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樂
摘 要:新時代教育主要發展的目標就是核心素養,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學生適應社會發展需要以及終身發展的必備品格培養出來。美術這門學科是培養小學生審美能力以及美術素養最重要的學科,在小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主要對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滲透德育進行了研究,結合核心素養分析了美術教學滲透德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課堂的德育滲透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美術;德育;滲透策略
在進行美術教學的時候,德育主要是利用完美藝術形象的感染把學生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樹立起來,促使學生樂觀的生活態度、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意識得到有效培養,最終加強學生對生活以及藝術的熱愛。所以,在實際美術教學的時候,德育是和美術教育相輔相成的,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在課堂中教授學生美術知識的過程中,美術老師一定要把學生的德育重視起來。
一、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重要性
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培養起來是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夠完成的,它需要漫長的教育與熏陶,只有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正確地引導學生,才可以使學生正確的三觀有效地形成。小學美術老師是教學中的引導者,更是組織者,一定要正確地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在實際教學中把德育滲透進其中,把每一名小學生都培養成有理想有知識的新一代青少年,促使學生在德育中,把正確的愛國主義觀、價值觀、人生觀還有世界觀樹立起來,使學生成為尊老愛幼以及樂于助人的新一代??傊训掠行B透進小學美術教學中,不但影響到學生個體未來成長,還會關系到我們中華民族素質的高低。
二、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課堂的德育滲透策略
1.欣賞佳作,激發愛國熱情
孫中山曾經說過一句話:“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樣愛國?!币虼?,弘揚我國優秀的文化遺產,小學美術教學中最主要的任務就是陶冶小學生的高尚情操以及增強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在小學美術教學任務中,我們會經常看到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等內容,只有把教材中關于愛國主義思想的教學內容充分挖掘出來才能夠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思想的熏陶。比如說,在進行相關的玉石文化學習的過程中,除了讓學生欣賞資料中所涉及的圖畫之外,老師還可以把相關的課外資料收集起來,從玉石的類別到各種各樣的玉石圖片實物,通過豐富多彩的實物和圖片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徹底激發出來。在實際教學時,老師可以把玉石發展的基本知識講解給學生,然后讓學生重點賞析精選出來的藝術作品,還可以讓他們對古今的玉石去做對比,把它們中所包含的不同藝術內涵分析出來,促使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充分地體會。另外這樣的教學模式還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提升欣賞能力以及文化素質。
2.在工藝課中滲透德育
工藝制作的種類非常繁多,工藝制作的內容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占據了將近一半的內容,其中包含了樹葉拼貼畫、編繩、折紙、布貼等各種項目。老師可以在進行工藝制作教學的時候把德育滲透進去,如此,不但使學生學會相關作品制作的方法和原理,還需要通過工藝制作的學習把學生熱愛創作、熱愛集體、熱愛勞動與熱愛藝術的精神培養出來。比如說在進行《穿穿編編》教學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告訴他們穿編其實是我國的傳統工藝的一種,然后再把一些優秀的穿編五篇展示給學生,雖然引導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創作,學生在這樣的創作中可以把自己的想象力充分發揮出來,編出風景以及人物,還有各種各樣的圖案。利用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不斷提升小學生的思想認知,培養他們的良好品德。
3.塑造環境,進行情感德育的熏陶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俗語正是表明了環境對人身心發展影響的重要性。教學經驗豐富的美術老師,都會對各種環境的布置非常重視,潛移默化地使學生接受美的教育。校園中的優美環境布置,櫥窗精細新穎的制作,還有雜志電視電影、藝術館和人文景觀等等都會對學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完全可以把這些有利的環境充分利用起來進行德育情感滲透。比如說,在進行《海洋世界》這節課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把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出來,老師可以把當下海洋污染的資料給學生,然后組織學生創作出與保護海洋環境有關的畫作,為了使學生更好地了解海洋環境,老師組織學生去海洋館進行參觀與調查了解,用寫生的模式融入其他繪畫手法把自己所學到的、所看到的海洋景觀表現出來。
三、結束語
總之,核心素養下把德育滲透進小學美術教學中是當前我們美術教學的首要任務,核心素養不但可以豐富學生的理論知識,還能夠把學生的創造能力、審美水平有效提升上去,同時德育的在美術教學中的滲透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馮皓.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美術教學策略探究[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586(5):107.
[2]陳潔.淺析核心素養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美術課堂中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J].美術教育研究,2018,175(12):148.
[3]曹越.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教育的研究[J].學苑教育,2018(5):12.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