法來教育學生,教師都應該注意強化雙方情感的交流,注重溝通的方式和態度,讓每個學生都得到自己適合的教育方式,促進每個學生的素養的提高,從而取得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提升,取得德育的實效性。
班級管理工作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在于班主任的愛心與耐心。班級育人工作關系學生的品質和習慣養成,最終影響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質量。小學教學管理和育人工作一線的班主任,要好好創新管理手段,引導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呵護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最終實現“立德樹人”的目的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落實。
參考文獻:
[1]董進敬.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巧妙應用溝通技巧的實踐分析[J].考試周刊,2019(3):179.
[2]朱秀娟.如何發揮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J].小學教學參考,2018(36):88-89.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