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眾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應立足學生學習能力和素質培養(yǎng)情況優(yōu)化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語文教學對學生的培養(yǎng)意義,確保課程教學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學習能力、學習方式的優(yōu)化,以提升小學生語文學習的綜合素養(yǎng)。本文將從“借多媒體構建趣味化語文課堂,端正小學生語文學習的情感態(tài)度”“布置延伸性課后實踐作業(yè),做好愛國教育,優(yōu)化小學生的價值觀”“借小組合作教學構建‘互幫互助學習小組,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方法”三方面入手,就如何優(yōu)化教學手段,提升小學生語文學習的綜合素養(yǎng)進行淺顯的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學習方法;綜合素養(yǎng)
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做到如下幾點:契合小學語文教學需求及培養(yǎng)方向,完善課程建設,借多媒體構建趣味化語文課堂,提升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情感態(tài)度;將愛國教育、社會實踐等其他因素和語文教學有效結合起來,優(yōu)化課程教學和教育形式,提升小學生的價值觀素養(yǎng);借小組合作教學構建語文課程交流和實踐平臺,將語文學習和互動交流實踐有效統(tǒng)一起來,實現(xiàn)同步管理,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接下來,筆者將結合自身的研究和經驗,對以上話題展開淺顯的探究,望筆者拙見能引起諸位深思,若有不當亦歡迎指正。
一、 借多媒體構建趣味化語文課堂,端正小學生語文學習的情感態(tài)度
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優(yōu)化語文課程設計,借助音樂、繪畫、動漫、電影等具有趣味性和多樣性、互動性的元素,為學生構建趣味化語文課堂。在此過程中,教師要依據學生實際情況,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當學生遇到問題瓶頸時,教師要耐心且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學習,這樣才能令學生感受到自己受到了教師的幫助,亦能引導學生配合教師完成教學工作。另外,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利用多媒體突出課程重難點,這樣學生才能在最有效時間內習得知識提高自身的教學效率。但教師教學實踐最應該關注的不是結果,而是學生在整個過程中主動思索問題的能力,為此,教師要多鼓勵學生,開拓學生思維,提高其語文成績。這樣,學生才會對語文學習有更多的信心和興趣。只有激發(fā)了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才能端正其對語文學習的情感態(tài)度。
二、 布置延伸性課后實踐作業(yè),做好愛國教育,優(yōu)化小學生的價值觀
新課程改革教學要求眾小學語文教師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時刻關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為此,教師要制定符合小學生學習規(guī)律的課程目標,布置延伸性課后實踐作業(yè),做好愛國教育,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活動。教師關注的應該是學生自身能力的培養(yǎng),不應過于注重知識的接受和分值高低。教師要想盡辦法,創(chuàng)設各種愛國教育和社會實踐性質的情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這類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價值觀和綜合素養(yǎng)。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之余多為學生播放《感動中國》《國防教育》等節(jié)目片段,或為學生分享國家閱兵、軍人抗洪救險等事跡的視頻,為學生普及一定的國家建設進度情況和愛國知識,提升其愛國情感。另外,在平時的語文教育教學中教師應當加設一些社會學、心理學等專業(yè)知識,并未學生普及一些法律知識、安全知識、道德知識等內容,以幫助學生樹立健全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升其行為規(guī)范和社會公德意識,令學生具備誠實守信、熱愛學習、關愛他人的道德品質以及不斷學習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這樣,有助于引導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
三、 借小組合作教學構建“互幫互助學習小組”,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方法
相較于“孤軍奮戰(zhàn)”,我們更喜歡采用團體性、合作性的方式進行教學和管理,這也符合人類的行事特征。而與此相映襯的是小學語文也是一門具有獨立性、外延性、聯(lián)系性、多樣性的交叉型學科,其授課范圍及教學內涵包羅萬象,囊括了數學、音樂、美術、體育、思想與品德等多項學科的內容和特征。所以各小學語文教師為培育全面型優(yōu)秀人才,必須開展小組合作教學,完善語文課程體系建設,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方法。這是教師教學的重點,同時亦是難點所在。在這個層面,筆者建議眾教師可以構建“互幫互助學習小組”。例如,不少小學生對語文閱讀不甚感興趣,所讀的書籍寥寥無幾。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積累水平,筆者特地成立了“閱讀互幫互助學習小組”,請學生四人結為一個學習小組互相監(jiān)督和幫助彼此提升閱讀量。于是,學生們以小組的形式開展了各種各樣的閱讀活動,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享受到了閱讀樂趣,并把這種樂趣及時與小組成員分享,以此達到了共享閱讀快樂的目的。有些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有不同的意見,便與小組內成員發(fā)生了激烈的討論,這時候,筆者通常會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以便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課后,學生還會在組內寫一份課堂閱讀小結,總結自己在課上學到的知識。學生們都表現(xiàn)得十分積極,全程參與到了閱讀教學活動中。
綜上所述,眾小學語文教師應完善語文課程建設與優(yōu)化教學模式,提升小學生語文學習的綜合素養(yǎng),為教育之路貢獻智慧和力量。
參考文獻:
[1]張林波.學導式教學法,讓學生學會學習[J].小學教學參考,2018(19):31-32.
[2]楊瑞靜.確立新理念開辟新天地——提高語文成績之我見[J].學周刊,2011(2).
作者簡介:
周朝勇,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會東縣鐵柳鎮(zhèn)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