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金華
【摘 要】隨著時代的推進,計算機已經從昂貴的珍稀產品實現了全世界范圍內的大規模普及。計算機的種類、配置及周邊產品都可謂日新月異,更新換代的速度極快。計算機技術已經滲透至我們生活的邊邊角角,而在經濟財稅領域,計算機更是有著大規模的應用。由于改革開放和經濟全球化的展開,財稅管理的范圍再也不局限于地區之間,財稅管理的技術要求已經超過了傳統范疇而趨向于數字化。當今,計算機技術和財稅系統的結合已取得很大的效益,一定程度上推進了財稅行業的經濟效益。但是,存在與這兩者之間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本文正是針對我國實際情況,對這些問題提出分析思考。
【關鍵詞】財稅系統;計算機技術;問題;思考
2000年以來,中國的計算機等數字產品行業發展極為迅速:終端機趨于高功能化;網絡趨于極速化;應用范圍趨于廣泛化。各行各業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賴計算機的強大功能,或者說,是因為計算機的快速發張展才有如今眾多領域的突破發展。在這之中就有財稅經濟領域。
所謂“財稅”就是“財政”和“稅務”,其涉及范圍甚廣,包括:企業稅務、涉外稅務、國際稅收等。傳統財稅系統的工作方式是以工作人員人工統計為主的,其過程極其繁瑣復雜,涉及統計學、經濟學等多個領域。這樣的工作方式雖然直接有效,但是,人不是機器,總有出錯和勞累的時候。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大量的市場數據,經濟數據需要處理分析,傳統的人工方式是肯定應付不了這樣龐大的工程的,這個時候就是計算機技術大放異彩的時候了。計算機設計之初就是用來處理龐大的信息數據的,在財稅領域,計算機可以迅速準確地對大量信息做出篩檢、分析,這大大提高了行業效率。但是,這其中的矛盾也是屢屢出現,主要有:互聯網與IC卡的關系問題;事務處理和自動化辦公的關系問題;計算機工作團隊的管理建設問題;與時期情況結合不當的問題等。下面,將根據中國環境,將對這些主要問題矛盾提出本人的一切見解和看法。
一、互聯網與IC卡的關系問題。
傳統的財稅信息交換媒介是IC卡,所謂“IC卡”就是一種集成電路卡,比如學校食堂的飯卡、公交卡等等,這些都屬于IC卡。在財稅方面,IC卡可以視為一個終端,它是固定的、相對安全的財稅數據交換媒介。IC卡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脫機運行,也就是說它可以依附于計算機網絡,也可以通過其他的裝置來進行數據傳遞,相對于僅僅依靠網絡的數據傳遞,經IC卡傳遞的財稅信息較為穩定、可信。在我國網絡技術不成熟且費用較高的年代,大部分的財稅信息就是通過人工運用IC卡的方式傳遞的,直到現在,它依舊是一種傳統安全的方式。
然而,上文提到過,現在是大市場、大數據的年代,財務稅收的數據已經是難以想想的龐大,財稅領域對于信息的管理傳遞自然是不能僅僅依靠于IC卡。互聯網相比IC卡,有著明顯的優勢。第一,互聯網擁有更為迅捷的傳播速度。隨著技術的發展、光纜的應用,互聯網的傳播速度有了質的飛躍,財稅數據自然也是能更加迅速的傳播。第二,互聯網有更佳的傳播廣度。現如今的信息數據都在趨于“點對面”,甚至“面對面”的傳播廣度,人們對于信息數據需求的增高致使IC卡這種只能實現點對點傳播的媒介漸漸淡出人們視野。但是,互聯網也有不可忽視的弊端,即網絡的不安全性。網絡是像水一樣流動的媒介,充滿未知性,如若在財稅信息交換的過程中出現網絡的連接問題,或是病毒攻擊,那財稅信息就極有可能外泄,這將會對企業,甚至國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在中國,由于計算機技術的限制,計算機應用于財稅系統管理的實例大多都是小范圍的應用,并沒有達到完全的普及。大部分財稅方面的信息傳遞,出于安全性和普及度的考慮,還是通過傳統IC卡進行的。但是,互聯網和IC卡之間的利弊問題是始終存在的,當有朝一日IC卡真的不能負擔財稅的信息需求時,互聯網的安全性將是財稅安全的頭號問題。
二、業務管理與自動化辦公的關系問題
在今天的中國,計算機技術并沒有廣泛地運用于財稅管理方面,導致業務管理和自動化辦公所用的相關數據不能相互關聯。簡而言之,業務管理所用的系統和自動化辦公所用的系統并不直接掛鉤。一方需要的數據往往只能重新采集、分析、計算,而不能利用另一方已有的數據進行分析。這無疑給工作帶來了局限性,效率上限降低。
就拿企業舉個例子,每個企業的財務稅收管理業務的范圍都很廣,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往往是在遇到財稅管理問題時才會去尋找需要的相關信息文件。可實際上,企業為提高工作效率又會要求財稅部門利用計算機系統全面,精密地采集、分析數據,并實現一定范圍內的信息共享。比如企業的財務報表、各個部門的資金流轉狀況、企業稅務保單等等,都是業務管理系統的工作范圍。他們通過計算機系統收集數據,再通過網絡傳遞,讓信息在各部門之間快速流動,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而企業的辦公自動化主要是通過一些辦公處理模塊實現的,它可以保證”辦公自動化“這一范疇內的獨立性,但是并不能和業務管理系統有效結合,導致兩個系統間的數據不能實時同步,造成了一定程度上效益的損失。但是,若有朝一日,計算機技術能夠發達到將這兩個獨立的系統緊密聯系成一個系統,那一定能創造出不可估量的利益。
三、計算機工作團隊的管理建設問題
上文提到,計算機在財稅系統的應用并沒有很廣泛、很有效。這一部分歸因于我國計算機技術的不成熟,另一部分則要歸咎于人。計算機系統的操作工作不是人人都能勝任的,這份工作極富專業性。但是,從我國今年的計算機行業來看,雖然各高校大規模辦學,畢業出的優秀專業人才其實少之又少,財稅部門能正真納用的工作人員中就有一部分是不合格的。所以,企業對計算機團隊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對于這個問題,我有以下的一些看法。
第一,選擇人才的方法需要改變。還是拿企業舉例,一般而言,企業招聘時,多半是先硬性要求應聘者的學歷和工作經驗,考慮全面一點的企業,會讓應聘者當場展示一下計算機水平。但事實上,這一套方案有一定的弊端,有很多實干型人才都被卡在了學歷和資歷這一關。他們在計算機方面很有才華,但是沒有獲得公平競爭的機會。我認為可以進行無差別的社會公開招考來發現人才,或是在高校畢業的計算機專業學生中選拔較為優秀的,然后在企業內進行長期的學習實踐后再正式納用。
第二,對已有的團隊嚴格管理。人一旦遠離競爭就會享受安逸的環境,滋長惰性,到最后甚至不思進取。在第一條建議實施后,優秀的人才正式進入企業,開始的幾年,人才都很有干勁,但是經過幾年枯燥的工作之后,難免變得散漫,這肯定是且也管理層不想看到的。所以,我的建議是:定期地對計算機團隊進行規培和測試,并建立淘汰制度,留下積極務實的人才。有了壓力才有動力,有了競爭才見真金。
四、與實際情況結合不當的情況
計算機技術運用于財稅系統中時,確實減少了數據錯誤、分析錯誤的情況。但是,如果不結合實際的情況,它也可能帶來一定的浪費。
浪費的情況主要發生在成本方面: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總體財稅數據確實非常大,但是我國地區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計算機系統并不適用于所有的地區。有些地區人口多,數據量龐大,這種地區就適合將計算機應用于數據分析;而有些地區,網絡設置不夠或是人口不多,不需要通過計算機的方式處理財稅,只需通過傳統方式就可以簡單、便捷、有效地完成財稅信息的管理。考慮我國多地區、廣分部、地區差異大的特點,考慮財稅系統是否運用計算機時,一定要做好調查再做決定,不然必然造成浪費和效益的損失。
五、結束語
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將計算機運用于財稅系統一定是財稅管理形式的必然走向。雖然目前還存在一些大大小小的問題,但是我相信在計算機行業的發展下,這兩個領域一定會相互合作,創造出巨大的效益。
【參考文獻】
[1] 高兆乾.基于安全機制的財稅庫銀聯網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系統應用, 201 (03) .
[2] 萬艷平.財稅聯網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華南金融電腦, 200 (15) .
[3] 陸仁祖.對財稅系統計算機運用的問題的思考.上海財稅.